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产生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将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B.乙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溴水与乙炔发生化合反应而褪色
D.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
3.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r2+ CH2=CH2→ CH2BrCH2Br
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 2Cl -+ 2H2OH2+Cl2↑+ 2OH-
C.实验室制乙炔: CaC2 + 2H2O → C2H2↑ + Ca(OH)2
D.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BrCH2COOH+OH-BrCH2COO-+H2O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苯的分子式:
D.BeCl2的电子式: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错误的是
A.比例模型,可以表示CO2
B.离子结构示意图 既可以表示35Cl-, 也可以表示37Cl-
C.HClO的结构式:H-O-Cl
D.T原子可以表示为: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或涂抹医用酒精等方法进行消毒
B.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可统称为化学纤维
B.纤维素属于糖类,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锦纶丝接近火焰时先蜷缩,燃烧时有烧毛发的臭味,灰烬为有光泽的硬块
D.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花和羊毛等天然纤维
8.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用乙烯催熟水果 B.食醋可用于清除水垢
C.汽油和油脂都是烃类 D.淀粉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说明黄绿色的氯气被消耗、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
B.向溴水中加苯,震荡后溴水褪色,说明苯中含碳碳双键
C.向溴水中通入气体,溴水褪色,说明有漂白性
D.向橙色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变为绿色(含),体现了乙醇的氧化性
10.正确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B.乙烯结构简式:CH2CH2
C.NH4Cl的电子式为: D.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不可食用但可以用来制造肥皂
B.新型羽毛球拍杆中的碳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聚乙烯塑料用于水果包装和封存是因为聚乙烯能作催熟剂
D.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吸附去除污水中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12.下表中各栏目的叙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叙述 实验现象、操作或结论 解释(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或者原理)
A 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 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 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B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Fe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黄色铁氰化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Fe3++Fe=3Fe2+3Fe2++2[Fe(CN)6]3-=Fe3[Fe(CN)6]2↓
C 向0.1 mol/L的Fe(NO3)2溶液中滴加盐酸 振荡试管溶液颜色加深 H+抑制Fe2+水解
D 让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 将CuSO4溶液加入蛋白质中发生盐析 重金属无机盐溶液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1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①滴加浓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火焰上灼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4和HC≡CH互为同系物 D.乙醛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15.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机物的熔点较高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C.有机物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D.有机物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填空题
16.目前,外科手术常用一种化学合成材料——医用胶代替传统的手术缝合线,这种医用胶具有黏合伤口快、免敷料包扎、抑菌性能强、伤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某种医用胶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
(1)能使溴的溶液褪色,与溴发生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医用胶_______(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将它涂在手术伤口表面,在数秒内会发生固化(加聚)并起黏结作用,形成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请写出它固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按要求填空均用序号表示:
①O2和O3 ②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 ③正丁烷和异丁烷 ④CH4和 ⑤CH3CH2CH(CH3)2和 ⑥氕、氘和氚⑦C2H5C CCH3和⑧CH2=CH2和,⑨红磷和白磷。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 ;
(2)互为同系物的是 ______ ;
(3)实际上是同种物质的是 ______ ;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
(5)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_ .
