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8 (2)0.5 1.3 (3)变大 3.D
12.(1)实验器材:蚊香、细线、刻度尺、停表、火柴. 4.A
(2)测量方法:取一段弧形蚊香,让细线与蚊香重合,用刻度 5. 振动 转换法
尺测出重合部分细线的长度l,用火柴点燃该段蚊香,测出 6. 乙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液体、固体、气
, l 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图乙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由于其燃烧完毕所用时间t 则蚊香燃烧速度为v=t . 绝对真空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在本实验中通过听到的声
13. 解:(1)因为vA=100km/h<120km/h,vB=110 音越来越小,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乙实验
km/h<120km/h,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2)由图可知,轿 符合题意.
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min=0.2h,轿车的平 7.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
s 30km
均速度v= = =150km/h>120km/h,该轿车超速. 轻小物体 解析:喉头振动,水花溅起,这些发声体体现的t 0.2h
共同特征是振动,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些发声体的振动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幅度小,不容易观察,可以采用转换法,如在敲击的桌上放
14.(1)由图知此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0km/h,而
一杯水、撒部分细沙等轻小物体,通过水面的波动,小物体
此时距离萍乡北站是30km,所以可求出到达北站所用的时
的跳动反映出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s 30km
间为t=v =60km/h=0.5h
,而王爷爷是8:20出发的,所 8.(1)两个人面对面讲话,也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听
以到达北站的时刻至少应为8:50,所以最快能赶上 G1482 到 (2)坐在后排的同学需较长时间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
列车. (2)此 趟 高 铁 运 行 的 时 间 为 t'=10:31- 声 (3)发 令 枪 响 后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运 动 员 才 起 跑
4 (4)节日放礼炮时,看到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过了很长
9:11=1h20min= h,所以此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3 一段时间才听到礼炮声 (5)闪电过后很长时间才能听到
s' 240km / 雷声 (6)听到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时,却在天空中找不到v'=t'= 4 =180kmh.
h 飞机的踪影(任选3点) 解析:同学们肯定对生活中的声3
现象比较熟悉,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由340m/s变为
【新题看台】
/, 1即在空气中的声速变为原来的 ,此时,同学们
1.20.0 1.000 变速直线 0.1ms 3400
2.(1)40.0 25.0 (2)小 (3)同一位置 (4)> 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一些声现象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3.2.00 小于 9.(1)越快 (2)长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温度
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由于夏天比冬天温度第二章 声现象 高,所以声音在夏天传播速度快,在冬天传播速度慢.由公式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st= 可知,夏天所用时间短,冬天所用时间长v .
【课堂作业】 10. 大 固体(桌子) 小 固体(桌子)和空气
11. 解:设在铁轨中声速为v1,传播时间为t1,在空气1.D
2.D 中声速为v2,传播时间为t2,则有t2-t1=0.5s,由于t2=
1 183.6m s 183.6m
3.D 解析:根据公式s= vt可知,要测海底的深度 340m/s=0.54s
,所以v1=t =
/
2 1 0.54s-0.5s
=4590ms.
s,必须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v 和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 【新题看台】
回声的时间,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故选D项. 1.A
4. 振动 2.D
5.340 固体传声速度比气体大 3. 振动
6. 反射 17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后作业】
1.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 【课堂作业】
声也停止.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鼓 1.A 解析:快慢不同地拨动木梳的齿时,齿的振动频
声消失了.故选D. 率不同,快速拨动时,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慢时发出
2.C 声音的音调低,所以是研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 5 —
2.B 解析:能 引 起 人 们 听 觉 的 声 音 的 频 率 范 围 为 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5)狗的听觉频率范围
20~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 比人大.(答案不唯一)
了人们的听觉范围,所以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蜜蜂翅 15.(1)振幅大小 (2)距声源的距离 (3)是否集中
膀每秒振动的次数在人们的听觉范围之内,故能听到. 解析: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的幅度大小,反映了音
3.C 叉振动时振幅的大小,(1)中实验现象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4.B 振幅大小有关;音叉发声响度不变,当距音叉距离不同时,
5.B 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足以说明响度与距声源
6.B 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锣时,会使锣振动的幅 距离有关;听诊器可以使声音传播更集中,而使用听诊器和
度不同,从而导致发声的响度不同.用的力越大,锣振动的幅 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却不同,说
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明响度和声音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
7. 音调 响度 16.(2)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振幅
8. 音调 快 17.(1)振动 (2)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9. 振幅 远近 【新题看台】
【课后作业】 1.C
1.C 解析:题中所描述的实验是改变了伸出桌面的 2.B
钢尺的长度,保持振幅大致相同,发声体长度越长,发声频
率越低,音调越低,这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因此选项C正确. 【课堂作业】
2.A
1.B
3.D
2.C
4.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就是鼓面
3.A
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正确;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 音色 能量 响度
故B选项错;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鼓越远,
5. 信息 汽车喇叭声(鸣笛) 解析:听到某种声音,就
感觉声音越小,故C选项错;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空气
能判断发生了某件事情,这是利用声能够传递信息;汽车鸣
传入耳朵的,故D选项错.
