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巩固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完成3~5题。
图1
图2
3.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1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图1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图2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图1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关于两幅图所表示的论断,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在1 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 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1 000毫米以下随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 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 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③图中F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图中D点可能在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6~8题。
6.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
B. 3 550~3 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C.距河流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7.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非洲南部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8.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
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便捷度
D.取用水方便程度
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能力提升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交通
下图为某年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集中分布在(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
D.20°N~45°N和105°E~120°E的地区
4.图中P区域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交通 B.地形、矿产
C.矿产、土壤 D.热量、交通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5题。
5.有关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人口相对稠密
B.地形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C.人口密度小,具有地广人稀的特点
D.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7.若M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9题。
8.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
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
9.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图a示意伊朗位置,图b为伊朗各省人口密度图,下表示意伊朗各省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相关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a
图b
因素 相关度 因素 相关度
海拔 0.075 61 第二产业产值 0.313 294
年平均气温 0.206 16 第三产业产值 0.932 989
年平均降水 -0.072 49 经济参与率 0.110 722
可利用总水量 0.046 333 交通总长度 -0.226 76
国民生产总值 0.802 422 失业率 0.100 666
第一产业产值 0.240 478 识字率 0.377 501
(1)据图概括伊朗人口分布的特征。
(2)甲省人口密度比周边大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省的 资源丰富。
(3)与伊朗各省人口密度相关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 和 。从而可以分析出,伊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国土的 部。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依据题目信息,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是最大值。第2题,40°S~50°S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人口稀少。
答案:3.B 4.C 5.A
解析:第3题,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密度比气候干旱的地区大。除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难超过1 000人/平方千米,所以两图的纵坐标均表示人口密度。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在1 000米以上,降低速度减慢;人口密度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但在1 000毫米以上增速减慢。第5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人口密度极低;四川盆地位
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平均海拔不可能为0米,C点不符合;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人口密度也很低,F点符合条件;东北平原降水量为400~800毫米,D点不符合条件。
答案:6.B 7.C 8.D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3 550~3 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距河流1~2千米分布人口最多;高程4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第7题,该流域谷底海拔在3 500~4 000米且人口分布最为密集,故该流域很可能位于青藏高原的藏南谷地。第8题,藏南谷地主要是因为海拔相对较低、热量丰富、地势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成为青藏地区的人口集聚地,并且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分布,主要原因之一是取用水方便;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有影响,但坡向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对人口分布影响比较小。
9.答案: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解析: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人口密度和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特点。人口密度的时空分布特点要结合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来分析。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20°~北纬40°,即北半球中低纬地区。第2题,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人类居住;图示是人口的纬度分布,不能看出地形、矿产及交通状况。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根据图例表示的城市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集中分布在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105°E~110°E的地区城市少。第4题,图中P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中地势相对平坦的绿洲,并沿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所以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交通。
5.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受气候、开发历史、经济、交通、地形等因素影响,但地形并不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6.A 7.D
解析:第6题,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移,说明人口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项。第7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丰富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便利的交通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项。
答案:8.D 9.B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B两项错;图中显示,距河1~2千米内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7~10千米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项错、D项对。故选D项。第9题,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①错;根据图示,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矿产资源,说明矿产资源并非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②错。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这说明地形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③对;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④对。选B项。
10.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北稠密,东南(或东部)稀疏;首都附近人口最稠密。
(2)石油
(3)第三产业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 西北
解析:第(1)题,描述特征类试题,从整体特征、区域分布差异和极值分布区等方面描述。第(2)题,图a和图b对照即可看出,甲省位于波斯湾北部,石油资源丰富。第(3)题,从表格可以读出,与人口密度相关度最高的地理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口密度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