18.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Mg2+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S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9.接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字母):
A.石墨和C60 B.H、H和H C.H2O和H2O D.和CH3CH2CH2CH3 E.O2和O3 F.H2和D2 G.白磷和红磷 H.O和O
互为同位素___,互为同素异形体___,互为同分异构体__。
(2)在下列固体中:
A.CaCl2 B.KOH C.He D.H2SO4 E.NH4Cl F.晶体硅
①其中不含化学键的物质是___(填字母)。
②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填字母)。
③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填字母)。
(3)如图是几种常见的电池装置。请回答:
①电池Ⅰ中负极反应式是__,溶液中H+向___(填“负”或“正”)极移动,若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mol。
②电池II属于__电池(填“一次”或“二次”)。
③电池III是氢氧燃料电池,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
20.日常生活中作为调味品的食醋含有3%~5%的乙酸。
(1)乙酸的分子式是______,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
(2)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____, 产物_____。
(3)乙酸是一种弱酸,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4)已知酸性:乙酸<盐酸,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
21.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在图示变化中,中间产物C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反应条件未写出)
又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
(2)B、D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分别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判断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③_______;
(4)为探究B的性质,某学生向试管中加入3mL B,将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插入B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B具有_______性。
22.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50倍____。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____。
(3)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6L的水蒸气____。
(4)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D____。
(5)0.1mol烷烃E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11.2L____。
(6)室温下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气态直链烷烃F____。
23.乙烯在化工生产领域应用广泛。
(1)乙烯能合成很多有实用价值的有机物。
①试剂a是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以原油为起始原料合成聚乙烯的路线如图所示。
①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②写出分子式符合C4H10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完成下面每一小题:
(1)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①金刚石与石墨 ②12C与l4C ③乙酸和甲酸甲酯 ④与
⑤与 ⑥与
⑦CH3-CH3和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5.(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正丁烷与异丁烷、②红磷与白磷、③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④金刚石和石墨、⑤冰与水、⑥16O与18O、⑦干冰与二氧化碳,用数字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A.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C.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属于同一种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2)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其最低负价为________。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有下列微粒11H、12H、13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中共有_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将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后发生萃取,水层接近无色,为物理变化,与题意不符,B错误;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和氯化氢,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符合题意,C正确;
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2.D
【详解】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A错误;
B.乙烯具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 乙炔具有碳碳三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错误;
D.若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则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D正确;
故选D。
【点睛】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邻二氯代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3.D
【详解】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Br2+ CH2=CH2→ CH2BrCH2Br,故A正确;
B.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2Cl -+ 2H2OH2+Cl2↑+ 2OH-,故B正确;
C. 实验室制乙炔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方程式为: CaC2 + 2H2O → C2H2↑ + Ca(OH)2,故C正确;
D. 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除了发生中和反应外,溴原子还要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4.B
【详解】.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P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5,则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质量数是31,可表示为:,A错误;
B.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得到2个电子变为S2-,则S2-的结构示意图为: ,B正确;
C.苯的分子式是C6H6,结构简式是 ,C错误;
D.BeCl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A
【详解】A.碳原子比氧原子半径大,中间那个原子是碳原子,应该大些,A错误;
B.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是Cl-,B正确;
C.氧原子需要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氯原子和氢原子需要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氧原子在中间,氯原子和氢原子在两边,C正确;
D.T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所以质量数为3,所以可以表示为,D正确;
答案选A。
6.B
【详解】A.高温、紫外线照射、涂抹酒精都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故A正确;
B.温度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某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酶会失去活性,故B错误;
C.毛织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织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毛织物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儿,故灼烧法可以鉴别二者,故C正确;
D.皮肤组成重要成分是蛋白质,浓硝酸与部分天然蛋白质会发生颜色反应,所以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7.A
【详解】A.化学纤维可分为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故A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式中值不同,纤维素与淀粉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锦纶是合成纤维,燃烧时没有烧毛发的臭味,故C错误;
D.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区别,故D错误;
答案选A。
8.C
【详解】A.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乙烯催熟水果,A正确;
B.水垢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食醋含醋酸,水垢可溶于醋酸,故食醋可用于清除水垢,B正确;