笛时,通过喇叭声来告知行人汽车来了,注意安全.
5.B
6. 超声波
6.C
7. 振动 能量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
7.B
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当声波传到薄膜处
8.B
时,引起薄膜振动,使薄膜上的小米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
9. 响度 解析:“万籁俱寂”说明声音小,从声音的特性
传递能量.
分析,是指响度小.
10. 振动 振幅 【课后作业】
11. 音色 响度 解析:我们区分不同的人,是根据音 1.A
色,因为不同人的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将音量调大一些是 2.B 解析:敲击瓶底的橡皮膜时,可以看到蜡烛的火
指让学生听到的声音更大、更强一些,故是指增大声音的 焰摇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而 A、C、D中都是利用了
响度. 声波能传递信息.故选B.
12. 丙、乙、甲、丁 解析:在四个装水的瓶子中吹气,声 3.B
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根据影响声音的音调的 4.B 解析: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
因素可知,振动体越短,发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 体、液体和其他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B选项的
此可知四个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丙、 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乙、甲、丁. 5.C
13. 乙 女高音的音调高,男低音的音调低,而音调高 6.C 解析:超 声 波 是 发 声 物 体 振 动 时,频 率 大 于
的频率大 20000Hz的声音,所以我们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超声波
14.(1)不同动物发声的频率不同;(2)不同动物的听觉 加湿器主要就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工作的,利用超声波将
频率不同;(3)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4)人和动 普通的水打碎,成为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变成雾扩散到
— 6 —
空中去,这样来增大空气湿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加湿器就 【课后作业】
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将水打碎.超声波和我们听到的声 1.D
音一样,也是一种声波,所以它的传播一样需要介质,真空 2.B 解析:若周围环境没有一点声音,人会感到恐慌
不能传播声音. 和孤立无援;短时间处于80~90dB的环境中是可以的,但
7.A 不是人的理想的声音环境;在100dB以上的环境里,会影响
8.(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600 听力、头疼、烦躁,所以只有B选项正确.
9. 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 3.C
达、超声波探伤(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次声波 解析:超声 4.C 解析:乐音是指发声体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
波是高于人耳听觉上限的声音,即高于20000Hz的声波, 声音,而噪声是指发声体无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比较
由于超声波具有能量和传递信息的特性,其应用非常广泛, 分析题中四个选项,选项C中物体的振动没有规律,是杂乱
如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无章的,故C项应是噪声的波形.
超声波洗涤等;地震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 5.C
远,利用专门的声学仪器可以接收次声波并经处理后确定 6.D
地震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7.D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A紧闭门窗是
10. 超声波 不能 解析: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婴 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
儿的信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
11. 解:(1)用超声波探测海中鱼群等. (2)鱼群离船 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
0.8s
的距离为s=vt=1450m/s× =580m. 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2
正确.
12.(1)0.02 20 (2)①7500m ②8700m (3)不
8.BC 解析:此装置显示的分贝数是72dB.当声音超
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人
过90dB时,会影响人的听力;当声音超过70dB时,会影响
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即0.02kHz~20kHz;
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声音超过50dB时,会妨碍人们的休
由于潜艇A 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不变,则A、B 相对静止,根
息和睡眠;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故选B、C.
1 1
据回声测距的知识可知s1= /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2vt=2×1500ms×10s= 9.
; , 分贝 响度 增大 解析:噪声监测器的单位是分7500m 若A 潜艇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变低 根据材料提供的 10.
, , , 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信息可知 B 潜艇将远离A 潜艇向远处运动 1分钟后 B
/ , 境声音的响度;若有载重汽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潜艇运动的路程为s=20ms×60s=1200m 所以1分钟
, 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后 两潜艇的距离为s2=7500m+1200m=8700m;
.
