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培优作业】第6章 透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物理八上(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培优作业】第6章 透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物理八上(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08:32:47

文档简介

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异常巨大,太阳不过是银河 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 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大行星绕它运行. 12mm;(4)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凸透
6. 实 虚 投影仪(或幻灯机) 镜放置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7. 缩小 实 正立、放大 虚 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
【课后作业】 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
1.D 解析: , , 一些
,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近视眼镜是凹透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 目镜焦距长 所以 6
, , ,
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镜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所以要代替凸透镜 应用远视眼镜.
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 【新题看台】
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 1.D
目镜放大倍数乘积;因此只有D选项正确. 2.B 解析:载玻片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2.C 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又在目镜的一倍
3.C 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了两次放大.所以载玻
4.A 解析: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作 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要看到如
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 图乙所示的像,载玻片上的物体如图丙所示来放置,即把甲
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观察物 逆时针转动90°.
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被拉近了;伽利略望远镜是以
凹透镜作目镜的,而开普勒望远镜,其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
镜.故B、C错误.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甲 乙 丙
把标本放
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
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确,D错误.
【课堂作业】
5.AD 解析:显微镜的两个透镜都是凸透镜,靠近被
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一个倒立、 1.C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和位
放大的实像,选项A正确、C错误.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 2.B
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 .B 置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故选
放大的虚像 错误、D对. . B.
6.C 3.C
: ,
7.D 4.BC 解析 用天平称量物体时 应两次调节天平横
8. 倒立、放大的实 焦点以内 放大 m m 解析: 梁平衡,放物体前,只能通过旋转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1 2
, 使其平衡;放物体后,只能移动标尺上的游码使其平衡 在调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太小 为得到更大放大倍数的光学仪 .
器, , ,将两个凸透镜组合可制成显微镜,焦距短的作物镜,焦 节时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 说明左盘重.此题不明确
距长的作目镜.被观察标本放在目镜的2倍焦距之内1倍焦 是否放被测物体,因此可调节平衡螺母,也可移动标尺上的
距之外,将成一个放大的实像.为了使此实像再次放大,让它 游码.
() () () () () ()
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观察,将看到一个放大许多 5. 1kg 2g 3t 4mg 5kg 6mg
倍的正立的虚像. (最后的放大倍数是两次放大倍数之积. 6. 1)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 (2)调节平衡螺
9. 小 大 母,使指针指到分度标尺(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在中央刻
10.(1)凸透镜 (2)焦距较长 度两侧等幅摆动) 解析: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首
11.(1)凸透 物 (2)实 (3)厚
,
6~12mm (4)目 先要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具体方法是先把游码移到
直线 水平 虚 大 倒立 顺 上 (6)远视 解析: 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
(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 度盘的中央刻度处即可.
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于把小水滴作为 7. 左 增加 78.4
物镜,故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由题意可知,小水滴 【课后作业】
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 1.A 解析:水银热胀冷缩仅仅是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滴 而变化,其质量不会变化,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不
— 19 —
随着形状、状态、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 0.016g
100cm3=1.6×10
-4g/cm3=0.16kg/m3.
2.C
3.C 5.2.7×10
3 2.7 不变
4.A 6.(1)2.7 7.9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
5.A 解析:一粒米不足天平的感量,不论怎样仔细, 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
, , C、D ;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质量大的比值大
反复测量一粒米的质量 都是无意义的 因此 错误 而
B选项中,有无一粒米的杯子的质量几乎没有差别,据“累积 【课后作业】
法”的思路,选项A方案可行. 1.B
6. 不变 不变 不变 物态 形状 位置 2.B 解析: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及
7. 移动游码 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同时受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影响.
8. 左 32.4 50 解析: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调节天 3.D
平横梁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4.B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
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甲图情形平衡 一般不同,球雕在钻磨、雕刻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小,
螺母应该向左调;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 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原材料的密度不变.
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所以乙图读数是32.4g.丙图读 5.A 解析:体积相同,根据 m=ρV 可知,密度越大,
数是82.4g,液 体 质 量 是 总 质 量 减 空 烧 杯 质 量:82.4g 质量越大.