C.汽油是烃类,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不属于烃,C错误;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可产生酒精,故淀粉常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D正确。
答案选C。
9.A
【详解】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氢,其中一氯甲烷、氯化氢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是无色油状液体,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黄绿色的氯气被消耗,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小,故A正确;
B. 向溴水中加苯,震荡后溴水褪色,是苯将溴单质从水层萃取到了苯层,并未发生反应,且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
C. 向溴水中通入气体,溴水褪色,是溴单质将氧化,体现的还原性。故C错误;
D. 中Cr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则乙醇体现了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氕、氘、氚互为同位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 A项错误;
B.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则结构简式:CH2=CH2,B项错误;
C. 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没有画出,电子式:,C项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内,每个氧原子与碳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则结构式:O=C=O,D项正确;
答案选D。
11.A
【详解】A.地沟油是含有有害物质的油脂,不可食用,但可以通过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用来制造肥皂,故A正确;
B.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乙烯能作催熟剂,聚乙烯不具有乙烯的性质,不能作催熟剂,故C错误;
D.纳米铁粉去除污水中Cu2+、Hg2+等重金属离子是因为重金属离子与铁粉发生了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虽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为水的量大,导致碘溶于水中,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碘易溶于水,A错误;
B.亚铁离子和铁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该实验现象及解释都正确,B正确;
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Fe2+生成Fe3+和NO气体,导致溶液颜色加深,与盐类水解无关,C错误;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硫酸钠等轻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D错误;
故答案为B。
13.D
【详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向该白色纺织品上滴加浓硝酸,若变为黄色,则说明该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①可以鉴别;向该白色纺织品上滴加浓硫酸,会发生炭化变黑,蛋白质、纤维素遇浓硫酸都会炭化,②无法鉴别;向该白色纺织品上滴加酒精,无明显变化,无法判断其成分,③无法鉴别;取一小部分该白色纺织品置于火焰上灼烧,若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说明其成分是蚕丝,④可以鉴别;
故选D。
14.B
【详解】A.同位素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O2和O3均为单质,故A错误;
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为C元素所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B正确;
C.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H4和HC≡CH结构不相似,故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乙醛和乙醇的分子式分别为CH3CHO、CH3CH2OH,其分子式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B。
15.A
【详解】A. 有机物大多数都是共价化合物,对应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熔点较低,A错误;
B. 按定义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B正确;
C. 有机物大多数都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大多数不发生电离以分子形式存在,故有机物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
D. 有机物大多数都是共价化合物,是弱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按相似相溶原理,有机物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正确;
答案选A。
16. 加成 不是
【详解】(1)由该医用胶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碳碳双键,能与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该医用胶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是合成高分子的单体。该单体固化时,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③⑦ ④⑧ ⑤ ①⑨ ⑥
【分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根据以上概念分析。
【详解】①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分别是甲烷的一元取代产物、二元取代产物,是不同种物质;
③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CH4和CH3CH2CH2CH3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⑤CH3CH2CH(CH3)2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
⑥氕、氘和氚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⑦C2H5CCCH3和CH3CH=CHCH=CH2,两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5H8,但是结构不同(前者属于炔烃、后者属于二烯烃),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
⑧CH2=CH2和CH3CH=CH2都属于烯烃,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⑨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不同性质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⑦;
(2)互为同系物的是④⑧;
(3)实际上是同种物质的是⑤;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⑨;
(5)互为同位素的是⑥;
故答案是:(1) ③⑦;(2) ④⑧;(3) ⑤;(4) ①⑨;(5)⑥。
18. NaCl=Na++Cl-
【详解】(1)Mg2+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l的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7,结构示意图,O最外层有6个电子,电子式为 ; S2-最外层有8个电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
(2)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答案为:NaCl=Na++Cl-。
19. BH AEG D C BE DF Zn-2e-=Zn2+ 正 0.5 二次 H2-2e-=2H+
【详解】(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是H、H和H、O和O,答案选BH;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石墨和C60、O2和O3、白磷和红磷,答案选AEG;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和CH3CH2CH2CH3,答案选D。
(2)A.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
B.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He是稀有气体单质,不存在化学键;
D.H2SO4中只含有共价键;
E.NH4Cl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F.晶体硅是非金属单质,只含有共价键;
①其中不含化学键的物质是He,答案选C。
②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氢氧化钾和氯化铵,答案选BE。
③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硫酸和单质硅,答案选DF。
(3)①电池Ⅰ中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若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根据2H++2e-=H2↑可知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
②电池Ⅱ是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③电池Ⅲ是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是氢气失去电子转化为氢离子,电极反应式是H2-2e-=2H+。
20. C2H4O2 羧基 浓硫酸、加热 CH3COOC2H5、H2O CH3COOH CH3COO-+H+ 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乙酸和盐酸溶液的pH,乙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溶液,则酸性:乙酸<盐酸
【分析】根据乙酸的名称判断分子式和官能团;根据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写出反应条件和产物;根据乙酸是弱酸写出电离方程式;根据相同浓度的强酸和弱酸pH不一样,判断酸性强弱;据此解答。
