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城关中学联盟“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嘉兴模拟)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CO2验满
C.气密性检查 D.测定溶液pH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
B.CO2验满时,应该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马上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故B错误;
C.气密性检查时,应该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内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测定溶液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pH试纸上,最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即可,故D错误。
故选C。
2.(2023·嘉兴模拟)用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包含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解答】宇宙包含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3.(2023·嘉兴模拟)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甲实验用木块滑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
B.乙实验通过小灯泡发光情况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
C.丙实验通过海绵形变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
D.丁实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答案】D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磁场和磁感线;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甲实验用木块滑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 ,使用了转换法;
B.乙实验通过小灯泡发光情况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使用了转换法;
C.丙实验通过海绵形变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使用了转换法;
D.丁实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使用了模型法。
则与其它三个方法不同的是D。
故选D。
4.(2023·路桥模拟)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含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高级神经中枢是脑,低级神经中枢是脊髓;
【解答】感受器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是传入信息;神经中枢是处理信息;传出神经是传出信息;效应器是做出反应;所以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故答案为:C
5.(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体育中考项目中选择了引体向上,完成12次,得到满分10分,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横杠离地面高度约100cm
B.做完一次,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200J
C.完成考试用时3s
D.提升时手对杆的拉力约为60N
【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时间和功的认识判断。【解答】A.做引体向上的单杠比中学生的身高要高,约2m=200cm,故A错误;
B.中学生身体受到的重力约500N,一次引体向上的高度越0.4m,做完一次做功约W=Gh=500N×0.4m=200J,故C正确;
C.小金结果完成了12次,完成考试用时约3min,故C错误;
D.做引体向上需要将自己的身体拉高,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提升时手对杆的拉力约为500N,故D错误。
故选B。
6.(2023·嘉兴模拟)如图是小敏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实验中用到的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可将物像放大45倍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选用生理盐水和碘液
C.观察时想要使图三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来自图四中的4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图中显微镜可将物像放大200倍,A错误;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选用一滴清水和碘液,B错误;
C.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移向时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所以观察时想要使图三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正确;
D.1是细胞膜,2是叶绿体,3是细胞壁,4是细胞质,5是液泡,6是细胞核,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来自图四中的5液泡;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3·嘉兴模拟)寒假期间,小敏感染了流感,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等症状。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C13H18O2)胶囊。布洛芬制剂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前列腺素是一种多功能激素),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布洛芬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2
B.布洛芬属于无机化合物
C.人体只通过激素调节就能使体温保持恒定
D.人体皮肤血管正常情况如图乙,服用布洛芬后的变化情况如图丙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通过物质的化学式不仅可以知道各元素组成,还能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人体的体温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起作用的。
【解答】A.H:O=18*1:2*16=9:16;
B.由化学式可知其中有碳氢元素,其为有机化合物;
C.人体通过激素和神经调节保持体温恒定;
D.布洛芬可以使人体的散热量增加,故皮肤血管的直径增加,以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D
8.(2023·嘉兴模拟)图中A、B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C为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C是肾小球,则A,B内都为动脉血
B.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A内氧气含量较多
C.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
D.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
【答案】B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
【解答】A. 若C是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都为动脉血,A正确;
B. 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B内氧气含量较多,C是毛细血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细血管,所以B中的氧气比A中多,B错误;
C. 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C正确;
D. 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正确,血液中的尿素在肾脏处通过尿液排出体外,D正确;
故答案为:B.
9.(2023·嘉兴模拟)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通过再次转化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路灯的塑料和铝合金灯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判断;
(2)(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解答】A.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耐腐蚀性强,故A正确;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错误;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灯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铝合金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0.(2023·嘉兴模拟)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图片,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 )
A.二维码图片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
C.摄像头靠近二维码,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D.二维码应该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之外
【答案】D
【知识点】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凸透镜的应用知识判断;
(3)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
【解答】二维码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为凸透镜,而近视镜片为凹透镜,故B错误;
物体在摄像头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二维码应该在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故D正确;
当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此时像变大,故C错误。
故选D。
11.(2023·嘉兴模拟)氢化钙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具有可燃性 D.生成物是常见的盐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1)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比较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3)根据氢气的性质判断;
(4)根据物质构成确定物质的种类。
【解答】A.在生成物中,H2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在反应物中,H的化合价为+1价;在生成物中,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B错误;
C.氢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Can(OH)2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为碱,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嘉兴模拟)如图装置,胶头滴管中吸入液体A,平底烧瓶中放入物质B,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A,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液体A是双氧水,则物质B可能是二氧化锰
B.气球胀大过程中,烧瓶内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烧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气球胀大的过程中,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气球变大,可能是反应生成气体,也可能是放出热量所致;
(2)化学变化的本质为生成新物质;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
(4)注意浮力变化对压力的影响。
