(共24张PPT)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者简介
李星华(1911—1979) 父亲李大钊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她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
李大钊的简介
李大钊,河北亭县人,生于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的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1926年3月,张作霖下令通缉李大钊。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仍留在北京工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
阎振三是我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是李大钊的工友,也是创建共产党的人之一。于1927年4月被捕,受尽酷刑,始终没有招出来一个字。28日和李大钊等20多人一起被执行绞刑。他忠于组织,不泄漏党的秘密,不出卖革命同志。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入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4月6日,张作霖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4月28日,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背景介绍
1.为课文划分层次。
2. 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3. 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
4. 文中的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的何处看出。
学习目标
幼稚 避免 严峻 僻静 执行
皮靴 苦刑 绑架
学习字词
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军阀:
轻易:
随随便便.
恐怖: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词语解释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严峻:
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
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主要内容
你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写了哪几件事情吗?试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概括。
初读感知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
被捕经过
被捕以前
第三部分(第19~29自然段):
在法庭上
第四部分(第30~33自然段):
被害以后
(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首尾呼应
课文解读
重点回忆了哪几个方面?
重点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
法庭上、被害后四个方面。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1927年春天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为革命事业奔忙。埋头整理书籍可以看出丽大招也非常紧张局势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表现出李大钊在严峻的形势下,一心考虑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写出了“我”当时紧张、恐惧的心情。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我:紧张、恐惧
父亲:沉着、平和
对比,更加衬托出父亲的大无畏精神。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对敌人的蔑视,无道理可讲。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不动摇,面对亲人不忧伤
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百般折磨。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
课文主旨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文中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被审、被害前后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