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花的学校
泰戈尔
新课导入
1
初读课文
2
课文解读
3
课后习题
4
目录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花儿有生命,那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会歌唱
花儿会行走
有情绪
上学、放学、和伙伴玩耍
2
初读课文
了解作者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苗 罚 假 裳
落荒 笛 舞 狂 扬
会认会读会写
罚 够 臂 猜 所
Design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Search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
本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本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想象六月阵雨落下的时候,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的赶回家,对妈妈扬起了双臂。
读课文,找出有新鲜感的词
描写风声、雷声:
描写花、树枝、树叶:
走过荒野、吹着口笛、拍着大手
跳舞、狂欢、互相、碰撞、簌簌地响
3
课文解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课文解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走过”“吹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
“一群一群”写出了花数量多,
“跑出来、跳舞、狂欢”这些新鲜感的词语,把花当做人来写,描写了花随风摇摆、竞相开放的情景,表现出花的生机勃勃、兴奋、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课文解读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作者将花儿的生长特点和我们的学习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充满童趣和奇妙的想象,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由的孩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呼应标题,指花朵未开放前。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课文解读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sù)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放假”一词拟人化地写出了大雨来时,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场面,也让人联想到刚刚放假的孩子那种肆意玩耍、无拘无束的快乐景象。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里的声音悦耳动听。
课文解读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冲了出来”描绘出花朵们不畏环境的艰苦,在暴风雨中盛开的情景。
课文解读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两个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写出了花孩子们着急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课文解读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句话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现得质朴而强烈。
“扬起双臂”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对家庭的眷恋。
4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想象:
花儿从哪些地方跑出来?
“跳舞、狂欢”时会有什么动作表情?
周围环境如何?
课后习题
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B、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将“东风”当作人来写,作者让东风走过荒野,让东风吹着口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环境,作者把我们带到人与自然狂欢的情境中,营造出一片欢乐的氛围。
课后习题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些,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这样的表达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笔调朴素,语言明快,意境清新,描绘了儿童时代欢乐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