【解答】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会使气球变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气体膨胀,气球变大,此时发生物理变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和烧瓶受到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为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气球胀大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则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减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2023·嘉兴模拟)为解决开水烫口的问题,小敏设计了高温报警器,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求报警器在超过55℃时报警并亮红灯;温度未超过55℃时不报警并亮绿灯。下列符合要求的高温报警器装置原理图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电路,哪个符合题目描述的功能,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衔铁被下来。
A.此时接通绿灯所在的电路,即绿灯发光,故A不合题意;
B.无论衔铁在什么位置,红灯都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不合题意;
C.此时红灯发光,电铃报警,与题意相符,故C符合题意;
D.无论衔铁在什么位置,电铃都会发声,与题意不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吃皮蛋时尝到了涩味。为找到去除涩味的方法,小敏查阅资料发现皮蛋制作时需要用到“灰料”进行腌制。“灰料”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碱以及食盐混合,并加水调至糊状。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H)2和Na2CO3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只涉及了复分解反应
C.“灰料”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OH-,Ca2+,CO32-
D.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
【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构成,弄清物质的分类;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类型;
(3)如果离子能够结合成水、沉淀或气体,那么离子不能共存;
(4)根据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解答】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和Na2CO3, 故A错误;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个反应为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灰料”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含有Ca2+,CO32- ,二者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
D.食醋和氢氧化钙,食醋与纯碱都能发生反应,因此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故D正确。
故选D。
15.(2023·嘉兴模拟)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每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小,硝酸银反应结束,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加,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说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
Zn+ 2AgNO3= Zn(NO3)2+ 2Ag
65 340 189 216
6.5g 34g 18.9g 21.6g
Zn+ Cu(NO3)2= Zn(NO3)2+ Cu
65 188 189 64
6.5g 18.8g 18.9g 6.4g
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银质量为34g,当加入锌从0到6.5g,锌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质量减小,锌为6.5g,硝酸银质量为0,故A错误。
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此时硝酸铜质量不变,当锌大于6.5g锌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质量减小,当锌质量为13g时硝酸铜完全反应,硝酸铜质量为0,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6.5g锌反应生成银质量为21.6g,当锌的质量为13g时生成固体总质量为21.6g+6.4g=28.0g,故C正确;
D.当锌为6.5g时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当锌质量为13g,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嘉兴模拟)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主要是由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导致。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1)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种: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与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所以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
17.(2023·嘉兴模拟)第19届亚运会的将在2023年9月23至10月8日举行。开幕当天恰逢“秋分”,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与地球 (选填“公转”或“自转”)有关。
【答案】昼夜等长;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是春分日(3月22日)和秋分日(9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 第19届亚运会的将在2023年9月23至10月8日举行。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地区昼长与夜,昼夜长短变化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
故答案为:昼夜等长,公转
18.(2023·嘉兴模拟)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g取10N/kg)
(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在它对雪地的压力一定时,对雪地的压强 。
(2)如图所示,苏翊鸣由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滑雪板与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kg,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 Pa。
【答案】(1)越小
(2)减小
(3)1800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2)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分析;
(3)根据F=G=mg计算出对雪地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对雪地的压强。
【解答】(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在它对雪地的压力一定时,对雪地的压强越小;
(2)根据图片可知,从A点到B点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运动员的动能减小。
(3)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力:F=G=mg=72kg×10N/kg=720N;
则他对雪地的压强:。
19.(2023·嘉兴模拟)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盐酸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镁条,由于该反应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放热;上升;2HCl+Mg=MgCl2+H2↑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这个反应向外放热,根据热胀冷缩的知识确定有色液柱的高度变化;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如图所示,在装有盐酸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镁条,该反应会放热。由于溶液的温度升高,则玻璃泡内有色液体体积膨胀,即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上升。
(2)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HCl+Mg=MgCl2+H2↑ 。
20.(2023·嘉兴模拟)“全氟碳人造血”是一种白色乳剂,具有良好的运输氧气能力,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
(1)图示中b的结构名称为 。
(2)这种人造血能运输氧气,与人体血液中的 (填血细胞名称)作用相似。
(3)若该人造血从失血者的上肢静脉注入体内,最先到达心脏的 。人造血不会在体内长期贮留,能随尿液排出体外。用图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 。(选填字母)
A.a→b→c B.a→b→d
【答案】(1)肾小球
(2)红细胞
(3)右心房;A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等,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肾小球有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全部的血细胞;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
【解答】(1)b是肾小球,a是入球小动脉,c是尿液,d是经过肾脏后的血液;
(2)人体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等,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所以这种人造血能运输氧气,与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作用相似。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若该人造血从失血者的上肢静脉注入体内,最先到达心脏的 右心房。b是肾小球,a是入球小动脉,c是尿液,d是经过肾脏后的血液;所以人造血不会在体内长期贮留,能随尿液排出体外。用图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A;
故答案为:(1)肾小球(2)红细胞(3)右心房,A
21.(2023·嘉兴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200N,C、D滑轮重均为30N。物体B重为120N,它恰好能拉着A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与绳子间摩擦。
(1)图中D为 (填“定”或“动”)滑轮。
(2)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受到摩檫力的方向为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答案】(1)动
(2)150;水平向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固定不动,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定滑轮;根据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
(2)根据图片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再根据求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物体A所受摩擦力;
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绳子上的拉力。【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D滑轮随物体一起上下运动,则D是动滑轮;而C滑轮固定不动,因此C是定滑轮;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物体A匀速运动,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物体A所受摩擦力:f=F=75N,
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此时物体A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此时物体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绳子的拉力F和摩擦力f,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f+F=75N+75N=150N。
22.(2023·嘉兴模拟)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杂质,小敏利用如图流程进行氯化钾提纯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
