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培优作业】第2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人教版物理八上(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培优作业】第2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人教版物理八上(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08:32:47

文档简介

11.(1)0.8 (2)0.5 1.3 (3)变大 3.D
12.(1)实验器材:蚊香、细线、刻度尺、停表、火柴. 4.A
(2)测量方法:取一段弧形蚊香,让细线与蚊香重合,用刻度 5. 振动 转换法
尺测出重合部分细线的长度l,用火柴点燃该段蚊香,测出 6. 乙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液体、固体、气
, l 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图乙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由于其燃烧完毕所用时间t 则蚊香燃烧速度为v=t . 绝对真空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在本实验中通过听到的声
13. 解:(1)因为vA=100km/h<120km/h,vB=110 音越来越小,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乙实验
km/h<120km/h,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2)由图可知,轿 符合题意.
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min=0.2h,轿车的平 7.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
s 30km
均速度v= = =150km/h>120km/h,该轿车超速. 轻小物体 解析:喉头振动,水花溅起,这些发声体体现的t 0.2h
共同特征是振动,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有些发声体的振动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幅度小,不容易观察,可以采用转换法,如在敲击的桌上放
14.(1)由图知此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0km/h,而
一杯水、撒部分细沙等轻小物体,通过水面的波动,小物体
此时距离萍乡北站是30km,所以可求出到达北站所用的时
的跳动反映出发声的桌面在振动.
s 30km
间为t=v =60km/h=0.5h
,而王爷爷是8:20出发的,所 8.(1)两个人面对面讲话,也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听
以到达北站的时刻至少应为8:50,所以最快能赶上 G1482 到 (2)坐在后排的同学需较长时间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
列车. (2)此 趟 高 铁 运 行 的 时 间 为 t'=10:31- 声 (3)发 令 枪 响 后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运 动 员 才 起 跑
4 (4)节日放礼炮时,看到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过了很长
9:11=1h20min= h,所以此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3 一段时间才听到礼炮声 (5)闪电过后很长时间才能听到
s' 240km / 雷声 (6)听到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时,却在天空中找不到v'=t'= 4 =180kmh.
h 飞机的踪影(任选3点) 解析:同学们肯定对生活中的声3
现象比较熟悉,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由340m/s变为
【新题看台】
/, 1即在空气中的声速变为原来的 ,此时,同学们
1.20.0 1.000 变速直线 0.1ms 3400
2.(1)40.0 25.0 (2)小 (3)同一位置 (4)> 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一些声现象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3.2.00 小于 9.(1)越快 (2)长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温度
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由于夏天比冬天温度第二章 声现象 高,所以声音在夏天传播速度快,在冬天传播速度慢.由公式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st= 可知,夏天所用时间短,冬天所用时间长v .
【课堂作业】 10. 大 固体(桌子) 小 固体(桌子)和空气
11. 解:设在铁轨中声速为v1,传播时间为t1,在空气1.D
2.D 中声速为v2,传播时间为t2,则有t2-t1=0.5s,由于t2=
1 183.6m s 183.6m
3.D 解析:根据公式s= vt可知,要测海底的深度 340m/s=0.54s
,所以v1=t =
/
2 1 0.54s-0.5s
=4590ms.