声呐是
, 11. 无规则 乙利用声波来探测物体 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 12. 声源
(噪声产生)
播声音 月球表面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
13.(1)城市里的“禁止鸣笛” (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
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新题看台】
如城市里的“禁止鸣笛”,摩托车上加消音器等;(2)高架路
1.B 段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
2.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中减弱噪声;(3)纺纱女工佩戴耳塞工作是防止噪声进入人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 机械闹钟 方案二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
【课堂作业】 析:音叉发声不能持久,且声音逐渐变弱,所以声源选择机械
1.B 闹钟适合;方案二比方案一设计得要好,容易准确地测出距离
2.B 来比较,将感觉的比较转化成了数据的比较.根据方案二得出
3.C 解析:A是在声源处减弱;B中隔音板是防止噪 的现象应是表二中材料和距离的关系,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
声的传播;D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只有C是正确的. 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4.C 15.(1)无规则 (2)声源 传播 人耳 (3)找到噪声
5. 在声源处减弱 隔音盘 源,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植草坪
6.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解析:(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
— 7 —
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数方法,操作正确.所以操作正确的是②和⑤.故选B.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 3.A
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 4.C
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 5.D
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 6.C 解析:当温度计被迅速地从冷水中移至热水中
单的就是戴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 时,玻璃泡受热先膨胀,容积变大,温度计示数先下降,之后
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 玻璃泡中的测量液体受热膨胀,且其膨胀程度大于玻璃泡
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的膨胀程度,示数将迅速上升,故C正确.
【新题看台】 7.D
8.100 零下4.7摄氏度
1.A
9. 热胀冷缩 19 -7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2. 空气 声源
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甲温度计的液面在零刻度线以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上,示数是19℃,乙温度计的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下,示数是
-7℃.
第一节 温 度 10.(1)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的底(侧壁)了;读示
数时,视线没有跟温度计垂直 (2)8℃ 解析:图中,温度【课堂作业】
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容器底部的温度往往与容器内
1.A 液体的温度不同,读示数时,视线没有跟温度计的液面垂
2.C 解析:用沸水煮的方法对器具进行消毒是我们 直,这样会造成读数不准,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温
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但对于体温计我们不能忽视量程这个
度计内液柱的液面在0℃以上,示数为8℃.
因素.因为沸水的温度远远超过了体温计的最高测量范围, 11.(1)水银 (2)甲苯 (3)酒精
由于水银的膨胀会损坏温度计.温开水的浸泡、自来水的冲 12.BAFCDE
洗虽然不会损坏温度计,但达不到消毒的目的.酒精具有消 13. 玻璃泡 管内径 内径 小 解析:当温度计的内
毒杀菌的作用,故C正确. 径相对于玻璃泡的容积越小,测温度时液柱上升得就越高,
3.D 解析: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温度变化相同,液柱长度变化长,所以在这个变化的长度
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故C错误;测量时,必须将玻璃泡 上,我们还能重新标分度值更小的刻度.
全部浸没在水中,且不可与侧壁或底部接触,故A、B错误. 14.(1)气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泡 (2)不能 (3)测温
4.A 范围小,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解析:能看清实验装
5. 热胀冷缩 采用更细的玻璃管(或采用容积更大的 置图,且能深入地读懂图表中的数据,并能发现数据的变化
瓶子;或采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 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
6.(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2)高 解析:分 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
析问题不能想当然,温度计倾斜对读数无影响,所以读数不 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 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会因倾斜而偏低.容器底和容器壁受外界影响最大,由于下 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面在加热,所以容器底的温度要比杯中液体的温度高,故温 玻璃泡;(2)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
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后所测的温度比真实值偏高. 体会下降5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
7. 体温计 37.2℃ 35~42℃ 0.1℃ 可以 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
【课后作业】 的;(3)据上面的第(2)题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
1.B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小,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5℃左右;人体正常的体温为 【新题看台】
37℃;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 的 温 度 为36℃左 右.故 1.B
选B. 2.37.6
2.B 解析: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 3.1.8t+32 37 解析: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
体,操作错误;②操作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正 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
确;③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操作错误;④和⑥读数时,视线 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摄氏温差
与温度计不垂直,操作错误;⑤视线与温度计垂直,符合读 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则1摄氏度=1.8华氏度;华氏
— 8 —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什么关系
3. 距离发声钢尺越远,听到的声音越
本课时主要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 (选填“弱”或“强”),这说明了什么
度和音色.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明确,如何利用声
四、音色
音的三个特征来区分各种声音.此类题考查音调和
结合“活动 ”,思考以下问题:
响度及音色三个特性的区分,解题关键是理解声音 3
我们能轻松分辨熟人的声音,是因为什么
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音 1.
