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0 22:57:21

文档简介

全国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是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历
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一直作为人类灵魂的支撑。要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基础。文化也是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健。
希望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
“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在隆重庆祝改苹开放40周年之际,我
们表衫了100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许多作家、艺术家、社会科学家,像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
蒋子龙、沸晋、路遥、樂锦诗、厉以宁、林较夫、王家福、胡福明、许崇德、杜润生、郑德荣等,他们都
是紧最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
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间的空间。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把提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
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
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
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摘自习近平《一个国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材料二:
不网时代有不阿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变时代气息的感染。作家的文学
风格少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文学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时代文化的特
点,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
所谓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持征、它是滨时代
的精种钠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见。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
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光秦诸子散文感情激越、设想
奇铸,采绚烂,富有论州性,理当与当时科雄割据、学派林立、百窄争鸣、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持
征密切相关,文学的时代特点不是时代印记被动的承受物,它既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又是时代
精神的发酵剂和催化剂。曾操,曹石曹植、孔融、王菜、刘桢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他们面
【高一期末·语文第1页(共6页)必修下册一BB-X=E一唐A一2】A
全国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与作家的精神世界无关”不合原文,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
2.D(“时代情境和语境是其文学风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曲解文意,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
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3.B(A项,是对历史的记录,不能体现“作品时代风格”;C项,借人物命运表达作者的态度,不能体现“作品时代
风格”这一概念的“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D项,谈的是文章的主题和风格,不能体现“作品时代风格”。故
选B。)
4,①首先分析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②然后阐释文学的时代风格这一概念,并采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举例论证)相结合分析其特征:③接若以古文运动这一文学现象举例说明文学的时代风格形成离不开文学
的发展规律;④最后以作家丁玲为例分析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每点1
分,酌情给分)
5.①此句话说明了文学与时代是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关系:②时代情境和语境影响文学作品的形成,使其渗
入时代因素,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③文学与时代同步,为时代发声,唱响时代主旋律,为时代发展注入强大
的精神动力。(每点2分,酌情给分)
6.D(“三毛的无奈与愤怒”理解错误。此处写出了三毛的死亡对作者的巨大震撼,从而突出文章的悲剧色彩。)
7.B(“也有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精准捕捉”分析错误,“我没料到他突然柳鞭爆甩,大喝一声,手抄犁把偏斜着
一抖,死角眨眼之间居然乖乖地也翻了过来”“一个人担着半截牛绳,坐在路边发呆”等是动作描写,文中并没
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8.①人物上:突出了志煌的人物形象,不仅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赶牛技术,还表现了他对牛的深厚感情。②情
节上:与后文志煌的被逼杀牛的无奈与痛苦形成鲜明对比。③主题上:突出主题,前四段突出志煌是爱惜牛
的,但最后却无可奈何只能杀掉牛,更突出地表现了对生命的悲悯。(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9.生命意识:①志煌和村人对牛的尊重与关爱。三毛虽然只是一头牛,但志煌却极其疼爱它,悉心照顾:志煌杀
牛之前喂三毛一盆黄豆也是对牛的不舍与对生命的敬重。②对人的生命与安全的重视。牛被杀的原因是它
伤人了,村人们担心牛再伤人。(3分)悲悯情怀:①志煌杀牛前的不舍与痛苦传达出作者对普通生命的关注
与同情。②几个妇人的议论中也有作者对底层老百姓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的思考与同情。(3分)(酌情
给分)
10.A(“恐惧”与“慑伏”共用一个主语“弊邑”,且有因果关系,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缮甲厉
兵”是动宾结构的并列短语,且“饰”和“习”都为动词,如与“车骑”放在一起则句意不通,因此可判断“饰”和
“习”后分别接宾语“车骑”与“驰射”,故“饰车骑”与“习驰射”都应独立成句,排除C项。故选A。)
11.D(A项,“山东”为古今异义词,古义:崤山以东,文中指崤山以东的楚、赵、韩、魏、燕、齐六国。今义:行政区
划,山东省。说法正确。B项,《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中的“督过”也是“责备,责罚”的意
思。句意: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的过错,脱身独自走了。D项,《答司马谏议书》中“于反覆不宜卤莽”中
“反覆”是书信往返的意思。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两句中的“反覆”含义不同。故选D。)
12.C(“赵武王的父亲在位时,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张冠李戴。结合文中“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
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可知,“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的是宰相奉阳君,不是赵武王的父亲。)
13.(1)如今撇国秦王只有破铠甲钝兵器,驻扎在渑池,希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领番吾,与赵军在邯郸城下
会战。(“军”“逾”“据”各1分,句意1分)
(2)我私下为大王考虑,(大王)不如和秦王在渑池相会,互相见面以后亲自结为盟友。(“窃”“计”“面”各1
分,句意1分)
14.①张仪游说得力。张仪的游说技巧谋划得当、软硬兼施,让赵王最终以臣服换生存。②当下形势所迫。苏
秦已亡,楚、韩、魏、齐四国已就连横达成共识,赵国失去盟友,孤立无援。秦、齐、韩、魏四国大军已兵临城
下,张仪以势压人,给赵王下了最后通牒。③赵武王主动臣服。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赵武王主动求和才
能得以保全家国。(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15.D(“沉郁顿挫”错,该诗风格为萧敬自然,读起来轻快流畅。)
【高一期末·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必修下册一BB一X一E一唐A一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