s,必须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v 和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 【新题看台】
回声的时间,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故选D项. 1.A
4. 振动 2.D
5.340 固体传声速度比气体大 3. 振动
6. 反射 17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后作业】
1.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 【课堂作业】
声也停止.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鼓 1.A 解析:快慢不同地拨动木梳的齿时,齿的振动频
声消失了.故选D. 率不同,快速拨动时,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慢时发出
2.C 声音的音调低,所以是研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 5 —
2.B 解析:能 引 起 人 们 听 觉 的 声 音 的 频 率 范 围 为 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5)狗的听觉频率范围
20~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 比人大.(答案不唯一)
了人们的听觉范围,所以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蜜蜂翅 15.(1)振幅大小 (2)距声源的距离 (3)是否集中
膀每秒振动的次数在人们的听觉范围之内,故能听到. 解析: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的幅度大小,反映了音
3.C 叉振动时振幅的大小,(1)中实验现象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4.B 振幅大小有关;音叉发声响度不变,当距音叉距离不同时,
5.B 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足以说明响度与距声源
6.B 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锣时,会使锣振动的幅 距离有关;听诊器可以使声音传播更集中,而使用听诊器和
度不同,从而导致发声的响度不同.用的力越大,锣振动的幅 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却不同,说
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明响度和声音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
7. 音调 响度 16.(2)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振幅
8. 音调 快 17.(1)振动 (2)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9. 振幅 远近 【新题看台】
【课后作业】 1.C
1.C 解析:题中所描述的实验是改变了伸出桌面的 2.B
钢尺的长度,保持振幅大致相同,发声体长度越长,发声频
率越低,音调越低,这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因此选项C正确. 【课堂作业】
2.A
1.B
3.D
2.C
4.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就是鼓面
3.A
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正确;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 音色 能量 响度
故B选项错;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鼓越远,
5. 信息 汽车喇叭声(鸣笛) 解析:听到某种声音,就
感觉声音越小,故C选项错;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空气
能判断发生了某件事情,这是利用声能够传递信息;汽车鸣
传入耳朵的,故D选项错.
笛时,通过喇叭声来告知行人汽车来了,注意安全.
5.B
6. 超声波
6.C
7. 振动 能量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
7.B
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当声波传到薄膜处
8.B
时,引起薄膜振动,使薄膜上的小米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
9. 响度 解析:“万籁俱寂”说明声音小,从声音的特性
传递能量.
分析,是指响度小.
10. 振动 振幅 【课后作业】
11. 音色 响度 解析:我们区分不同的人,是根据音 1.A
色,因为不同人的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将音量调大一些是 2.B 解析:敲击瓶底的橡皮膜时,可以看到蜡烛的火
指让学生听到的声音更大、更强一些,故是指增大声音的 焰摇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而 A、C、D中都是利用了
响度. 声波能传递信息.故选B.
12. 丙、乙、甲、丁 解析:在四个装水的瓶子中吹气,声 3.B
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根据影响声音的音调的 4.B 解析: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
因素可知,振动体越短,发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 体、液体和其他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B选项的
此可知四个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丙、 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乙、甲、丁. 5.C
13. 乙 女高音的音调高,男低音的音调低,而音调高 6.C 解析:超 声 波 是 发 声 物 体 振 动 时,频 率 大 于
的频率大 20000Hz的声音,所以我们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超声波
14.(1)不同动物发声的频率不同;(2)不同动物的听觉 加湿器主要就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工作的,利用超声波将
频率不同;(3)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4)人和动 普通的水打碎,成为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变成雾扩散到
— 6 —
空中去,这样来增大空气湿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加湿器就 【课后作业】
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将水打碎.超声波和我们听到的声 1.D
音一样,也是一种声波,所以它的传播一样需要介质,真空 2.B 解析:若周围环境没有一点声音,人会感到恐慌
不能传播声音. 和孤立无援;短时间处于80~90dB的环境中是可以的,但
7.A 不是人的理想的声音环境;在100dB以上的环境里,会影响
8.(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600 听力、头疼、烦躁,所以只有B选项正确.
9. 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 3.C
达、超声波探伤(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次声波 解析:超声 4.C 解析:乐音是指发声体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
波是高于人耳听觉上限的声音,即高于20000Hz的声波, 声音,而噪声是指发声体无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比较
由于超声波具有能量和传递信息的特性,其应用非常广泛, 分析题中四个选项,选项C中物体的振动没有规律,是杂乱
如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 无章的,故C项应是噪声的波形.
超声波洗涤等;地震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 5.C
远,利用专门的声学仪器可以接收次声波并经处理后确定 6.D
地震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7.D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A紧闭门窗是
10. 超声波 不能 解析: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婴 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
儿的信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
11. 解:(1)用超声波探测海中鱼群等. (2)鱼群离船 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
0.8s
的距离为s=vt=1450m/s× =580m. 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2
正确.
12.(1)0.02 20 (2)①7500m ②8700m (3)不
8.BC 解析:此装置显示的分贝数是72dB.当声音超
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人
过90dB时,会影响人的听力;当声音超过70dB时,会影响
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即0.02kHz~20kHz;
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声音超过50dB时,会妨碍人们的休
由于潜艇A 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不变,则A、B 相对静止,根
息和睡眠;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故选B、C.
