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23: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第1-12自然段,体会故事的趣味。
3.能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老虎和贼第一次遇见“漏”的情景。
教学重点:结合“老虎和贼的所想”,体会故事的趣味性。说出、读出故事的有趣。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整个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方帽子店》,这两篇课文都是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片新的故事,《漏》,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师:老师在课前还准备了几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有着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师:都答对了,这几张图片叙说的是几个民间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漏》也是民间故事。有没有同学知道,民间故事的作者是谁?
师:民间故事是没有固定的作者的,是老百姓自己口头创作的,然后因为特别的有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件上民间故事的简短的介绍。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题,想一想,“漏”是什么意思?
(漏的偏旁是三点水,说明这个字跟水有关。它的右边的上半部分跟户很像,像个房子,然后下半部分是个雨字,雨进到屋子里来了,说明屋子里漏雨了。)
师:我们再来给“漏”组组词。(遗漏 漏雨 沙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清字词,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标好自然段,说说课文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生字。(婆 脊 贼 哩 莫 颠 胶 旋 纵)(漏 喂 胖 驴 贼 狼 莫 厉 抱 架 胶 粘 偏)组词和形近字辨析
(3)学习重点词语。“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的词。
(4)易错字辨析“厉”和“历”(厉害和历史 严厉和日历)(“厉”的意思是严格;严肃;猛烈 “历”是经历,经过,跟时间有关。)
(5)“爬墙游戏”。海星走到哪就读哪个字。
(6)说说文章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7)自读课文,咱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8)借助示意图,根据地点转换,理清事物发展顺序。
(9)老虎和贼分别以为“漏”是什么?(老虎以为“漏”比它还可怕的动物,贼以为“漏”是比他还厉害的人。)
师:这个“漏”打了引号,有什么作用?(表示特殊含义)
三、精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12自然段,注意画出老虎和贼第一次相遇的活动地点的变化。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体会老虎和贼当时的心情。
师:在1—12自然段中,老虎和贼活动地点的变化有哪些?
预设:第一次是在老婆婆家。
师: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是不是想把“漏”蹭下来,贼是不是想窜上树把“漏”甩掉?所以地点变化中还有一棵歪脖老树。从老婆婆家到歪脖老树还有一段路程,就是路上,所以有三个活动地点的变化。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老虎和贼活动地点的变化,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你觉得课文中有意思的句子。
预设1: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预设2:“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预设3:“‘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预设4:“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师:看来这篇课文有意思的句子太多啦,那我们一句一句的来看。
(1)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这句话中运用了一个成语,你们找到了吗?(翻山越岭)
(2)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师:这句话中也有一个成语,请同学们把成语大声的读出来。(走南闯北)
师:“莫非”这个词也很有意思,通过这个词,你们读出了老虎和贼什么样的心理?(半信半疑)
默读第7-12自然段,找出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动作描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请同学来读这两句话。
(3)“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4)“坏事,‘漏’捉我来哩!”
(5)“‘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6)“‘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体现出老虎和贼什么样的心理?(害怕)
(5)“‘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6)“‘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对比读,看看哪一句话更好。)
小练笔。
虎和贼:“终于甩掉‘漏’了!”(激动开心)
师:我们刚才学了老虎和贼遇见“漏”时的心理描写,现在我们来看老虎和贼的动作描写又有趣在哪呢?
预设:有趣在巧合上,贼刚好跌在虎背上。
预设:老虎和贼到歪脖老树那一段也很有趣。
师:老虎和贼连“漏”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害怕呢?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13-20自然段,看看老虎和贼第二次相遇又发生了什么趣事呢?虎和贼的活动地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
(1)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
(2)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
(3)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抬头看见走过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4)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这是对虎和贼心理活动的描写,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动作描写。
师:这里有一些ABAC式的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
师:你觉得哪里可笑?
预设:平时我见到老虎很害怕,现在老虎居然顺着山坡滚下来,真有趣!
预设:那个贼真是做贼心虚,慌乱中还踩断了树枝,我想这声音肯定吓坏了老虎。
师:老虎和贼都这么害怕“漏”,实际上“漏”是什么?(漏雨)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