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末检测试题及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A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书写要工整、笔迹清楚,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B.∈Q C. D.A∪ =
2.已知全集U=R,集合M={x|x<1},N={x|-1A.CU(M∪N) B.N∪CUM C.CU(M∩N) D.M∪CUN
3..已知命题 p:“某班所有的男生都爱踢足球”,则命题 p 为 ( )
A. 某班至多有一个男生爱踢足球 B. 某班至少有一个男生不爱踢足球
C. 某班所有的男生都不爱踢足球 D. 某班所有的女生都爱踢足球
4..设集合 A = {0,-a},B = {1,a - 2,2a - 2},若 A B,则 a = ( )
A. 2 B. 1 C. D. -1
5..设集合A={x|x2-3x+2=0} ,则满足A∪B=(0,1,2} 的集B的个数是 ( )
A. 1 B. 3 C. 4 D. 6
6.设集合 A = {x|x = 3k + 1,k ∈ Z},B = {x|x = 3k + 2,k ∈ Z},U 为整数集,则 U(A B) = ( )
A. {x|x = 3k,k ∈ Z} B. {x|x = 3k - 1,k ∈ Z}
C. {x|x = 3k - 2,k ∈ Z} D.
7.条件“x>-1或x<-3”是不等式“x2+4x+3>0”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命题p:ax2+2x+1=0有实数根,若 p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a<1} B.{a|a≤1} C.{a|a>1} D.{a|a≥1}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9.已知U={1,2,3,4,5,6,7},M={1,3,4,5,7},N={1,2,4,5,6},则 ( )
A. M∩N={1,4,6} B.CU(M∪N)= C.(CUN)∪M=M D.(CUM)∩N=CUM
10.已知集合A={x|ax2+2x+a=0,a∈R} ,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有( )
A. 1 B. -1 C. 0 D. -2
11.若p:x2+x-6=0是q:a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值为 ( )
A. 2 B. C. D. -3
12.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史称“戴德金分割”),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将有理数集Q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与N,且满足M∪N=Q,M∩N= ,M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M,N)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 )
A.M={x∈Q|x<0},N={x∈Q|x>0}满足戴德金分割
B.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C.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D.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全集U=R,集合M={x∈Z||x-1|<3},N={-4,-2,0,1,5},
则Venn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为________.
14.已知p:关于的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数根,q:ac<-1,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
15.已知p:-416.我们将b-a称为集合{x|a≤x≤b}的“长度”.若集合M={x|m≤x≤m+2022},N={x|n-2023≤x≤n},且M,N都是集合{x|0≤x≤2024}的子集,则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道题,共70分.第17题10分亲,18题、19题、20题、21题、23题满分各12分.
17.(本题满分10分)
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量词命题还是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1)p:对任意的x∈R,x2-x+1=0都成立;
(2)q: x∈R,x2-2x+5>0.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全集 ,集合 , .
求: ; ; ; .
19.(本题满分12分)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条件p是结论q的什么条件.
(1)条件p:a,b∈R,a+b>0,结论q:ab>0;
(2)条件p:A B,结论q:A∪B=B.
20.(本题满分12分)
某小区连续三天举办公益活动,第一天有190人参加,第二天有130人参加,第三天有180人参加,其中,前两天都参加的有30人,后两天都参加的有40人.
(1)求第一天参加但第二天没参加活动的有多少人?
(2)这三天参加活动的最少有多少人?
21.(本题满分12分)
设全集为R,集合A={x|x≤3或x≥6} ,B={x|-2(1)求 ;
(2)已知 ,若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a≥ ,y=-a2x2+ax+c,其中a,c均为实数.
证明:对于任意的x∈{x|0≤x≤1} ,均有y≤1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c≤.
试题解析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B.∈Q C.A∪ = D.
【答案】D
【解析】 中不含任何元素,A错误.是无理数,B错误.A∪ =A,C错误.故选D
2.已知全集U=R,集合M={x|x<1},N={x|-1A.CU(M∪N) B.N∪CUM C.CU(M∩N) D.M∪CUN
【答案】A
【解析】M∪N={x|x<2},则{x|x≥2}=CU(M∪N),故选A
3.已知命题 p:“某班所有的男生都爱踢足球”,则命题 p 为 ( )
A. 某班至多有一个男生爱踢足球 B. 某班至少有一个男生不爱踢足球
C. 某班所有的男生都不爱踢足球 D. 某班所有的女生都爱踢足球
【答案】B
【解析】命题 p:“某班所有的男生都爱踢足球”是一个全称量词命题,它的否定是一个存在量词命题,即命题 p为“某班至少有一个男生不爱踢足球”.故选B.