(2)小敏取溶液C蒸发得到白色固体,得到的白色固体为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若氯化钾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硫酸钾,小敏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中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前加入过量的 (写化学式)。
【答案】(1)CaCO3
(2)纯净物
(3)BaCl2或Ba(OH)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钾和氯化钙的反应确定沉淀a;
(2)只有一种物质的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3)硫酸钾和氯化钡或氢氧化钡都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过量的氯化钡或氢氧化钡可以和后面加入的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进而将它们除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则沉淀a为CaCO3;
(2)滤液B中过量的碳酸钾与加入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钾。而过量的稀盐酸会挥发出HCl气体,因此溶液C得到的白色固体只有反应产物氯化钾,应该为纯净物。
(3)若氯化钾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硫酸钾,小敏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中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前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OH)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2023·嘉兴模拟)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敏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1)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该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水平平衡后,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如下表中。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次数 动力F1(N)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1(m) 阻力F2(N)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l2(m)
1 0.2 0.04 0.4 0.02
2 0.2 0.04 0.1 0.08
3 0.3 0.05 0.3 0.05
小江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实验需进一步完善,则小江接下来的操作是 。
A. 改变力的大小,测出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测多组数据
B. 改变力的方向,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测多组数据
上述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 。
A.计算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减少实验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敏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铅笔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答案】(1)左
(2)B;B
(3)A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铅笔倾斜方向确定重心的位置,然后分析使铅笔所受重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细线移动方向;
(2)①当拉力方向与杠杆垂直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杠杆长度恰好等于力臂;
②根据多次测量的实验目的判断。
(3)铅笔芯折断后,固定在左端细线下,据此分析杠杆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1)铅笔静止后左端下沉,说明其重心在支点左侧;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将支点向左移动,即细线向左移动;
(2)①“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则接下来的操作为: 改变力的方向,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测多组数据,故选B。
②上述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故选B。
(3)由丁图可知,把折断的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对于杠杆来说,杠杆两侧的重力不变,但是杠杆左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左L左<G右L右,则杠杆右端下沉,故选A。
24.(2023·嘉兴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以下实验。
①准备5组如图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变化)。
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
③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其他条件控制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绘制折线图如下。
(1)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 。实验收集的气体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气体量。
(2)读表,光合作用强度 (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若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择等量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变量,在几组实验中白炽灯应为 照射。
【答案】(1)氧气;小于
(2)不能;等距离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照射下,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生氧气和淀粉等有机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一部分供给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多的才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
【解答】(1)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照射下,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生氧气和淀粉等有机物,所以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一部分供给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多的才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所以实验收集的气体小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气体量。
(2)读表,光合作用强度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若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择等量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变量,在几组实验中白炽灯应为等距离照射,控制光照强度相同;
故答案为:(1)氧气,小于(2)不能,等距离
25.(2023·嘉兴模拟)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材料一:十七至十八世纪,多位科学家对能量的量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644年,笛卡尔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的乘积来量度;1686年,莱布尼兹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平方的乘积来量度;1743年,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
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
(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 。
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
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答案】(1)C
(2)增大
(3)A;C;D
【知识点】功;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功的定义分析;
(2)外界对物体做功,则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3)根据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力对物体做功,据此可知,达朗贝尔的观点与“功”的概念相符合,故选C。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增大。
(3)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故A正确;
B.时间久远的理论仍然存在价值,故B错误;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故C正确;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CD。
26.(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电源、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如图甲是小敏同学连接的电路,请你在只改变一根导线连接的情况下,使电路能正确完成测量任务(用“×”标出改动之处,画出改接导线);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其中三次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表示数U/V 2.0 2.5 2.8
电流表示数I/A 0.22 0.24 0.26
(3)小敏同学认为没有电流表,再添加一个电阻箱也能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小敏又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电路,所用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电阻箱(0~999.9Ω),实验步骤如下:
①仅闭合S1,调节R2直到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R2为15Ω;
②仅闭合S2,调节R1和R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读出R1为16 Ω,R2为24Ω;
③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答案】(1) 或
(2)10.4
(3)2.5;10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3)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其它的都是串联。根据甲图可知,只需将灯泡与开关连接的导线,从开关上拆下来,然后改接在电源负极或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或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V,电流为0.24A,
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3)②仅闭合S2,调节R1和R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R1为16 Ω,R2为24Ω;
电源电压不变,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根据U变=U总-UL可知,另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也相等。
即同一个电路中两个电压值的比值相等。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前后两个电路中对应电阻之比相等;
即;
解得:RL=10Ω。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30小题6分、第28、31题各7分,第27、32小题各8分,第29小题9分,第33小题10分,共55分)
27.(2023·嘉兴模拟)绍兴嵊州是茶叶之乡,以上坞山辉白、泉岗龙井闻名。茶树是嵊州重要的经济作物。