1 1
据回声测距的知识可知s1= /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2vt=2×1500ms×10s= 9.
; , 分贝 响度 增大 解析:噪声监测器的单位是分7500m 若A 潜艇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变低 根据材料提供的 10.
, , , 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信息可知 B 潜艇将远离A 潜艇向远处运动 1分钟后 B
/ , 境声音的响度;若有载重汽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潜艇运动的路程为s=20ms×60s=1200m 所以1分钟
, 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后 两潜艇的距离为s2=7500m+1200m=8700m;
.
声呐是
, 11. 无规则 乙利用声波来探测物体 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 12. 声源
(噪声产生)
播声音 月球表面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
13.(1)城市里的“禁止鸣笛” (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
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新题看台】
如城市里的“禁止鸣笛”,摩托车上加消音器等;(2)高架路
1.B 段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
2. 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中减弱噪声;(3)纺纱女工佩戴耳塞工作是防止噪声进入人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 机械闹钟 方案二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
【课堂作业】 析:音叉发声不能持久,且声音逐渐变弱,所以声源选择机械
1.B 闹钟适合;方案二比方案一设计得要好,容易准确地测出距离
2.B 来比较,将感觉的比较转化成了数据的比较.根据方案二得出
3.C 解析:A是在声源处减弱;B中隔音板是防止噪 的现象应是表二中材料和距离的关系,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
声的传播;D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只有C是正确的. 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4.C 15.(1)无规则 (2)声源 传播 人耳 (3)找到噪声
5. 在声源处减弱 隔音盘 源,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植草坪
6.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解析:(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
— 7 —
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数方法,操作正确.所以操作正确的是②和⑤.故选B.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 3.A
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 4.C
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 5.D
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 6.C 解析:当温度计被迅速地从冷水中移至热水中
单的就是戴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 时,玻璃泡受热先膨胀,容积变大,温度计示数先下降,之后
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 玻璃泡中的测量液体受热膨胀,且其膨胀程度大于玻璃泡
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的膨胀程度,示数将迅速上升,故C正确.
【新题看台】 7.D
8.100 零下4.7摄氏度
1.A
9. 热胀冷缩 19 -7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2. 空气 声源
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甲温度计的液面在零刻度线以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上,示数是19℃,乙温度计的液面在零刻度线以下,示数是
-7℃.
第一节 温 度 10.(1)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的底(侧壁)了;读示
数时,视线没有跟温度计垂直 (2)8℃ 解析:图中,温度【课堂作业】
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容器底部的温度往往与容器内
1.A 液体的温度不同,读示数时,视线没有跟温度计的液面垂
2.C 解析:用沸水煮的方法对器具进行消毒是我们 直,这样会造成读数不准,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温
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但对于体温计我们不能忽视量程这个
度计内液柱的液面在0℃以上,示数为8℃.
因素.因为沸水的温度远远超过了体温计的最高测量范围, 11.(1)水银 (2)甲苯 (3)酒精
由于水银的膨胀会损坏温度计.温开水的浸泡、自来水的冲 12.BAFCDE
洗虽然不会损坏温度计,但达不到消毒的目的.酒精具有消 13. 玻璃泡 管内径 内径 小 解析:当温度计的内
毒杀菌的作用,故C正确. 径相对于玻璃泡的容积越小,测温度时液柱上升得就越高,
3.D 解析: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温度变化相同,液柱长度变化长,所以在这个变化的长度
必须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故C错误;测量时,必须将玻璃泡 上,我们还能重新标分度值更小的刻度.