-32.4g=50g. 6.C 解析:由图可知,一个甲球的质量等于两个乙球
9. 调零螺丝 2.2 的质量,即甲、乙两种球的质量之比为2∶1,由于甲、乙两种
10.(1)橡皮泥容易变形 (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 , m球的体积相等 根据ρ= 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
状无关 (3)
V
C 解析:小明探究的是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
之比为
, , 2∶1.关系 所以所选择的物体形状越容易改变越好 而橡皮泥正
7.C
好具有这样的特性.通过表中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小
8.0.09 90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的特性和有关计算.
明把橡皮泥做成了很多形状,这样得出的规律更具有代表
根据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可知,水的质量等
性,橡皮泥在各种形状时的质量都是28g,这表明物体的质
于冰的质量,m =m =ρV=0.9×103kg/m3×100×10-6水 冰
量不随其形状而发生改变,虽然小明没有捏出更多形状的
m 0.09k
橡皮泥,但所捏的形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由特殊到一 m3=0.09kg;水的体积V水= =
g
ρ 1.0×103kg/m3
=0.09
般的研究方法就是“归纳法”. ×10-3m3=90cm3.
11.(1)水平 右 (2)左 镊子 (3)游码 48.4 9. 甲 1∶4 解析:由图象得,当两种物质的体积都是
【新题看台】 2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4g,乙物质的质量是1g,所以等
1.B 体积的两种物质,甲的质量较大;当两种物质的质量都是
2. 左 等于 2g时,甲物质的体积是1cm3,乙物质的体积是4cm3,所以
1cm3 1
第二节 密 度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4cm3=4.
10.250cm3 0.65kg 解析:0.2kg水的体积为V水=【课堂作业】
m水 200g 3
1.D = / ;需要投入的石块的体积是ρ水 1gcm3
=200cm V石=
2.C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固体密度如干松木的密 V-V水=450cm3-200cm3=250cm3;石块的质量 m=
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 A不正确;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相 ρ 3 3石V石=2.6×10 kg/m ×2.5×10-4m3=0.65kg.
同,如煤油和酒精;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不同,如水和冰; 11.(1)左 平衡螺母 (2)17.50 (3)同种物质质量
因为铜的密度比铅的小,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铜块的 与体积成正比 (4)0.67 解析:(1)天平调平,指针指向右,
体积大.故答案C正确. 则把平衡螺母向左调.(2)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示数等于
3.0.9 物体的质量,故m=10g+5g+2.50g=17.50g.(3)从表中
4.0.16 解析:已知全碳气凝胶体积为V=100cm3, 可看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4)第一个木块的密度
“ ” , m m1 9.45g全碳气凝胶 的质量 m=0.016g 则它的密度为ρ=V = ρ1=V = =0.63g
/cm3,第二个木块的密度ρ2=
1 15.00cm3
— 20 —
m2 13.40g / 3, m3
成因石块带水而使测量的石块质量偏大;②然后应再测出
= 第三个木块的密度V2 20.00cm3=0.67gcm ρ3=V3 水的体积,最后测出总体积,V石=V总-V水;若先测出总体
17.50
= g3=0.7g/cm3,将三次实验结果加起来求平均值
积,取出石块后,再测出水的体积,则石块会带走部分水,使
25.00cm
测出的石块体积偏大.(2)石块的质量等于右盘内所有砝码
1+ 2+ 3
就 是 木 头 的 密 度 = ρ ρ ρρ = 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在示数的和3 .
()读出倒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倒入量筒内
0.63g/cm3+0.67g/cm3+0.7g/cm3
6. 1 V 2
3 ≈0.67g
/cm3. m1-m2
盐水的体积/cm3 (3)
12. 解:(1)m1=ρ1V1=2.5×103kg/m3×4×10-6m3
V
m2 2×10-2k 【课后作业】
=0.01k gg (2)V3=V2= =8×103k/m3=2.5×10
-6
ρ2 g 1.C 解析: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根据V=Sh 可知,
m3 m3=ρ3V3=4.5×103 kg/m3×2.5×10-6 m3 量筒的横截面积越小,h 越大,相同体积的刻度间隔就越大,
=0.01125kg 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同时便于读数,故C选项正确,A、B选
m
13. 根据 = 可得花岗岩的体积: 项错误;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一定ρ V
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故D选项错误.