(1)辉白茶的芽叶上披满白茸毛,该性状是由特定的 决定的。
(2)茶树种植过程中,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 。细菌和真菌也会对茶叶造成破坏。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 。
(3)茶树可通过扦插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答案】(1)基因
(2)异养;无成形的细胞核
(3)无性生殖
【知识点】细菌;真菌;植物的无性生殖;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摄取他人的营养来生存的方式属于异养生物;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方式为自养生物;细菌和真菌从细胞的结构上看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所以辉白茶的芽叶上披满白茸毛,该性状是由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2)通过摄取他人的营养来生存的方式属于异养生物,茶树种植过程中,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分根和压条等;所以茶树可通过扦插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基因(2)异养,无成形的细胞核(3)无性生殖
28.(2023·嘉兴模拟)氢氧化钠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化学药品。小敏在室温(20℃)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根据如表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克) 溶液的质量(克)
1 10 9 19
2 10 10 20
3 10 11 20.9
4 10 12 m
(1)m=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写序号)
(3)将第2次实验所得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还需加水多少克?(请列式计算)
【答案】(1)20.9
(2)3、4
(3)mNaOH= =200g
m水=200g-20g=180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推算m的数值;
(2)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
(3)首先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5%的稀溶液的质量,再减去原来溶液的质量得到加水的质量。
【解答】(1)根据第3组数据可知,10g水中加入11g氢氧化钠时,溶液质量为20.9g,溶质质量为:20.9g-10g=10.9g,小于加入的质量11g,那么此时溶液达到饱和。即使第4次实验时再多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也不会再溶解,因此m=20.9g。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3和4中存在未溶的固体,因此它们属于饱和溶液。
29.(2023·嘉兴模拟)近年来,房车自驾游渐渐的成为旅游的新趋势。这种旅游方式能让游客真正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旅途中享受自由。我国制造的“长城”房车的总质量为3.5×103kg。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40km,用时30min,此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该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在该段路程中,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若房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房车的功率为100 KW,求此时房车的牵引力。
【答案】(1)v= = =80km/h
(2)G=mg=3.5×103kg×10N/kg=3.5×104N
F=f=0.1G=3.5×103N(1分)
W=Fs=3.5×103N×4×104m=1.4×108J
(3)F= = 1×105W÷25m/s=40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房车的速度;
(2)根据G=mg计算房车的重力,再根据F=f=0.1G计算房车受到的牵引力,最后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P=Fv计算房车受到的牵引力。
30.(2023·嘉兴模拟)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如图是肺从外界吸气的模型,请通过此模型阐述肺吸气的原理,并说明肺有哪些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答案】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
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
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
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向下运动,胸腔体积变大,气压变小,肺内气压大于胸前内气压,肺体积增大,气压随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气体进入到肺内;
【解答】 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肺中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都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故答案为: 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肺中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都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1.(2023·嘉兴模拟)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敏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氯化氢)。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 。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10
(2)AB装置间无气体干燥装置,导致二氧化碳含有的水蒸气等被B装置吸收
(3)
CaCO3+ 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y
y=7.3g
则盐酸的质量为110.4g+4.6g﹣15g=1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容器A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根据图片可知,装置A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时肯定会带出部分水蒸气,从而被装置B吸收,使其质量偏大;
(3)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结束后A内物质的总质量+B内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样品质量就是加入稀盐酸的溶液质量,最后再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左图可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2)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AB装置间无气体干燥装置,导致二氧化碳含有的水蒸气等被B装置吸收。
32.(2023·嘉兴模拟)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1和R2均为发热电阻丝,煮茶器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型 号 DGD1506BQ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保温时:20W
加热时:1100W
(1)闭合开关S1、S2,煮茶器处于 档(选填“加热”或“保温”)。
(2)电阻丝R1和R2的阻值的大小。
(3)当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求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答案】(1)加热
(2)电阻丝R1的阻值为44Ω,电阻丝R2的阻值为2376Ω
(3)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W=Pt=20W×20×60s=24000J。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比较开关在不同情况下电功率的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
(2)根据表煮茶器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利用求出发热电阻R1的阻值和串联电路总电阻,根据R2=R总-R1计算R2的阻值;
(3)根据W=Pt计算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解答】(1)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大,由可知,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
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煮茶器处于加热状态;
(2)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煮茶器的加热档功率1100W,
则发热电阻R1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煮茶器的加热档功率20W,
则串联电路总电阻,
那么R2的阻值:R2=R总-R1=2420Ω-44Ω=2376Ω;
(3)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W=Pt=20W×20×60s=24000J。
33.(2023·嘉兴模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弃手机处理的困难等。下面是一则关于手机电池的材料:以前手机中的电池通常采用可充电镍镉(Ni-Cd)电池,其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已知: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因种种原因现基本采用锂电池,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将废弃镍镉电池随手丢入池塘中,会引起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 。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水体后,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浮游植物→虾→鱼→人,该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可直接通过 进入人体。
(2)电磁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则它在0.5s内传播的距离是 m。
(3)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块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这是因为 。
【答案】(1)群落;人;饮水
(2)1.5×108
(3)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成为群落,所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路程=速度×时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1)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成为群落,所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毒素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所以最高级中的毒素最多,所以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水体后,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浮游植物→虾→鱼→人,该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人; 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可直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
(2)s=vt=3.0×108m/s × 0.5s = 1.5×108 m
(3) 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是碱,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1)群落,人,饮水(2) 1.5×108 (3) 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城关中学联盟“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嘉兴模拟)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CO2验满