4.设集合 A = {0,-a},B = {1,a - 2,2a - 2},若 A B,则 a = ( )
A. 2 B. 1 C. D. -1
【答案】B
【解析】依题意,a - 2 = 0 或 2a - 2 = 0,当 a - 2 = 0 时,解得 a = 2,
此时 A = {0,-2},B = {1,0,2},不符合题意;
当 2a - 2 = 0 时,解得 a = 1, 此时 A = {0,-1},B = {1,-1,0},符合题意. 故选B.
5.设集合A={x|x2-3x+2=0} ,则满足A∪B={0,1,2}的集B的个数是 ( )
A. 1 B. 3 C. 4 D. 6
【答案】C
【解析】易知A={1,2} ,又A∪B={0,1,2} ,所以集合B可以是 {0},{0,1},{0,2},{0,1,2}.故选C.
6.设集合 A = {x|x = 3k + 1,k ∈ Z},B = {x|x = 3k + 2,k ∈ Z},U 为整数集,则 U(A B) = ( )
A. {x|x = 3k,k ∈ Z} B. {x|x = 3k - 1,k ∈ Z}
C. {x|x = 3k - 2,k ∈ Z} D.
【答案】A
【解析】∵ A = {x|x = 3k + 1,k ∈ Z},B = {x|x = 3k + 2,k ∈ Z},
∴ A ∪ B = {x|x = 3k + 1 或 x = 3k + 2,k ∈ Z},又 U 为整数集,
∴ U(A B) = {x|x = 3k,k ∈ Z}. 故选A.
7.条件“x>-1或x<-3”是不等式“x2+4x+3>0”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答】由二次函数y=x2+4x+3的图像可知条件“x>-1或x<-3”是不等式“x2+4x+3>0”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8.命题p:ax2+2x+1=0有实数根,若 p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a<1} B.{a|a≤1} C.{a|a>1} D.{a|a≥1}
【答案】B
【解析】因为 p是假命题,所以p为真命题,即方程ax2+2x+1=0有实数根.
当a=0时,方程为2x+1=0,解得x=-,满足条件.
当a≠0时,若方程ax2+2x+1=0有实数根,则Δ=4-4a≥0,解得a≤1,且a≠0.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1}.故选B.
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9.已知U={1,2,3,4,5,6,7},M={1,3,4,5,7},N={1,2,4,5,6},则 ( )
A. M∩N={1,4,6} B.CU(M∪N)= C.(CUN)∪M=M D.(CUM)∩N=CUM
【答案】BCD
【解析】显然A错误;而M∪N=U,则CU(M∪N)= ,B正确;CUN={3,7} M,则正确;CUM={2,6} N,则D正确.故选BCD.
10.已知集合A={x|ax2+2x+a=0,a∈R} ,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有( )
A. 1 B. -1 C. 0 D.-2
【答案】ABC
【解析】因为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所以集合A仅有1个元素 .a=0显然正确;当a≠0时, =(2)2-4×a×a=4-4a2=0,a=±1.故选ABC.
11.若p:x2+x-6=0是q:a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值为 ( )
A. 2 B. C. D. -3
【答案】BC
【解析】当a=时,x=2,由q q但由p q,则B正确;同理可得C也正确.故选BC.
12.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史称“戴德金分割”),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将有理数集Q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与N,且满足M∪N=Q,M∩N= ,M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中的每一个元素,则称(M,N)为戴德金分割.试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 )
A.M={x∈Q|x<0},N={x∈Q|x>0}满足戴德金分割
B.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C.M有一个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
D.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
【答案】BD
【解析】对于选项A,因为M={x∈Q|x<0},N={x∈Q|x>0},M∪N={x∈Q|x≠0}≠Q,故A错误;
对于选项B,设M={x∈Q|x<0},N={x∈Q|x≥0},满足戴德金分割,则M没有最大元素,N有一个最小元素0,故B正确;
对于选项C,若M有一个最大元素m,N有一个最小元素n,若m≠n,一定存在k∈(m,n)使M∪N=Q不成立;若m=n,则M∩N= 不成立,故C错误;
对于选项D,设M={x∈Q|x<},N={x∈Q|x≥},满足戴德金分割,此时M没有最大元素,N也没有最小元素,故D正确
故选BD.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全集U=R,集合M={x∈Z||x-1|<3},N={-4,-2,0,1,5},
则Venn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为________.
【答案】{-1,2,3}
【解析】M={-1,0,1,2,3},则Venn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为{-1,2,3}.
14.已知p:关于的方程ax2+bx+c=0有两个异号实数根,q:ac<-1,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
【答案】充要条件.