m 119.364×103k
V= = g3 / 3=42.63m
3, 2.B
ρ 2.8×10 kgm
: 3.D花岗岩的厚度
解析:在测橙汁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
V 42.63m3
4.A
d=S =42.63m2=1m. 总质量;将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 】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计算出倒出橙汁的质新题看台
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橙汁的密度.所以 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
> 2
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5.C
6.C
【课堂作业】
7.1 不能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量 筒 的 分 度 值 是
1.C
: 1mL,
m 2.1g
2.100 1 53 60 7 解析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图中所示量筒靠近筒口 V= = ,由ρ 10.5g/cm3
=0.2mL
的最大刻数为“100”,其上标有“mL”,表明其最大测量范围 于不能用该量筒测出银币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银币的
(量程)是100mL,在量筒壁上标注的任意两个相邻的读数 密度,所以无法鉴别银币的真伪.
之 间 都 有 10 个 小 格,表 明 该 量 筒 的 分 度 值 为 8.47 1.1
1mL.放入物体前,水面凹面正对着53mL处;放入物体后, 9.24.2 10 2.42×103 9.68×105
水面凹面正对着60mL处,则物体的体积为:V=V2-V1= 10. 右 32.4 1.62×103 不变
60mL-53mL=7mL=7cm3. 11.(1)A (2)没有将游码归零 (3)27 10 2.7
3. 甲 乙 丙 (4)不变 (5)相平 变大
4.54 20 铝 解析:首先要掌握天平的读数方法和 12.(1)①用天平测出一瓶原装酱油的质量 m1 ②将
量筒的读法,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一环,同时要明确利用量 瓶中酱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测出空酱油瓶的质量m2 ③
筒采用排水法测金属块体积时,金属块的体积就等于放入 m1-m2
算出酱油的密度 (2)ρ= (3)酱油倒不干净 量
金属块前后水面达到的刻度之差;再就是要知道用密度不 V0
同来鉴别该金属是什么金属,所以需要先根据密度公式ρ=
筒 解析:(1)杨浩的实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一瓶原装
m 酱油的质量 m1;②将瓶中酱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测出空
计算出金属的密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查密度表对照即V 酱油瓶的质量m2;③算出酱油的密度.(2)酱油的质量 m=
可鉴别出该金属. m m1-m2m1-m2,酱油的密度:ρ= = .(3)将瓶中酱油倒
5.(1)DCAB (2)26.4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的 V V0
m 出时,会有一些酱油残留在酱油瓶中,测出的质量不准确,
相关知识.(1)为了测量石块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 ,V 计算出的密度也就出现了误差.为减小测量误差,可将空瓶
则需要测出石块的质量 m 和石块的体积V石;为了减小误 换成量筒,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酱油后,再测剩余酱油与瓶的
差,①应首先测出石块的质量m.若先测石块的体积,则会造 质量,这样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和它的质量就准确了.
— 21 —
【新题看台】 小铁球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小铁球的体积 (3)若ρ测<ρ铁,
1.42 1.05 不变 则小铁球是空心的
;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实心的 解析:
() () () () (1)左 对比密度需用到密度表,测量小铁球的质量用到天平,2. 1 263.2 38 47.9
测体积用到量筒.(2)先把天平调平,称出小铁球质量,再在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把小铁球放入量筒,
读出此时水的体积,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小铁球的体积
【 .课堂作业】
() m1.B 3 根据公式ρ= ,求出小铁球的密度,对照密度表进行V
2.A 判断: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空心的;若ρ测=ρ铁,则小铁
3.C 球是实心的.
4.A m 0.65k 650
12. 现有盐水的密度 = g g
5.4 热缩冷胀 ρ V
=500mL=500cm3=
6.(1)图略 (2)大 (3)否 (4)④ 1.3g/cm3=1.3×103kg/m3>1.2×103kg/m3,故不符合要
【课后作业】 求,且应加水.
设应加水质量为m',则m总=m+m'=650g+m',V总
1.A
m'
2.C =V+V'=500mL+ ,1g/cm3
3.A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由于在 m总 650g+m' 3
0℃~4℃时,温度高的水密度大,在水的下层,温度低的水 ρ'= = / ,解得V m' =1.2gm m'=总
500mL+
在水的上层. 1g/cm3
4.D 250g.
