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5 07:3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0课 鸦片战争学习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自主学习内容:
1. 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鸦片战争的概况、结果及影响;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闭关锁国,愚昧无知腐朽落后,危机四伏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一、二段,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一、鸦片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船坚炮利殖民扩张综合国力强大,迅速崛起中国英国茶叶、生丝、药材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英国最初打算是用大机器生产的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出超)(入超)但是(结果如何?)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向中国走私鸦片。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方法行不通鸦片走私的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鸦片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3.鸦片输入造成兵弱银荒,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吸食鸦片的中国人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
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
无可以充饷之银。 假如你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道光帝虎门销烟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意义:鸦片走私的危害1839年6月林则徐显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探究一: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材料: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一、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40年广东——厦门——浙江 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 (道光、琦善)第二阶段
1841年初强占香港——威逼广东 ——攻占东南沿海——驶抵南京下关1、爆发:2、路线结合教材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
海面,鸦片战争开始。3、过程:炮舰割占香港岛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2100万银元关税要与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西方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探究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P52历史纵横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探究三: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人。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 401人(死59 人)。 清军牺牲高级将领 11人,正一品到正三品。英军无一高级将领死亡。
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拥有八十万军队,占尽天时地得人和。中国也不乏英雄,如关天培血染虎门炮台,陈化成以六十七岁高龄,战死疆场,定海三位总兵以死报国但是,中国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4、中国失败原因: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 不应求了” 。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吗?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3.6亿人均 0.75便士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当时西方国家是怎样扭转这种局面的?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1、原因②直接原因: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进程1、第一阶段(1856—1858年)1856年10月 英军炮轰广州(爆发) 1858年 签《天津条约》2、第二阶段(1859—1860年)1860年 占领京津,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亡,签《北京条约》(结束)①特点:英法联合;首次攻入北京
②火烧圆明园
③中国战败
④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3、战争的结果(1)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4国)
(2)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2国)
(3)美俄趁火打劫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割九龙司一区增开天津为商埠英法各800万两白银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承认《天津条约》有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害,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达标检测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AB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AB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D6、清朝时,某商人从上海运进一批货物到汉口,收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
这件事至少发生在那一年以后?那商人指的是哪一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小结: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