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2 15:33: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字稿
一、听写
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的故事。
老师先来检查大家词语的掌握情况
小黄本又轻又快地打开到第41页,开始听写:
胸怀严肃赞叹训斥
(听写词语过程中强调写字姿势)
对照屏幕检查,错的字用铅笔圈画出来,用黑笔在旁边订正。
二、复习
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许多
预设2:学生可能说得特别简单,但是说不到点上去
预设3:只能说一点内容,就说不下去了
师1:这位同学相当于把这个故事复述了一遍
师2:这位同学没有概括出主要内容
师3:老师看到这位同学愁眉苦脸的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先看看这篇这么长的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3件事
三、“合并段意法”概括文章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需要一个本领,今天老师来教你个窍门。把每个小故事的时间、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串起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三个小故事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①新学年修身课上、②十二岁那年、③一个星期天。
2这三个小故事都有一个核心人物?他是?
生:少年周恩来
3。(这三个小故事,)除核心人物周恩来之外,还分别有一个主要人物:
生:①魏校长、②伯父、③女人
4。用心朗读课文,根据思维导图,想想课文讲了周恩来的哪三件事?
第一件事:新学年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告诉魏校长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连声赞叹。
第二件事:十二岁那年,周恩来初到奉天,他从伯父那儿听到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一个星期天,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侮而没处说理。这时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含义。
能把这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自己先在下面练习。
指名说
三个段意合并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合并段意法”。
四、“合并小标题/小故事”的方法概括课文
1。刚才我们把每个小故事读成了一句话,我们能不能给每个小故事起一个名字?整篇文章,这么长的一个大故事,名字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个小故事,我们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2。给第一个故事起个名字。(用几个字起名)
生:
“振兴中华”是周恩来的志向,第一个小故事的名字就叫——立志振兴中华(板书)
给第二个故事起什么名字?
生:
第二个故事讲得是中华不振,是周恩来从伯父那儿听到的,就是——耳闻中华不振(板书)
第三个故事讲得也是中华不振,是周恩来亲眼看到的。就叫——目睹中华不振(板书)
5。三个故事名称中都有“中华”两个字,“振兴中华”是本文的关键点,所以概括的时候要抓关键,简简单单。
6。谁能把故事的名字串联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7。直接点名说
8。这些事情中哪件事是结果?哪件事是原因?
生:第1件事是结果、2.3件事是原因。
课文并不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得,而是先写结果再写原因,这就叫——倒叙的写作方法。(板书)
理解“中华不振”
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就是因为——(指黑板上的板书“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
2。默读课文第11-16自然段,圈画出描写中华不振的词语或句子,写出你的感受。
生1:伯父和周恩来的对话(11-13自然段)
“不要随便去玩”、“绕着走”、“没有地方说理”等词语写出外国人的耀武扬威,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中国软弱无能。
生2:第16自然段
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看到一个女人,女人在哭诉,女人为什么而哭?
生3:“这个女人的亲人是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
这是伤心的哭
生4:“巡警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
这是愤怒、生气地哭
生5:“训斥她”
这是屈辱的哭
在自己的国土上任由别人随意践踏,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巡警反而为外国人撑腰。这一具体的事情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不振!
六、课后习题
1。周恩来在少年时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青年的时候,也就是他19岁的时候东渡日本,去求学,为中国的强大而学习,在求学之前,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齐读: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通过注释理解这首诗)
他学习的目的?
就是“济世穷”,“济”就是救济,拯救、救济社会的危亡。
出示图片:周恩来少年、青年、中年成年
少年时为振兴中华,励志读书;
青年时为振兴中华,东渡求学;
中年时为振兴中华,南征北战;
老年时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
“有志之人立长志。”
小练笔
周恩来在一百年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如今,这盛世,也如周总理所愿。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祖国强起来的同时,也是要读书。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拿起笔来写一写你为什么而读书的答案吧。
点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严肃 胸怀
训斥 赞叹
女 人
第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
少年周恩来
十二岁那年
伯 父
新学年修身课上
魏校长
一个星期天
1.默读课文第11-16自然段;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中华不振的词语或句子;
3.写出你的感受。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告诉周恩来
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出去玩;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
少年周恩来看到了发生在租界的一幕;
因为中华不振,魏校长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大江歌罢掉头①东,
邃密②群科济世穷③。
面壁④十年图破壁,
难酬⑤蹈海亦英雄。
注释:
①掉头:有力地调转身躯,表示决心赴日留学。
②邃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③济世穷: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困难,困穷,危亡。
④面壁:面对墙壁坐着
⑤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
少年时为振兴中华,励志读书;
青年时为振兴中华,东渡求学;
中年时为振兴中华,南征北战,
担任总理,为国操劳;
老年时为振兴中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先想清楚,再写下来,注意把理由写清楚。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