5.B 【新题看台】
6.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 1.A
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 密度
7. 小 上升
第一章测试卷
8. 密度 45
9.(1)截取一小块合金(以能放入所提供的量筒为宜); 1.C 2.B 3.D 4.A 5.D 6.A 7.D 8.C
(2)用天平称出该小块合金的质量,记为m;(3)用量筒测出 9.C 10.A 11.B 12.D
该小块合金的体积,记为V;(4)将测得的数据代入密度计 13.1cm 31.0 3 37.5 2.50 14. 皮带 15.3 2
m 2.4 16.1.2 17. 甲 0.75 18. 甲 60 19. (1)向下
算公式ρ= ,计算出该合金的密度 ;()比较:若V ρ合金 5 ρ合金 等于 (2)4.5
≤2.9×103kg/m3,则符合要求;若ρ合金>2.9×103kg/m3, 20.(1)甲 3.40 (2)减小误差 26.42cm 26.00cm
则不符合要求. (3)偏大
10.(1)将烧杯中装满水,将奖牌完全浸入烧杯里,用量 21.(1)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筒量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奖牌的体积. (2)这种方法不 (2)C
一定可靠,因为本实验可能有较大误差,使计算出的密度值 22.(1)0.200 50.0 1 0.500 0.300 越来越大
与物质的密度相差较多,导致无法判断,或者奖牌可能是用
() s2v= (3)便于测量时间 (4)坡度太大时时间太短,
几种金属制成的,从测量出的密度不能判断是某一种. 解 t
析:从所给器材可以看出,奖牌不能放入量筒中,故不能直 不好测量 坡度太缓,车可能静止不动
接用排水法测出奖牌的体积,只能利用烧杯,在烧杯内装满 23.(1)图示标志为限速标志,指在校内汽车的行驶速
水,将奖牌放入后,把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奖牌排开 度不能超 过5km/
s
h. (2)金 老 师 开 车 速 度:v=t =
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奖牌的体积,由于把排开的水倒入量筒
0.8km
中时,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故测量的体积有较大的误 =4.8km/h,因为v<5km/h,所以金老师行车遵守10
差,同时,奖牌可能是由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合金类物质, 60h
故这种判断方法不可靠. 了校内交通规则.
11.(1)密度表、小铁球、天平和量筒 (2)用天平称出 24.(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t1=17:30-
— 22 —课时培优作业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A.铝 B.铜
C.铅 D.铁
本课时主要学习了密度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遇冷体积缩小
及生活中应用密度的实例,教材中重点讲到密度与
后,它的密度 ( )
温度的关系,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在其质量不变
A.增大
的情况下,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物质的
减小
密度会减小.密度应用是历年中考热点,如利用密度 B.
不变
与温度的关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 C.
水的反常膨胀、水管冻裂等问题,鉴别物质、盐水选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种等问题. 3. 如图所示是在冰封湖面下的水温示意图.比
较各温区水的密度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1. 密度与温度:
(1)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受温度影
响较小的是 .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
. A.0℃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3)水在 ℃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B.2℃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时,随着温度升高密度越 ,随着温度的降 C.4℃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低密度越 . D.冰面下各温区的水,密度都相同
2.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4.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 . 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
3. 在室温下,吹起两个等大的气球,一个放入 因是 ( )
热水中,一个放入冷水中,放入热水中的气球气体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温度升高,体积 ,质量 ,密度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放入冷水中的气球气体温度降低,体积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质量 ,密度 .(选填“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变小”或“不变”)
5.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
4. 高压电缆冬天张紧,夏天下垂.这说明温度
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
升高时,电缆的体积 .由此可知,一定质量
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
的固体,温度升高时,其密度 .(选填“变大”
“ ” “ ”) 0~4℃范围内,水具有 (选填“热胀冷缩”变小 或 不变
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1. 有一个实心金属块,从外观上很难认出是哪
种金属,现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5.4cm3、
48g,请你通过下表鉴别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 )
物质 密度/(kg·m-3)
铅 11.3×103 6.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铝 2.7×103 马铃 薯,俗 名 土 豆,因 其 生 长 适 应 性 强、产 量
铜 8.9×103 高、烹制方法多样等众多优点而广受人们喜爱.马铃
铁 7.9×103 薯富含淀粉,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小明在淀粉厂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他跟随工人师傅一起去采购一
9 6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批淀粉含量不低于20%的马铃薯,下表是小明收集 3.(多选)在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
到的一些反映马铃薯相关信息的数据.在收购点,小 的冰,关于冰面下水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明测出一个马铃薯质量为0.22kg,体积为200cm3, A.与冰面接触的水一定是0℃
准备据此鉴定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购要求. B.水上下温度相同,都是0℃
马铃薯品种 ① ② ③ ④ ⑤ C.水越深处,温度越高,但不会高于4℃
/(· -3) 水的温度一定都高于密度 g cm 1.08 1.10 1.12 1.14 1.15 D. 0℃
4.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
淀粉含量/% 14 18 22.5 26.5 29
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
收购价
0.40 0.42 0.45 0.50 0.60
(元·kg-1) 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
(1)在坐标图中画出马铃薯密度和淀粉含量关 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
系的图象.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
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
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
( 上方2)从图象可以看出,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越高,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密度越 .
