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培优作业 九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技教材适用)
第十一章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宿迁中考题)下图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食品夹 B.瓶起子 C.羊角锤 D.钢丝钳
2.(河池中考题)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
和摩擦,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
A.F1 B.F2 C.F3 D.F4
3.(湘西中考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关于功率知识的讨论发言,你认为他们发言不正确的是
( )
A.陈红说:“瓦特是功率单位.”
B.张华说:“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郑辉说:“功率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D.向莉说:“1千瓦=1000瓦.”
4.(西宁中考题)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
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5.(泰州中考题)在图中,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
— 1 —
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数据
测力计示数(N) 移动距离(cm)
操作
竖直提升 10 30
沿斜面拉动 5.2 60
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 )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
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
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6.如图中A、B 两物体都静止,A 重10N,B 重6N,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不计,则地面对
A 物体的支持力和绳子对A 物体的拉力分别是 ( )
A.10N,6N B.10N,3N C.7N,6N D.7N,3N
第6题 第7题
7.如图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 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
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
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8.在下面的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A.小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 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 D.小翔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9.(黄石中考题)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10.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 为支点(OAOD=OA),在A 端悬挂一重物G,那么 ( )
A.在B 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
B.在C 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 2 —
C.在B 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方向最省力
D.在D 点悬挂一个与G 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11.(泉州中考题)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
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 )
A B C D
12.(安徽中考题)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高,假如拉力
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N,则 ( )
A.拉力所做的功为750J
B.机械的效率为80%
C.若用该动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D.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使用动滑轮可以 (填“省”或“费”)力.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使用铁锨,可以省
(填“力”或“距离”),它们都 (填“能”或“不能”)省功.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所示,小木桶A 和桶中水的总质量为500g,小木桶B 可通过它上方的容器向它
加水,当水加到一定量时,杠杆开始转动,小木桶B 下落.在杠杆刚开始转动时,小木桶B 和水
的总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0g.(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
15.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
图,A 与B 之间的长度表示护城河的宽度,梯形CDEF 表示城墙,则支点是 点,在
匀速拉起时,它属于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滑轮G 是一个 滑轮,其作
用是 .
16.某商场二楼到三楼的自动扶梯高度是4m,扶梯长6m.孙琪同学体重500N,自动扶
梯把孙琪同学从二楼运送到三楼的过程中对她做功 J.如果要测算自动扶梯对她做
功的功率,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 .
— 3 —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7.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18.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图中l1 表示动力F1 的力臂,作出动力F1 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19.(潍坊中考题)现有下列实验器材:铁架台、卷尺、质量为m0 的钩码一个、细棉线若
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一支粗细不均匀竹筷的质量,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可画图辅助说明);
(2)写出竹筷质量的表达式:m筷子= .
五、计算题(12分)
20.(梧州中考题)一卡车车厢底板距地面1.5m高,小军把一块长3m长的钢板AB 搭
在车厢底板上搭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沿着斜面方向用500N的力,把一个木箱由B 处
推至A 处,已知木箱重力为800N,推木箱用的时间是50s.在这一过程中,求:
(1)小军做的功;
(2)小军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 4 —15 7.1∶1 2∶5 8.15 9.12V
2Ω 10.(1)保护电路 (2)0.1 (3)250N 第十二章测试卷
【新题看台】 1.B 2.D 3.A 4.C 5.B 6.A
1.C 2.D 3.A 4.B 5.30 0.2 7.C 8.A 9.B 10.A 11.A 12.C
6.串 10 7.20 8.1∶1 2∶3 13.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势 14.动
9.(1)16V (2)1A 重力势 弹性势 15.(1)重力势 (2)动
10.(1)30Ω (2)0.8A 能和重力势 (3)弹性势 (4)动 (5)弹
性势 (6)重力势能和动 16.弹性形变
第十一章测试卷 弹性势 动 动 重力势 17.90 减小
90 45 18.(1)机械 (2)1.A 2.D 3.C 4.C 5.C 6.D 甲 乙 19.
7.D 8.D 增大 做功 20.181.7J 空心 21.压缩
9.B 解析: 内 机械 降低 减小 形变指甲剪由三条杠杆组成, 22. 23.
, 热传递 无规则运动 24.(1)木块移动的其中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 但最终能
; , 距离 小球 (2)速度 (3)相同 质量省力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
; , , ; 25.(1)质量 (2)受热均匀 吸收相同的费力 滑轮组既省力 又省距离 但不省功
热量 ()快 水 ()水吸收的热量
所有的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3 26.1Q吸=cm( ) 3 /( · )10.D 11.A 12.B 13.省 距离 t-t0 =4.2×10J kg ℃ ×(
不能 14.小于 15.C 省力 定 改 2kg× 100℃-20℃
)=6.72×105J (2)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变力的方向 16.2000 时间 Q放=qV=8.4
17. ×10
7J/m3×2×10-2 m3=1.68×106J
() Q吸 6.72×10
5J
3 燃气灶的效率η=Q =放 1.68×106J
=40%
第十三章测试卷
1.D 2.C 3.B 4.D 5.B 6.C
7.D 8.A 9.C 10.C 11.B 12.D
13.电源 开关 用电器 规定的符号
14.串联 L1、L2、L3 并联 15.0.4A
18. 16.3 3 2 17.短路 b a、d
18.4∶1 19.不变 变大
20.如图所示
19.(1)①用细线系住筷子某处,并悬
挂在铁架台上,仔细调节所系处,使筷子刚
好平衡,此时所系处称为O 点(也是筷子的
重心位置);②在细端A 通过细线挂上质
量为m0的钩码,并移动悬挂点到O'处,使 21.(1)①断开 ②不能,因为电压表
筷子重新平衡;③用卷尺分别测量出O 点 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等于 通过一
到O'的距离L1和O'点到细端A 的距离 次实验得出物理规律,可能存在偶然性
m0g×L2 22.0.3A 0.3A 0.6AL2. (2) L1
() () () 第十四章测试卷20.11500J 230W 380%
1.B 2.B 3.A 4.A 5.B 6.D
— 18 —
7.D 8.A 9.A 7.A 8.C 9.B 10.A 11.A 12.C
10.B 解析:监测UR 的变化,根据R 13.不变 增大 14.比热容 热传递
的阻值可以算出电路中的电流I,并且手机 15.3nmg 16.50 5 0 17.42 (1)汽
电池的电压也是变化的,所以无法知道U 油没有完全燃烧 (2)热传递过程中有热
的数值.当电路中的电流I 发生变化时,U 损失 18.运动 甲 乙 丙
与I 的比值也会变化,即手机工作部件的 19.如图所示
电阻会变化,所以电压U 无法监测.
