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题目(注明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次题目等) 月有圆缺——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
重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计算机图片与动画 1.2 动画基础
课程类型与课时安排 新授课,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认识到属性栏的作用,掌握属性栏的设置 掌握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掌握合并对象的方法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形 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基本概念 了解文字等元件需要分离,并掌握分离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过程,掌握学习软件操作的一些方法,将之前学的知识进行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动画制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为矢量图形 分离操作
教学难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为矢量图形
教学方法 主要是任务驱动法,辅以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广播教学、flash动画资源展示
教学资源 动画素材、最终动画成品、每个活动的动画结果、教学PPT
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板 书 设 计
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主要教与学活动,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4min) 教师:通过展示动画和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对比两种动画,导入形状补间动画。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有圆缺——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 总结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和印象。对比观察另一种动画的特点,引出“形状变化”并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6min) 教师: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通过举例,讲解形状补间动画可以达到的实现效果。以活动一为例,打开flash,讲解示范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 通过之前的动画例子总结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更加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参与,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活动一:月由“远” →“近” (5min) 教师:展示活动1并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1最后的效果动画,对制作过程方法进行一个总结。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打开flash软件进行活动1的自主操作。 教师:展示使用工具的一般方法、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相关操作步骤等PPT,引导学生参考制作 学生:认真观看并自主操作实现,做得快的学生自主探究下一个活动:月由“圆” →“缺”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 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目的 学生明晰自主操作的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 布置探究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用减运算合并对象的方法 (3min) 教师:询问“月牙怎样制作?”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1.若学生回答不出来,提示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部分,然后引导更规则的删除方法——覆盖部分进行减运算2.若学生回答使用橡皮擦工具,则提问是否一定能擦除规则的月牙,从而引出更规则的删除方法——覆盖部分进行减运算。 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打开flash示范如何使用减运算制作月牙,并提问“为什么可以使用橡皮擦和减运算进行删除?我们绘制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并思考回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月牙的制作方法 回应学生,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讲解不同方法的使用结果让学生更理解不同方法的利弊。多种方法的示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多样化学习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参与,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并通过提问引出形状动画对象的特点
形状补间动画对象的概念 (2min) 教师:通过绘制图形的特点引出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打散的点状图形,即矢量图形。 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 通过观察总结讲解形状补间动画对象的概念。
活动二:月由“圆” →“缺” (8min) 教师:引出活动2并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2的制作结果动画,引导学生说出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的图形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回答问题。打开flash软件进行活动2的自主操作,做得快的学生自主探究下一个活动:文字的形状变化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制作弦月方法。通过极域或巡视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减运算的使用方法步骤 通过展示PPT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并把握学生活动进度,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推动课堂进度,如果大面积有问题就需要集中讲解
分离文字的操作 (4min) 教师:询问“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和之前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一样吗?”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 教师:打开flash软件,对比展示图形和文字,询问“文字和图形一样是由打散的点构成的吗?”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 教师:讲解位图和矢量图,讲解文字需要分离成矢量图才能进行形状补间。然后在flash中示范分离文字的操作。 学生:认真听讲并观察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通过对比观察和提问,引出文字是位图而不是形状补间动画所要求的矢量图 引出分离操作。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参与,掌握分离文字的方法
活动三:文字的形状变化 (4min) 教师:引出活动3并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活动3的制作结果动画,询问学生活动3的关键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展示的活动要求和结果,思考并回答关键步骤。打开flash软件进行活动3的自主操作。 教师:巡视、辅助、引导,展示分离文字操作步骤的PPT并加以强调。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的学习目的 学生明晰自己自主操作的目的,总结自己制作的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分离文字的使用方法步骤
拓展活动:月相变化 (2min) 教师:展示拓展活动并进行要求的介绍,展示拓展活动的制作结果和完成拓展活动的提示步骤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做得快的同学自主操作实现拓展活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 设置拓展活动给做得快的同学,实现分层教学
总结拓展 (2min) 教师:总结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展示一些通过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可以制作出的生活中的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并回答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和印象,通过拓展部分的优秀作品吸引学生兴趣
西南大学教育实习教案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对比逐帧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复习并导入。创设月有圆缺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展示两种动画,观察两种动画的特点,通过特点,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逐帧动画。通过引出新的一种动画形式,并了解了部分特点。然后展示本节课最终的成品动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有圆缺——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和学习目标。 运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法和讲授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教师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并示范制作方法 教师:通过之前的例子,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从开始关键帧中的一个矢量图形变到结束关键帧中的另一个矢量图形。实现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的平滑过渡。补间:电脑自动补充中间变化过渡的动画过程。 在flash中绘制图形时示范强调属性栏的使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讲解示范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然后示范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知识点2】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3】认识到属性栏的作用,掌握属性栏的设置 【知识点4】掌握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示范制作方法,强调属性栏的作用,示范讲解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一:月由“远” →“近” 教师展示活动1的操作步骤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等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实现月由“远” →“近” 【知识点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知识点2】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知识点3】认识到属性栏的作用,掌握属性栏的设置 【知识点4】掌握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1。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
教师示范讲解使用减运算合并对象的方法 教师询问引导学生制作弦月的方法,从而在flash中示范讲解橡皮擦和减运算的使用方法。 【知识点5】掌握合并对象的方法 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示范讲解减运算的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 教师观察flash中的图形特点,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打散的点状图形,即矢量图 【知识点6】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形 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二:月由“圆” →“缺” 教师展示活动2的操作步骤和使用减运算的方法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使用减运算,实现月由“圆” →“缺” 【知识点5】掌握合并对象的方法 【知识点6】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形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2。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
教师讲解示范分离文字的操作 教师对比展示文字和图形,观察特点,得出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强调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引出文字等位图需要打散分离,打开flash示范讲解文字分离操作。 【知识点6】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形 【知识点7】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8】了解文字等元件需要分离,并掌握分离操作 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范例教学法,讲解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与特点,示范讲解分离文字的操作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三:文字的形状变化 教师展示活动3的操作步骤和分离文字的方法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使用分离文字,实现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知识点6】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是矢量图形 【知识点7】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8】了解文字等元件需要分离,并掌握分离操作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3。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
学生自主进行拓展活动:月相变化 教师展示拓展活动 做得快的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拓展活动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拓展活动。运用讲授法,在学生自主操作时进行提醒
教师进行总结拓展 教师使用流程图总结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展示一些通过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可以制作出的复杂动画 运用讲授法总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