C.气密性检查 D.测定溶液pH
2.(2023·嘉兴模拟)用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3.(2023·嘉兴模拟)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甲实验用木块滑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
B.乙实验通过小灯泡发光情况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
C.丙实验通过海绵形变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
D.丁实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4.(2023·路桥模拟)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5.(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体育中考项目中选择了引体向上,完成12次,得到满分10分,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横杠离地面高度约100cm
B.做完一次,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200J
C.完成考试用时3s
D.提升时手对杆的拉力约为60N
6.(2023·嘉兴模拟)如图是小敏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实验中用到的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可将物像放大45倍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选用生理盐水和碘液
C.观察时想要使图三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来自图四中的4
7.(2023·嘉兴模拟)寒假期间,小敏感染了流感,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等症状。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C13H18O2)胶囊。布洛芬制剂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前列腺素是一种多功能激素),从而使人体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布洛芬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2
B.布洛芬属于无机化合物
C.人体只通过激素调节就能使体温保持恒定
D.人体皮肤血管正常情况如图乙,服用布洛芬后的变化情况如图丙
8.(2023·嘉兴模拟)图中A、B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C为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C是肾小球,则A,B内都为动脉血
B.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A内氧气含量较多
C.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
D.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
9.(2023·嘉兴模拟)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通过再次转化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路灯的塑料和铝合金灯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0.(2023·嘉兴模拟)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图片,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 )
A.二维码图片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
C.摄像头靠近二维码,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D.二维码应该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之外
11.(2023·嘉兴模拟)氢化钙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具有可燃性 D.生成物是常见的盐
12.(2023·嘉兴模拟)如图装置,胶头滴管中吸入液体A,平底烧瓶中放入物质B,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A,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液体A是双氧水,则物质B可能是二氧化锰
B.气球胀大过程中,烧瓶内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烧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气球胀大的过程中,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13.(2023·嘉兴模拟)为解决开水烫口的问题,小敏设计了高温报警器,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求报警器在超过55℃时报警并亮红灯;温度未超过55℃时不报警并亮绿灯。下列符合要求的高温报警器装置原理图为( )
A. B.
C. D.
14.(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吃皮蛋时尝到了涩味。为找到去除涩味的方法,小敏查阅资料发现皮蛋制作时需要用到“灰料”进行腌制。“灰料”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碱以及食盐混合,并加水调至糊状。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H)2和Na2CO3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只涉及了复分解反应
C.“灰料”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OH-,Ca2+,CO32-
D.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
15.(2023·嘉兴模拟)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嘉兴模拟)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主要是由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导致。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1)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7.(2023·嘉兴模拟)第19届亚运会的将在2023年9月23至10月8日举行。开幕当天恰逢“秋分”,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与地球 (选填“公转”或“自转”)有关。
18.(2023·嘉兴模拟)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g取10N/kg)
(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在它对雪地的压力一定时,对雪地的压强 。
(2)如图所示,苏翊鸣由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滑雪板与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kg,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 Pa。
19.(2023·嘉兴模拟)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盐酸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镁条,由于该反应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023·嘉兴模拟)“全氟碳人造血”是一种白色乳剂,具有良好的运输氧气能力,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
(1)图示中b的结构名称为 。
(2)这种人造血能运输氧气,与人体血液中的 (填血细胞名称)作用相似。
(3)若该人造血从失血者的上肢静脉注入体内,最先到达心脏的 。人造血不会在体内长期贮留,能随尿液排出体外。用图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 。(选填字母)
A.a→b→c B.a→b→d
21.(2023·嘉兴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200N,C、D滑轮重均为30N。物体B重为120N,它恰好能拉着A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与绳子间摩擦。
(1)图中D为 (填“定”或“动”)滑轮。
(2)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受到摩檫力的方向为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22.(2023·嘉兴模拟)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杂质,小敏利用如图流程进行氯化钾提纯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
(2)小敏取溶液C蒸发得到白色固体,得到的白色固体为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若氯化钾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硫酸钾,小敏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中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前加入过量的 (写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2023·嘉兴模拟)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敏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1)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该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水平平衡后,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如下表中。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次数 动力F1(N)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1(m) 阻力F2(N)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l2(m)
1 0.2 0.04 0.4 0.02
2 0.2 0.04 0.1 0.08
3 0.3 0.05 0.3 0.05
小江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实验需进一步完善,则小江接下来的操作是 。
A. 改变力的大小,测出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测多组数据
B. 改变力的方向,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测多组数据
上述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 。
A.计算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减少实验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敏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铅笔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24.(2023·嘉兴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以下实验。
①准备5组如图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变化)。
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
③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其他条件控制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绘制折线图如下。
(1)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 。实验收集的气体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气体量。
(2)读表,光合作用强度 (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若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择等量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变量,在几组实验中白炽灯应为 照射。
25.(2023·嘉兴模拟)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材料一:十七至十八世纪,多位科学家对能量的量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644年,笛卡尔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的乘积来量度;1686年,莱布尼兹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平方的乘积来量度;1743年,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