15.已知p:-4【答案】-1≤a≤6.
【解析】 因为p:-4所以 p:x≤a-4或x≥a+4,
因为 q:x≤2或x≥3,且 p是 q的充分条件,所以,解得-1≤a≤6.
16.我们将b-a称为集合{x|a≤x≤b}的“长度”.若集合M={x|m≤x≤m+2022},N={x|n-2023≤x≤n},且M,N都是集合{x|0≤x≤2024}的子集,则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2021.
【解析】由题意得,M的“长度”为2022,N的“长度”为2023,要使M∩N的“长度”最小,则M,N分别在{x|0≤x≤2 024}的两端.
当m=0,n=2024时,得M={x|0≤x≤2022},N={x|1≤x≤2024},则M∩N={x|1≤x≤2022},此时集合M∩N的“长度”为2022-1=2021;
当m=2,n=2 023时,M={x|2≤x≤2024},N={x|0≤x≤2023},则M∩N={x|2≤x≤2023},此时集合M∩N的“长度”为2023-2=2021.
故M∩N的“长度”的最小值为2021.
四、解答题:本题共6道题,共70分.第17题10分,18题、19题、20题、21题、23题满分各12分.
17.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量词命题还是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1)p:对任意的x∈R,x2-x+1=0都成立;
(2)q: x∈R,x2-2x+5>0.
【答案】
【解析】 (1) 由于命题中含有全称量词“任意的”,因而是全称量词命题;
又由于“任意的”的否定为“存在一个”,因此, p:存在一个x∈R ,使x2-x+1≠0成立,
即“ x∈R,使x2-x+1≠0成立”.
(2) 由于“ x∈R”表示存在一个实数x,即命题中含有存在量词“存在一个”,
因而是存在量词命题;
又由于“存在一个”的否定为“任意一个”,因此, q:对任意一个 x 都有x2-2x+5≤0,
即“ x∈R,x2-2x+5≤0”.
18.已知全集 ,集合 , .
求: ; ; ;
【答案】{x|x≤-2或3≤x≤4};x|-2【解析】∵ 全集 ,集合 , ,
∴CUA={x|x≤-2或3≤x≤4};
A∩B={x|-2CU(A∩B)={x|x≤-2或3≤x≤4};
(CUA)∩B={x|-3≤x≤-2或x=3 } .
19.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条件p是结论q的什么条件.
(1)条件p:a,b∈R,a+b>0,结论q:ab>0;
(2)条件p:A B,结论q:A∪B=B.
【答案】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1)因为a,b∈R,a+b>0,所以a,b至少有一个大于0,所以p q.
反之,若ab>0,可推出a,b同号,但推不出a+b>0,即q p.
综上所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因为A B A∪B=B,所以p q.当A∪B=B时,A B,所以q p,
所以p为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0.某小区连续三天举办公益活动,第一天有190人参加,第二天有130人参加,第三天有180人参加,其中,前两天都参加的有30人,后两天都参加的有40人.求第一天参加但第二天没参加活动的有多少人?这三天参加活动的最少有多少人?
【答案】160 290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
a表示只参加第一天的人,
b表示只参加第二天的人,
c表示只参加第三天的人,
d表示只参加第一天与第二天的人,
e表示只参加第一天与第三天的人,
f表示只参加第二天与第三天的人,
g表示三天都参加的人,
∴要使总人数最少,则令g最大,其次d,e,f也尽量大,d+g=30,f+g=40,
∴a+e=160,即第一天参加但第二天没参加的有160人,
∴gmax=30,d=0,f=10,
a+d+g+e=190,
∴c+e=140,
∴emax=140,∴c=0,a=20,
则这三天参加活动的最少有a+b+c+…+g=20+90+0+0+140+10+30=290(人).
21.设全集为R,集合A={x|x≤3或x≥6} ,B={x|-2(1)求 ;
(2)已知 ,若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⑴R,{x|3【解析】(1)由图一知: ;由图二知: .
(2) , 两者的关系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大致如图三所示,由图三知:
22.已知a≥ ,y=-a2x2+ax+c,其中a,c均为实数.
证明:对于任意的x∈{x|0≤x≤1} ,均有y≤1成立的充要条件是c≤.
【答案】略
【解析】因为a≥ ,所以函数y=-a2x2+ax+c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且 ,
当时,.
先证必要性:对于任意的x∈{x|0≤x≤1},均有y≤1,即,所以c≤.
再证充分性:
因为c≤,当时,y的最大值为 ,
所以对于任意x∈{x|0≤x≤1},y=-a2x2+ax+c≤1即y≤1.
即充分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