不同
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决
, 音色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定于发声体本身 与发声体结构及材料有关. 2.
3. 观察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响度相同吗
音调相同吗 音色相同吗
一、声音的三特性
1. 活动1:如图,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一
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其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伸 甲 音叉 乙 钢琴 丙 长笛
出桌面的长度长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
尺,钢尺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发出的声音有什么
变化 1.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
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2. 活动2:保持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变,先后用大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声
2.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
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
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
3. 活动3:几个同学一起交流,闭上眼睛,根据
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声音能否分辨哪位同学在发言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二、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结合“活动1”,思考以下问题: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 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 ,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3. 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
2.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什么 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
关系 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
3. 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的声音 ( )
4. 人耳能感受到所有的声音频率吗 如何划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分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三、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结合“活动2”,思考以下问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1. 拨 动 钢 尺 时,用 的 力 越 大,振 动 的 幅 度 4. 在音乐会上,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荷
越 .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塘月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声音,
2. 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 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
2 3
课时培优作业
A.响度不同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音色不同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不同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传播速度不同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5. 颁奖大会上,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 2. 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
鸣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 ) 这段对话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 第一次轻轻敲锣,第二次用力敲锣,对站在
同一地点的人感到两次声音的响度是 ( )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
A.第一次响度大
度大
B.第二次响度大
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
C.两次响度相同
度小
D.缺少条件,无法比较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
7.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
调高
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
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
调低
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3.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
播需要介质的是 ( )
了声音的 .
8. 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较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的缘故.
9. 收音机音量旋钮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
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
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
跟距声源的 有关.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一、选择题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
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 调变高
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
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
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
用来探究 ( )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
减小
4. 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
2 4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正确的是 ( ) 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
生的;鼓面的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11.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某学校组织学生通过
电视听取全国两会报告.一个同学刚走到演播室门
口,就说:“你们听,现在习主席在讲话”,这个学生
是根据 判断出是习主席的声音的.老师让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 电视的音量调大一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12.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
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耳朵的 度不 同,用 嘴 贴 着 瓶 口 吹 气,如 果 能 分 别 吹 出
5. 医生使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
A.由空气传播变为固体传播,增大音调 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B.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C.改变振动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D.使振动的幅度增加,响度增大
6. 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
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 甲 乙 丙 丁
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 13. 如图所示,对比可知,图 应为女高
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另一幅图为男低音歌唱家
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
.
甲 音叉 乙 钢琴 丙 长笛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都不相同
7.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 甲 乙
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 三、简答题
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 14. 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
A.音调 B.响度 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这些信息的共性特
C.音色 D.频率 征,并简述其合理性.
8. 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水高度不
相同的几个瓶子,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
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
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二、填空题
9.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
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
10. 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
2 5
课时培优作业
四、实验探究题
15. 学习了声音的各种特性以后,小丽做了以
下实验来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但忘了记录, 甲 乙 丙
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通过以上的实验请你归纳总结: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 (1)敲击鼓面,鼓发出声响,泡沫小球跳起,说
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明发声的物体在 .
有关. (2)由以上实验可以归纳说明:响度与发声体
(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音叉的距 的 有关,具体的关系是:
离不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 .
度与 有关.
(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
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在传播中 1.(滨州中考题)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
有关. (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
16.如图所示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 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有关”的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 )
(1)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小锤、铁架台.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
(2)设计和进行实验:①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
摩擦外弦
将乒乓球接触音叉,观察 ;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②用更大的力击打音叉,重做上面的实验.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程度
(3)分析和总结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
2.(张家界中考题)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
的 有关.
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
17. 某同学利用小鼓研究“响度的大小与哪些
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声
因素有关”.他将小鼓放在距离自己固定的位置不
音的 ( )
动,用鼓槌敲击鼓面,然后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
A.响度不同
球弹跳的高度和声音的强弱,并用照相机将小球跳
B.音色不同
到最高点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如图所示.已知图甲是
C.音调不同
用最小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弱;图丙是用最大
D.回声大小不同
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