11.A 12.B 解析:由图像可知,灯
泡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1A,灯泡乙正常
工作时的电流为0.5A,因为串联电路中电
流处处相等,所以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
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电路
的最大电流为0.5A.由图像可知,电流为
0.5A时对应的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20.如图所示
U甲=2V,U乙=6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
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最大电压
U=U甲+U乙=2V+6V=8V.
13.8 0.75 8 14.温度的变化
15.减小 增大 16.变小 变小 保护电
路 17.2∶3 2∶5 18.6 5 19.1.4
20.20 21.(1)电阻 c 0.4 (2)不能 21.(1)球陷入沙面的深度 (2)当下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3)nR 2 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
22.(1)如图 (2)见下表 (3)9 20 越大 (3)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
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无关
22.(1)有用功大于总功 (2)拉力读
数错误,拉力应为0.8N 83.3% (3)增
大 钩码重、动滑轮重、摩擦等
23.(1)79N (2)39.5N (3)15.8W
(4)79%
24.(1)Q=Vq=1.9×104J (2)m=
Q/q'=15.8kg
期末测试卷
U=12V 1.C 2.B 3.D 4.B 5.C 6.A
7.C 8.D 9.A 10.C 11.B 12.C
电压 13.D
( ) Rx 的RN 表读 Rx=U-UN R 14.B 解析:由U=IR,R2 两端电压N/UN 平均值
数U 增大时,R2 电阻增大,应是P 到屏下端距N
离增大.
15.C 解析:①④目的是减小误差.
16.C 17.开关 并 18.100 3
1500 19.小于 动 20.加热时间的长短
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 21.3.36×1010
大于
23.(1)12V 60Ω (2)6V 22.
断路 电灯L1处断路
23.变小 变小 变大
期中测试卷 24.如图所示
1.A 2.A 3.A 4.A 5.B 6.B
— 19 —
1 1
车受到的阻力:f=8×G=8×1.6×
104N=2×103N,
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F=f=2×
103N,
牵引力做功W=Fs=2×103N×50×
25.如图所示 10
3m=1×108J.
() m2 由ρ= 得消耗燃油的质量:V
m=ρV=0.8×103kg/m3×5×10-3
m3=4kg,
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4kg×4.6×107J/kg=1.84
×108J.
(3)若该车改用电动力,提供的牵引力
仍然为2×103N,
电动车每行驶 做的功:
26.(1)如下左图所示 (2)断开 变 100km3 3
大 (3)2.4 0.24 10 (4)如下右图所示 W 有用=Fs=2×10N×100×10m=2×108J,
消耗电能W=100kW·h=100×3.6
×106J=3.6×108J,
W 有用
此过 程 的 效 率η= W ×100%=
2×108J
3.6×108J×100%≈55.6%.
29.(1)根据图(b)可读出环境温度为
27.(1)大 40℃时对应的R1 的阻值为200Ω;
(2)改变力的方向 (2)环境温度为40℃时,根据电阻的
G=2F=2×3×104N=6×104N 串联特点可知:R总 =R0+R1=300Ω+
G 6×104N 200Ω=500Ω,
由G=mg 可得m= =g 10N/k
=6
g U 4V
3 则×10k I=R =500Ω=0.008A
,由欧姆
g 总
(3)W=Fs=Gh=1.2×104 N×30m 定律得:R0两端的电压U0=IR0=0.008A
=3.6×105J ×300Ω=2.4V;
(4)W 有用=Gh=1.2×104N×30m= (3)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示数允许的最
3.6×105J 大值为3V,且此时电路能够测量的温度最
W 有用 3.6×105 U' 3V
W 总= = =4×105J 高,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
90% I'=R =η 0 300Ω
W 4×105总 J =0.01A,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
实际功率:P=t = 50s =8000W. 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U'1=U
s -U'0=4V-3V=1V,由欧姆定律得:此
28.(1)该 车 行 驶 的 速 度:v=t = U' 1V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R'= 1I' =0.01A=50km
=100km/h,0.5h 100Ω,根据图(b)可查得热敏电阻的阻值
车的重力:G=mg=1.6×103kg×10 为100Ω时对应温度为80℃,即最高温度
N/kg=1.6×104N, 为8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