( 上方3)小明测量的这个马铃薯是否符合厂里的采
购要求 (选填“是”或“否”) 5.
工厂生产的酒精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得
.
() 超过 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4 淀粉含量高的马铃薯价格也高,在符合厂 10%.
们的密度分别为0.81g/cm3, 、0.815g/cm
3、 / 3、
里采购要求的马铃薯品种中 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 0.82gcm
( ) 0.83g/cm
3,其中合格产品是( / 3)( )
率又高的是 填品种号 . ρ酒精=0.8gcm
A.只有甲
B.甲、乙
一、选择题 C.甲、乙、丙
甲、乙、丙、丁
1. 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 D.
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 二、填空题
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 6. 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
场 之 旁,必 有 风 生”,请 解 释 该 现 象 产 生 的 原
因: .
7. 在物理课上,老师拿来一个酒精灯和一个纸
A.长的蜡烛 风车,用细线吊住纸风车放在灯焰上方,过了一会
B.短的蜡烛 儿,风车转了起来,这是因为:灯焰使周周空气温度
C.同时熄灭 升高,密度变 ,热空气在 (选填
D.无法判断 “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推动风车转动.
2.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 8.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
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 懈的努力,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
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 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牢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
物块最有可能是 ( ) 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气凝胶”是世界上最
A.泥土砖块 轻的固体,是指它的 (选填“密度”或“质
B.金属块 量”)小.已知某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这种材料
C.泡沫塑料块 制作需“气凝胶”的体积为15m3,则飞机的质量为
D.水泥砖块 kg.(“气凝胶”的密度为3kg/m3)
9 7
课时培优作业
三、简答题 五、计算题
9. 飞机制造厂想用密度为2.9×103kg/m3的合 12. 农民需要用密度为1.2×103kg/m3 的盐水
金制造飞机,现有一种合金,其硬度能满足制作飞 来选种,现有500mL质量为0.65kg的盐水,这种
机的要求.为你提供天平(砝码),量筒,你能否知道 盐水符合要求吗 若不符合,应加盐还是加水 加
该合金是否适宜于制造飞机 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
10. 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
获得了一枚奖牌,现要用密度的知识鉴别它是用什
么金属制作的,实验室里有天平、烧杯(能装入奖
牌)、水和量筒(不能装入奖牌).
(1)怎样测量奖牌的体积呢 说出你的办法. 1.(武汉中考题)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
(2)这种鉴别方法一定可靠吗 为什么 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t/℃ 0 1 2 3 4
ρ/(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1000.00
t/℃ 5 6 7 8
ρ/(kg·m-3)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B.水在4℃时密度最大
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
度越来越小
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
度越来越小
2.(吉林中考题)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实验
装置.将它放在无风且光线充足的地方,黑色塑料瓶
11. 给你一张密度表和一个可沉于水中的小铁 在阳光的照射下,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
球,请你再自选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该 变小而上升,从瓶口冲出推动纸风轮转动.
小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1)主要器材: ;
(2)简要做法: ;
(3)如何判断: .
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