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四2-4《诗经四首》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四2-4《诗经四首》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4 21: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必修四2-4《诗经四首》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氓之蚩蚩(chī)       匪我愆(qiān)期
将(jiāng)子无怒 泣涕涟涟(lián)
B.体无咎(jiù)言 以我贿(huì)迁
自我徂(cú)尔 无与士耽(dān)
C.象弭(ěr) 夙(sù)兴夜寐
咥(xì)其笑矣 笑言晏晏(yàn)
D.其黄而陨(yǔn) 载(zài)饥载渴
归聘(chěng) 我行不来(lái)
解析 A.“将”读qiāng;C.“弭”读mǐ;D.“聘”读pìn。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靡室 归聘 孔棘 来既我谋
B.环宇 无恙 苍茫 乘彼垝垣
C.骄饰 惠赐 惦念 非我愆期
D.寒暄 眷顾 戍守 无与士耽
解析 A.既—即;B.环—寰;C.骄—矫。
答案 D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载:装载。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维:语气词,无实义。
D.言笑晏晏 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解析 A.载:又。
答案 A
4.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躬:自身。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将要。
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夙:早晨。
解析 C.将:希望。
答案 C
5.对下面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④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A.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B.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C.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D.①②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③④中的“以”用法和意义不同。
解析 ①②中的“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中的“以”是介词,把。④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来。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7题。(8分)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解释加点的词。(4分)
氓之蚩蚩(    )    乘彼垝垣(    )
体无咎言(    ) 无与士耽(    )
答案 蚩蚩:忠厚的样子。垝:毁坏、倒塌。咎:灾祸。耽:沉溺。
7.下列各句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C.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8~9题。(6分)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8.《无衣》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意在引发士兵思考。面对强敌侵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战斗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表现出了士兵们的亲密无间,团结友爱。
9.“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三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每章最后一句,从精神到行动,全方位地表现了秦军士兵的战前准备情况,表现了士兵为保家卫国而从军的精神和行动。
二、课外拓展
10.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9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气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东西。
(1)《诗经》中的诗多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1)赋
(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11.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2分)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三岁贯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适彼乐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逝将去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与“莫我肯顾”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桑之未落       B.以我贿迁
C.自我徂尔 D.古之人不余欺
(3)诗中的硕鼠指什么?为何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3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句式的运用来看,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1)①女:同“汝”,你。②适:到。③去:离开。
(2)D
(3)硕鼠,指专吃粮食的田鼠,比喻统治者。诗中反复咏唱“乐土”“乐国”“乐郊”,强调人民向往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
(4)重章复沓。表达作用是: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12.阅读下面这首金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饮 酒
元好问
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
举杯谢明月,蓬荜肯光临。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注】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元好问辞去国史院职务后,回到昆阳(在今河南叶县),在新购的家居田园中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闲适之余,他仿照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写下了《饮酒》(五首),表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1)这首诗中流露出元好问辞官之后的矛盾心理,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分析。(5分)
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此诗颔联流露出元好问辞官之后的矛盾心理。既有淡淡的孤寂与苦涩,这可从“闭门秋草深”“孤斟”中看出;又有聊且自慰的喜悦,这可从“床头有新酿”“意惬”中看出。
(2)此诗颈联出句仿拟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而来,但是此句推陈出新,匠心独运。请你说说“谢”字比“邀”字好在何处。(5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改“邀”为“谢”,绝非简单的一字之换,而是推陈出新,匠心独运的神来之笔。“邀”显明月之被动,“谢”见作者之感激,而这满怀感激远不是被动明月所能够承受得起的。后续的“蓬荜肯光临”是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