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
(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 。
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
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26.(2023·嘉兴模拟)小敏在“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有以下器材:电源、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如图甲是小敏同学连接的电路,请你在只改变一根导线连接的情况下,使电路能正确完成测量任务(用“×”标出改动之处,画出改接导线);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其中三次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序 1 2 3
电压表示数U/V 2.0 2.5 2.8
电流表示数I/A 0.22 0.24 0.26
(3)小敏同学认为没有电流表,再添加一个电阻箱也能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小敏又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电路,所用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电阻箱(0~999.9Ω),实验步骤如下:
①仅闭合S1,调节R2直到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R2为15Ω;
②仅闭合S2,调节R1和R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读出R1为16 Ω,R2为24Ω;
③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30小题6分、第28、31题各7分,第27、32小题各8分,第29小题9分,第33小题10分,共55分)
27.(2023·嘉兴模拟)绍兴嵊州是茶叶之乡,以上坞山辉白、泉岗龙井闻名。茶树是嵊州重要的经济作物。
(1)辉白茶的芽叶上披满白茸毛,该性状是由特定的 决定的。
(2)茶树种植过程中,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 。细菌和真菌也会对茶叶造成破坏。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 。
(3)茶树可通过扦插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8.(2023·嘉兴模拟)氢氧化钠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化学药品。小敏在室温(20℃)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根据如表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克) 溶液的质量(克)
1 10 9 19
2 10 10 20
3 10 11 20.9
4 10 12 m
(1)m=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写序号)
(3)将第2次实验所得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还需加水多少克?(请列式计算)
29.(2023·嘉兴模拟)近年来,房车自驾游渐渐的成为旅游的新趋势。这种旅游方式能让游客真正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旅途中享受自由。我国制造的“长城”房车的总质量为3.5×103kg。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40km,用时30min,此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该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在该段路程中,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若房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房车的功率为100 KW,求此时房车的牵引力。
30.(2023·嘉兴模拟)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如图是肺从外界吸气的模型,请通过此模型阐述肺吸气的原理,并说明肺有哪些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1.(2023·嘉兴模拟)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敏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氯化氢)。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g;C装置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 。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2.(2023·嘉兴模拟)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1和R2均为发热电阻丝,煮茶器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型 号 DGD1506BQ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保温时:20W
加热时:1100W
(1)闭合开关S1、S2,煮茶器处于 档(选填“加热”或“保温”)。
(2)电阻丝R1和R2的阻值的大小。
(3)当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求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33.(2023·嘉兴模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弃手机处理的困难等。下面是一则关于手机电池的材料:以前手机中的电池通常采用可充电镍镉(Ni-Cd)电池,其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已知: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因种种原因现基本采用锂电池,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将废弃镍镉电池随手丢入池塘中,会引起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 。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水体后,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浮游植物→虾→鱼→人,该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可直接通过 进入人体。
(2)电磁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则它在0.5s内传播的距离是 m。
(3)废弃的镍镉电池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有资料表明一块废镍镉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这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
B.CO2验满时,应该将正在燃烧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马上熄灭,那么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故B错误;
C.气密性检查时,应该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内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测定溶液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pH试纸上,最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即可,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宇宙包含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解答】宇宙包含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磁场和磁感线;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甲实验用木块滑动距离表示动能大小 ,使用了转换法;
B.乙实验通过小灯泡发光情况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使用了转换法;
C.丙实验通过海绵形变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使用了转换法;
D.丁实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使用了模型法。
则与其它三个方法不同的是D。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反射弧包含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高级神经中枢是脑,低级神经中枢是脊髓;
【解答】感受器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是传入信息;神经中枢是处理信息;传出神经是传出信息;效应器是做出反应;所以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时,ChatGPT相当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时间和功的认识判断。【解答】A.做引体向上的单杠比中学生的身高要高,约2m=200cm,故A错误;
B.中学生身体受到的重力约500N,一次引体向上的高度越0.4m,做完一次做功约W=Gh=500N×0.4m=200J,故C正确;
C.小金结果完成了12次,完成考试用时约3min,故C错误;
D.做引体向上需要将自己的身体拉高,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提升时手对杆的拉力约为500N,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图中显微镜可将物像放大200倍,A错误;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选用一滴清水和碘液,B错误;
C.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移向时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所以观察时想要使图三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正确;
D.1是细胞膜,2是叶绿体,3是细胞壁,4是细胞质,5是液泡,6是细胞核,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来自图四中的5液泡;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通过物质的化学式不仅可以知道各元素组成,还能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人体的体温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起作用的。
【解答】A.H:O=18*1:2*16=9:16;
B.由化学式可知其中有碳氢元素,其为有机化合物;
C.人体通过激素和神经调节保持体温恒定;
D.布洛芬可以使人体的散热量增加,故皮肤血管的直径增加,以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
【解答】A. 若C是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都为动脉血,A正确;
B. 若C表示肺,则A,B内成分相比,B内氧气含量较多,C是毛细血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细血管,所以B中的氧气比A中多,B错误;
C. 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若B与A内成分相比,葡萄糖明显增多,C可能是小肠,C正确;
D. 若B与A内成分相比,尿素等代谢废物减少,C表示的是肾脏,正确,血液中的尿素在肾脏处通过尿液排出体外,D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判断;
(2)(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解答】A.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耐腐蚀性强,故A正确;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错误;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灯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铝合金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凸透镜的应用知识判断;
(3)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判断;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
【解答】二维码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为凸透镜,而近视镜片为凹透镜,故B错误;
