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23: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知道画这幅画的人是谁吗?
黄崇
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千古。
画家介绍
题画诗
相传古代的人都喜欢在画上写诗,这样的诗被叫做题画诗。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把画意和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苏轼
(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作者介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hùi
chóng
tún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带着你对惠崇的认识再读读诗题,说说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两枝:
指两三只桃花。
鸭先知:
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
芦芽:
河豚: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译文: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①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只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小结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课堂小结
①背诵这首古诗
②找一找其他描写这个季节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课堂作业
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g tún lú yá
豚 芦 芽 惠 崇
2.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他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楼。芦笋也开始抽烟,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上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