全部浸没在水中,且不可与侧壁或底部接触,故A、B错误. 14.(1)气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泡 (2)不能 (3)测温
4.A 范围小,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解析:能看清实验装
5. 热胀冷缩 采用更细的玻璃管(或采用容积更大的 置图,且能深入地读懂图表中的数据,并能发现数据的变化
瓶子;或采用膨胀系数更大的液体) 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
6.(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2)高 解析:分 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
析问题不能想当然,温度计倾斜对读数无影响,所以读数不 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 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会因倾斜而偏低.容器底和容器壁受外界影响最大,由于下 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面在加热,所以容器底的温度要比杯中液体的温度高,故温 玻璃泡;(2)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
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后所测的温度比真实值偏高. 体会下降5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
7. 体温计 37.2℃ 35~42℃ 0.1℃ 可以 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
【课后作业】 的;(3)据上面的第(2)题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
1.B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小,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5℃左右;人体正常的体温为 【新题看台】
37℃;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 的 温 度 为36℃左 右.故 1.B
选B. 2.37.6
2.B 解析: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 3.1.8t+32 37 解析: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
体,操作错误;②操作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正 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
确;③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操作错误;④和⑥读数时,视线 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摄氏温差
与温度计不垂直,操作错误;⑤视线与温度计垂直,符合读 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则1摄氏度=1.8华氏度;华氏
— 8 —课时培优作业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本课时知识比较简单,主要介绍了噪声的两种 2. 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 ( )
含义、来源、等级划分、危害及噪声的控制等,通过 A.0dB说明物体不振动
学习我们了解到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 B.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
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课时通常 C.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
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考查乐音与噪声的区分,不 D.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
仅那些尖锐刺耳的声音是噪声,优美的音乐和歌声 3.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
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中,也可能成为噪声. 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一、噪声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1. 活动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再用泡沫刮玻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璃,你喜欢哪种声音 为什么 大家一起唱一首 4. 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歌,自习课上一个同学大声唱歌,哪个声音影响了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其他同学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2. 活动2:同学们正在上课,门外传来隆隆的机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器声.如何减弱机器声对同学们的影响 说出你的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办法. 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5. 如下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
1.(1)声音的强弱:单位 ,符号 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
. 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
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
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较为
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 6.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有敲击物体
2. 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0dB的意思 的声音不停地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免受
是什么
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1)在被敲的地方垫一
3. 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 块抹布;(2)把厨房的门窗关严;(3)嘱咐小明暂时
样的
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三、控制噪声 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减弱噪声,第
结合“活动2”,思考以下问题: 三种是在 减弱噪声.
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过哪些环节
2. 可以在哪几个环节控制噪声
一、选择题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以下不属于噪声
1.(广安中考题)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 的是 ( )
内,属于噪声的是 ( ) A.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上物理课时,从音乐教室传来的悠扬歌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 C.熟睡中,忽然听到了弹奏着的钢琴声
乐声
3 0
物理 八年级上册
D.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富有感情的领读声 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
2. 一般人的理想的声音环境是 ( ) 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
A.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
C.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 噪声
D.100dB以上的环境里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
3.(内江中考题)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 噪声
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
合理可行的 ( ) 不同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动产生的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8.(多选)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
4. 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
的是 ( )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处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A
D.此处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二、填空题
B 9. 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
控制噪声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
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C 减弱噪声;而工人戴上耳罩是为了在 减弱
噪声.
10. 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的噪声是62.7 ,
D 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
5.(钦州中考题)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 “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载重汽车驶过
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以 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
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 ) 小”或“不变”).
A.摩托车的消声器 11.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
B.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
C.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波形图,其中图 是用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产生的噪声的波形.
6. 如图中展示的是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
龙”,这种设计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
甲 乙
12. 近年来,因广场歌舞声扰民引发的纠纷时
常见诸媒体.广州在2014年对广场舞采取限音量、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限时段、限区域和限设备的四限条例,四限条例属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于在 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 噪声是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控制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的途径有:
7. 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 (1)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3 1
课时培优作业
例: . 回答下列问题:
(2) .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地振动时发出
例:高架路段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的声音.
(3) . (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防止噪声在
例:纺纱女工佩戴耳塞工作. 处产生;阻断噪声的 ;防止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进入 .
14.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3)在教室里上课,校外常有噪声的干扰,请你
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 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
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
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
认为最佳的是 .
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
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
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
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表一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表二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很长 短
四、综合题
15. 请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 1.(淮安中考题)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
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 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噪声大的机械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设备的机动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内规划安静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轻、强度高、 2.(永州中考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生活水
隔音效果好且耐腐蚀的先进材料———聚碳酸酯板 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也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
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 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 传
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 来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
等处设立噪声检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 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
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 民 控 制 噪 声 的 环 保 意 弱噪声.
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