物体在摄像头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二维码应该在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故D正确;
当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此时像变大,故C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1)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比较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3)根据氢气的性质判断;
(4)根据物质构成确定物质的种类。
【解答】A.在生成物中,H2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在反应物中,H的化合价为+1价;在生成物中,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B错误;
C.氢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
D.Can(OH)2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为碱,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气球变大,可能是反应生成气体,也可能是放出热量所致;
(2)化学变化的本质为生成新物质;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
(4)注意浮力变化对压力的影响。
【解答】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会使气球变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气体膨胀,气球变大,此时发生物理变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和烧瓶受到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为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气球胀大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则烧瓶对桌面的压力减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电路,哪个符合题目描述的功能,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衔铁被下来。
A.此时接通绿灯所在的电路,即绿灯发光,故A不合题意;
B.无论衔铁在什么位置,红灯都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不合题意;
C.此时红灯发光,电铃报警,与题意相符,故C符合题意;
D.无论衔铁在什么位置,电铃都会发声,与题意不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构成,弄清物质的分类;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类型;
(3)如果离子能够结合成水、沉淀或气体,那么离子不能共存;
(4)根据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解答】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和Na2CO3, 故A错误;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个反应为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灰料”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含有Ca2+,CO32- ,二者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
D.食醋和氢氧化钙,食醋与纯碱都能发生反应,因此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每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小,硝酸银反应结束,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增加,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说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
Zn+ 2AgNO3= Zn(NO3)2+ 2Ag
65 340 189 216
6.5g 34g 18.9g 21.6g
Zn+ Cu(NO3)2= Zn(NO3)2+ Cu
65 188 189 64
6.5g 18.8g 18.9g 6.4g
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银质量为34g,当加入锌从0到6.5g,锌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质量减小,锌为6.5g,硝酸银质量为0,故A错误。
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此时硝酸铜质量不变,当锌大于6.5g锌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质量减小,当锌质量为13g时硝酸铜完全反应,硝酸铜质量为0,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6.5g锌反应生成银质量为21.6g,当锌的质量为13g时生成固体总质量为21.6g+6.4g=28.0g,故C正确;
D.当锌为6.5g时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当锌质量为13g,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解答】(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种: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与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所以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通过接种HPV疫苗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
17.【答案】昼夜等长;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是春分日(3月22日)和秋分日(9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 第19届亚运会的将在2023年9月23至10月8日举行。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地区昼长与夜,昼夜长短变化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
故答案为:昼夜等长,公转
18.【答案】(1)越小
(2)减小
(3)1800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2)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分析;
(3)根据F=G=mg计算出对雪地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对雪地的压强。
【解答】(1)滑雪板底做得越宽大,在它对雪地的压力一定时,对雪地的压强越小;
(2)根据图片可知,从A点到B点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运动员的动能减小。
(3)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力:F=G=mg=72kg×10N/kg=720N;
则他对雪地的压强:。
19.【答案】放热;上升;2HCl+Mg=MgCl2+H2↑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这个反应向外放热,根据热胀冷缩的知识确定有色液柱的高度变化;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如图所示,在装有盐酸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镁条,该反应会放热。由于溶液的温度升高,则玻璃泡内有色液体体积膨胀,即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上升。
(2)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HCl+Mg=MgCl2+H2↑ 。
20.【答案】(1)肾小球
(2)红细胞
(3)右心房;A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等,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肾小球有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全部的血细胞;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
【解答】(1)b是肾小球,a是入球小动脉,c是尿液,d是经过肾脏后的血液;
(2)人体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等,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所以这种人造血能运输氧气,与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作用相似。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若该人造血从失血者的上肢静脉注入体内,最先到达心脏的 右心房。b是肾小球,a是入球小动脉,c是尿液,d是经过肾脏后的血液;所以人造血不会在体内长期贮留,能随尿液排出体外。用图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A;
故答案为:(1)肾小球(2)红细胞(3)右心房,A
21.【答案】(1)动
(2)150;水平向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固定不动,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定滑轮;根据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
(2)根据图片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再根据求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物体A所受摩擦力;
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绳子上的拉力。【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D滑轮随物体一起上下运动,则D是动滑轮;而C滑轮固定不动,因此C是定滑轮;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物体A匀速运动,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物体A所受摩擦力:f=F=75N,
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此时物体A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此时物体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绳子的拉力F和摩擦力f,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f+F=75N+75N=150N。
22.【答案】(1)CaCO3
(2)纯净物
(3)BaCl2或Ba(OH)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钾和氯化钙的反应确定沉淀a;
(2)只有一种物质的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3)硫酸钾和氯化钡或氢氧化钡都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过量的氯化钡或氢氧化钡可以和后面加入的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进而将它们除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则沉淀a为CaCO3;
(2)滤液B中过量的碳酸钾与加入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钾。而过量的稀盐酸会挥发出HCl气体,因此溶液C得到的白色固体只有反应产物氯化钾,应该为纯净物。
(3)若氯化钾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硫酸钾,小敏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中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前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OH)2。
23.【答案】(1)左
(2)B;B
(3)A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铅笔倾斜方向确定重心的位置,然后分析使铅笔所受重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细线移动方向;
(2)①当拉力方向与杠杆垂直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杠杆长度恰好等于力臂;
②根据多次测量的实验目的判断。
(3)铅笔芯折断后,固定在左端细线下,据此分析杠杆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1)铅笔静止后左端下沉,说明其重心在支点左侧;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将支点向左移动,即细线向左移动;