【详解】(1)由乙酸名称可知,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分子式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乙酸正确的分子式为C2H4O2,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答案为C2H4O2,羧基。
(2)乙酸、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即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答案为浓硫酸、加热,CH3COOCH2CH3、H2O。
(3)乙酸是一种弱酸,部分电离,用可逆号,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答案为CH3COOH CH3COO +H+。
(4)乙酸、盐酸都为一元酸,可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乙酸和盐酸溶液的pH,乙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溶液,则酸性乙酸<盐酸;答案为测定相同浓度的乙酸和盐酸溶液的pH,乙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溶液,则酸性乙酸<盐酸。
21.(1)
(2) 羟基 羧基
(3)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4)还原
【分析】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可知A为,与水加成生成B,B为CH3CH2OH,CH3CH2OH与氧气反应生成C,C为乙醛CH3CHO,CH3CHO与氧气反应生成D,D为乙酸CH3COOH,B与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1)
根据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2)
B为CH3CH2OH,D为乙酸CH3COOH,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分别羟基、羧基;
(3)
根据分析可知①为与水加成生成B乙醇,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③CH3CHO与氧气反应生成D乙酸,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4)
B为CH3CH2OH,将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插入B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铜丝是催化剂,乙醇与氧气在铜做催化剂下反应生成乙醛,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22.(1)C7H16
(2)C99H200
(3)C15H32
(4)C7H16
(5)C3H8
(6)C4H10
【分析】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1)
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50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2=100,则12n+(2n+2)=10,n=7,化学式为C7H16;
(2)
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则2n+2=200,n=99,化学式为C99H200;
(3)
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6L的水蒸气,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则1个C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16×2=32,则n=15,化学式为C15H32;
(4)
烷烃CnH2n+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1,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D,则n=7,化学式为C7H16;
(5)
1mol烷烃CnH2n+2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烷烃E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11.2L,O2的物质的量11.2L÷22.4L/mol=0.5mol,则1molE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5mol,,n=3,化学式为C3H8;
(6)
室温下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气态直链烷烃F为正丁烷,化学式为C4H10。
23. HCl 加成反应 CH3CH2CH2CH3、
【详解】(1)由物质结构可知,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丁烷,故①试剂a为HCl,②反应I为加成反应;
(2)①丁烷裂解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②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有正丁烷、异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24. ② ① ⑦ ③⑥ C(CH3)4 CH4+Cl2CH3Cl+HCl
【分析】(1)①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12C与14C互为同位素;③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④与为同一物质;⑤与为同一物质;⑥与互为同分异构体;⑦CH3-CH3与互为同系物。
(2)根据烷烃的分子通式计算分子式,结合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确定结构简式。
(3)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生成的气态有机物为CH3Cl。
【详解】(1)①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12C、14C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12C与14C互为同位素;③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两者分子式相同都是C2H4O2、结构不同,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④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结构,与为同一物质,都表示二氯甲烷;⑤苯中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与为同一物质,都表示邻二氯苯;⑥与的分子式都是C10H8O、酚羟基的位置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⑦CH3-CH3与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互为同系物的是⑦,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⑥。
(2)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2(n1),则14n+2=72,解得n=5,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该烷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高度对称,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CH3)4。
(3)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生成的气态有机物为CH3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点睛】本题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判断,烷烃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确定,甲烷的性质。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核素,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注意同分异构体与同一物质的区别。
25. ②④ ①③ ⑥ ⑤⑦ -2 R2O5 6 5 11H、12H、13H 14C 14N 14C 16O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一般情况下,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主族序数有关,且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详解】
(1)A.②红磷与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正丁烷与异丁烷,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③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C.⑥16O与18O二者质子数都是8,前者中子数为8,后者中子数为10,属于同位素;
D.⑤冰与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
⑦干冰与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不同状态,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本题答案是:②④;①③;⑥;⑤⑦;
(2)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所以最低负价为-2价;某元素R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则最低负价为-3,最高正价为+5,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故答案为:-2;R2O5;
(3)①、11H、12H、13H都属于氢元素,14C属于碳元素,14N属于氮元素,16O属于氧元素,35Cl2、37Cl2,都属于氯元素,共有6种核素,5种元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6;5;
②、11H、12H、13H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本题答案为:11H、12H、13H;
③、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14C和14N,14C中中子数14-6=8,16O的中子数=16-8=8,二者中子数相同,本题答案是:14C;14N。14C;16O。
【点睛】
化合价的规律是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特别注意氟无正价,氧无+6价。此为易错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