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练习
一、选择题
1.清朝前中期,其常备军的规模保持在80万左右,包括60万汉人绿营和20至25万满洲八旗。1700年前后,常备军约占清朝总人口的0.4%,1800年前后约占0.19%。这说明,该时期清朝( )
A.军事力量日渐衰弱 B.实行满汉二元统治
C.军队结构相对单一 D.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2.关于五帝间的权力转移方式,史料中有禅让和篡夺的不同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记录尧、舜、禹的“禅让制”被历代儒家所推崇,《韩非子》中则有“舜逼尧,禹逼舜……人巨拭其君也”等记述。这说明( )
A.《史记》对于禅让制的记载不可信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 D.作者的观念和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3.据殷墟卜辞记载,历代商王都以天干为名号,如大乙(太祖子履,即商汤)、太甲(太宗子至)、盘庚(世祖子旬)、武丁(高宗子昭)、帝辛(纣王子寿)等。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涉及到商代的( )
A.国家组织形式 B.王位继承法 C.诸子分封次序 D.内外服制度
4.召公劝谏周厉王:“故天子听政……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这说明周朝政体( )
A.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具有原始民主的传统 D.是官僚政治制度的开端
5.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6.表1所示为古代文献对商朝末代君主继承王位的相关记载。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记载 出处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长子)也,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 《左传》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君主)。 《吕氏春秋》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史记·殷本纪》
A.商朝已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商王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C.商代已出现血缘政治特征 D.王位继承体现了子凭母贵
7.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 B.有利于合理决策
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 D.降低了行政效率
9.《春秋左传》载:“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人名)劳(慰问)王,且问左右。”这表明( )
A.周王与诸侯矛盾不可调和 B.周朝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D.分封制的根基逐渐瓦解
10.秦代,文书的起首先点明发文时间,再附发文者的姓名及官职,其后正文叙述相关事务与问题,结尾标明发送时间与撰写、传递人员。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11.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12.唐初建制规定中书省下属官员中书舍人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拟定工作。唐高宗时,皇帝开始委任文学之士替他撰写诏书并侍奉左右,分担了中书舍人的职务,唐中宗时更有上官婉儿以女儿之身长年“独当书诏之任”。这一变化说明唐朝( )
A.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B.女性政治地位上升
C.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13.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14.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薜(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
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 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 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15.阅读“明清内阁比较表”,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清代( )
项目 明朝 清朝
品级 以大学士为正五品 顺治朝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二品,雍正定大学士为正一品
下设机构 下设两房:制敕房、诰敕房 下设十余个处理文本的二级机构: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房、副本房、批本处等
①内阁决策效率明显提升 ②中枢权力制衡机制趋于成熟
③内阁的权限远高于明代 ④内阁仍旧是重要的中枢机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奏折制度( )
A.造成了任人唯亲 B.强化了政务运行的制度化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
17.“州郡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高山大川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社会文化区。《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和唐朝的十道或者十五道都是依据这一特点划分的。这一划分( )
A.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推动文明的多元一体
C.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 D.削弱了地方割据基础
18.西汉实行陵邑制度,即在皇帝的陵墓旁边建立居民点安置移民,等皇帝死后安葬,这个居民点就升格为县,称为陵县,由朝廷直接管辖。迁入陵县的主要对象是现职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宠臣、公主、外戚及其他特殊人物,地方上的“豪杰”和资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富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首都政治经济地位 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C.导致了地方经济文化衰落 D.削弱了外戚政治影响力
19.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三司”分割,但“三司”分立也带来了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的问题,督抚制度因此逐渐建立。这表明,明朝( )
A.地方行政层级逐步增加 B.基层行政权力扩大
C.地方行政制度不断调整 D.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20.夏商西周时期,天子对诸侯方国的统治手段除了军事征伐外,还有朝聘盟会,“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据此可知,夏商西周时期( )
A.原始民主传统尚存 B.统治秩序受到重视
C.等级体系得以维护 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21.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不仅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而且正常生活受到限制。为了生存,他们欲“假冒民人,带同妻女卖身为奴,甘心下贱”而不得。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亲情日益淡化 B.君主专制存在痼疾
C.儒家主流地位旁落 D.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22.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
A.秦、西汉 B.东汉、唐 C.唐、北宋 D.南宋、明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出现了秦、汉、唐、明、清等强大的封建王朝,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统治,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高度集权的中央行政制度日臻成熟和完备。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
——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
材料二 大体来看,由汉至清,州郡县三级体制自东汉末至隋文帝时,前后经历400年;而以道(路)州县准三级制由唐贞观元年(627年)持续至宋末,历时约650年;自元以后,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再存在准行政单位,省府(州)县三级体制持续至清末达600多年。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层级是在准三级体制与三级体制之间寻求最恰当的安排,而最终定格于三级体制上。 ——刘君德、勒润成、周克瑜《中国政区地理》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相关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你选取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B A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D C C A B C B
题号 21 22
答案 B B
二、非选择题
23.【答案】(12分)
示例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
阐述:自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汉朝在秦制的基础上,在汉武帝时期设州刺史监察地方,同时以郡统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唐宋时期,分别设道和路监察地方,宋朝更是设“四监司”并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且被后世所沿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行省制度和边疆治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8分)
总之,中国古代虽然经历东汉未年和唐朝中后期两次地方割据时期,但总体而言,中央集权是不断强化的。(2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2分)
阐述:自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古代地方治理不断完善。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朝则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隋唐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层级经历了二、三、四级的反复变化,最终在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之间达到平衡。并且在明清时候,行省制度被完善,边疆治理得到加强,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8分)
总之,中国古代地方治理水平在历朝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2分)
24.【答案】
(12分)示例
观点: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制度化,这一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评析:从古代中央官制来看,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家国一体到家国两分的转变,表明古代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同时,三省制还将位高权重的独相制发展为相互牵制的群相制,减少政府决策失误,这说明古代封建王朝注重从制度上加强政治建设。
从选官制看,古代选官经历了从世官制到察举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由此可见,古代选官由注重血缘出身到注重才能德行,由官员荐举到考试选拔,选官制度日益公平公正,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选官的制度化、科学化为中华文明兴盛奠定了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调整与制度创新,为中国古代政治注入了制度化的基因,更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钱穆先生的观点正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观点2分,评析8分,总结2分。)
其他分析:
从中国政治角度:
(1)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制度化,这一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2)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法治,这一观点不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从西方政治角度:
(1)钱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政治偏重人治,没有认识到西方民主政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
(2)钱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政治重视人民意愿,这符合西方代议制的特征。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