(2)①“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则接下来的操作为: 改变力的方向,测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测多组数据,故选B。
②上述实验中,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故选B。
(3)由丁图可知,把折断的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对于杠杆来说,杠杆两侧的重力不变,但是杠杆左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左L左<G右L右,则杠杆右端下沉,故选A。
24.【答案】(1)氧气;小于
(2)不能;等距离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照射下,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生氧气和淀粉等有机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一部分供给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多的才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
【解答】(1)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照射下,在叶绿体中进行产生氧气和淀粉等有机物,所以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一部分供给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多的才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所以实验收集的气体小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气体量。
(2)读表,光合作用强度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若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选择等量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变量,在几组实验中白炽灯应为等距离照射,控制光照强度相同;
故答案为:(1)氧气,小于(2)不能,等距离
25.【答案】(1)C
(2)增大
(3)A;C;D
【知识点】功;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功的定义分析;
(2)外界对物体做功,则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3)根据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力对物体做功,据此可知,达朗贝尔的观点与“功”的概念相符合,故选C。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增大。
(3)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故A正确;
B.时间久远的理论仍然存在价值,故B错误;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故C正确;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CD。
26.【答案】(1) 或
(2)10.4
(3)2.5;10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3)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在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其它的都是串联。根据甲图可知,只需将灯泡与开关连接的导线,从开关上拆下来,然后改接在电源负极或电压表的“-”接线柱上即可,如下图所示:
或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V,电流为0.24A,
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3)②仅闭合S2,调节R1和R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R1为16 Ω,R2为24Ω;
电源电压不变,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根据U变=U总-UL可知,另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也相等。
即同一个电路中两个电压值的比值相等。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前后两个电路中对应电阻之比相等;
即;
解得:RL=10Ω。
27.【答案】(1)基因
(2)异养;无成形的细胞核
(3)无性生殖
【知识点】细菌;真菌;植物的无性生殖;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摄取他人的营养来生存的方式属于异养生物;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方式为自养生物;细菌和真菌从细胞的结构上看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所以辉白茶的芽叶上披满白茸毛,该性状是由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2)通过摄取他人的营养来生存的方式属于异养生物,茶树种植过程中,茶小绿叶蝉会吸食汁液,使茶叶受到破坏。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茶小绿叶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下一代的方式成为营养繁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分根和压条等;所以茶树可通过扦插繁殖,该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基因(2)异养,无成形的细胞核(3)无性生殖
28.【答案】(1)20.9
(2)3、4
(3)mNaOH= =200g
m水=200g-20g=180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推算m的数值;
(2)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
(3)首先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5%的稀溶液的质量,再减去原来溶液的质量得到加水的质量。
【解答】(1)根据第3组数据可知,10g水中加入11g氢氧化钠时,溶液质量为20.9g,溶质质量为:20.9g-10g=10.9g,小于加入的质量11g,那么此时溶液达到饱和。即使第4次实验时再多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也不会再溶解,因此m=20.9g。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3和4中存在未溶的固体,因此它们属于饱和溶液。
29.【答案】(1)v= = =80km/h
(2)G=mg=3.5×103kg×10N/kg=3.5×104N
F=f=0.1G=3.5×103N(1分)
W=Fs=3.5×103N×4×104m=1.4×108J
(3)F= = 1×105W÷25m/s=40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房车的速度;
(2)根据G=mg计算房车的重力,再根据F=f=0.1G计算房车受到的牵引力,最后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P=Fv计算房车受到的牵引力。
30.【答案】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
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
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
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向下运动,胸腔体积变大,气压变小,肺内气压大于胸前内气压,肺体积增大,气压随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气体进入到肺内;
【解答】 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肺中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都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故答案为: 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肺中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都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1.【答案】(1)10
(2)AB装置间无气体干燥装置,导致二氧化碳含有的水蒸气等被B装置吸收
(3)
CaCO3+ 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y
y=7.3g
则盐酸的质量为110.4g+4.6g﹣15g=1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容器A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根据图片可知,装置A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时肯定会带出部分水蒸气,从而被装置B吸收,使其质量偏大;
(3)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结束后A内物质的总质量+B内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样品质量就是加入稀盐酸的溶液质量,最后再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左图可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2)碱石灰的增重大于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AB装置间无气体干燥装置,导致二氧化碳含有的水蒸气等被B装置吸收。
32.【答案】(1)加热
(2)电阻丝R1的阻值为44Ω,电阻丝R2的阻值为2376Ω
(3)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W=Pt=20W×20×60s=24000J。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比较开关在不同情况下电功率的大小,从而确定对应的工作状态;
(2)根据表煮茶器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利用求出发热电阻R1的阻值和串联电路总电阻,根据R2=R总-R1计算R2的阻值;
(3)根据W=Pt计算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
【解答】(1)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较大,由可知,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
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煮茶器处于加热状态;
(2)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煮茶器的加热档功率1100W,
则发热电阻R1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煮茶器的加热档功率20W,
则串联电路总电阻,
那么R2的阻值:R2=R总-R1=2420Ω-44Ω=2376Ω;
(3)该煮茶器处于保温状态时,正常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W=Pt=20W×20×60s=24000J。
33.【答案】(1)群落;人;饮水
(2)1.5×108
(3)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成为群落,所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路程=速度×时间;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1)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成为群落,所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虾、鱼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毒素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所以最高级中的毒素最多,所以废弃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水体后,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浮游植物→虾→鱼→人,该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人; 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可直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
(2)s=vt=3.0×108m/s × 0.5s = 1.5×108 m
(3) 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是碱,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1)群落,人,饮水(2) 1.5×108 (3) 氢氧化镍[Ni(OH)2]和氢氧化镉[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从而污染土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