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第三课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第三课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4 20: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 提出:施莱登和施旺
2 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3 意义
它使动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4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二 显微镜的使用1.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3.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视野暗。
4.同向移动
5.b在显微镜下观察是q,看到的是倒像
6.高倍镜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
(2)调粗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3)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镜
(4)调细准焦螺旋使其清晰(注意不可动粗准焦螺旋)
(5)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光线适中三 真核与原核细胞1 原核细胞
较简单,不具真正细胞核,有环状DNA分子(拟核),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例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2 真核细胞
复杂,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
例如:大部分动植物等
3 真核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有无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4 易错点
带“球”,“杆”,“弧”,“螺旋”的菌为原核生物
酵母菌(真核)
乳酸菌(原核)
大肠杆菌(原核)
霉菌(真核)
蓝藻(原核)
衣藻(真核)
噬菌体(都不是,无细胞结构)四 细胞膜和细胞壁1 细胞膜的制备
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无细胞核等众多细胞器和无细胞壁
过程: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内容物流出,可得细胞膜
2 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主要是磷脂),蛋白质(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越多),少量糖类3 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1)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分子不均匀地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或嵌入,或横跨(3)结构特点: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
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如:人鼠细胞融合,变形虫伪足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等(4)细胞表面有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4 细胞膜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糖蛋白有关)5 细胞壁(1)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功能:支持和保护植物细胞五 细胞质和细胞器1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多种物质和酶,新陈代谢的场所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获得2 细胞器(1)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分布:动植物细胞都有特点:代谢旺盛部位较集中(2)叶绿体结构:双层膜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分布: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
的叶肉细胞(3)内质网结构:单层膜功能:分布:粗面内质网:主要与蛋白质加工有关
光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合成有关动植物细胞都有(4)核糖体结构:功能:无膜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布:动植物细胞都有,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5)高尔基体结构:功能:单层膜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
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
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分布:动植物细胞都有(6)液泡结构:功能:分布:单层膜调节内环境,维持渗透压植物和某些低等动物细胞(7)中心体结构:无膜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分布: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中心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 叶绿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 中心体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 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 液泡六 生物膜系统1 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
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2 分泌蛋白合成及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线粒体(供能)3 功能
(1)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作用
(2)附着多种酶,使生化反应高效有序进行
(3)将各种反应分隔开七 细胞核1 数目
2 结构
3 功能
4 鉴定: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
DNA染成绿色,RNA染成红色核膜核仁染色质(双层膜,有核孔:物质运输)(与核糖体中的RNA有关)(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同一物质,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