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四4-12《师说》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四4-12《师说》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4 21: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必修四4-12《师说》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孰(shú)  苌(cháng)弘  经传(zhuàn)  针砭(biǎn)时弊
B.阿谀(yú) 句读(dú) 谄(chǎn)媚 不拘(jū)于时
C.郯(dàn)子 严谨(jǐn) 或不(fǒu)焉 惑(huò)之不解
D.老聃(dān) 贻(yí)赠 师襄(xiāng) 以资切磋(cuō)
解析 A.“砭”读biān;B.“读”读dòu;C.“郯”读tán。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师郯子 B.吾从而师之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 师,名作动,A、B、C三项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
D.闻道有先后
解析 D.先后:先和后。A.学者: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此指求学的人。B.众人:今指很多人,此指一般人。C.小学今指小学学校教育,此指小的方面的学习。
答案 D
4.下列句中已标出的朗读时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解析 “也”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停顿。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3分)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
D.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 A.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17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圣人之所以为圣
句读之不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则群聚而笑之
官盛则近谀
解析 D.则:就。A.惑:前者意为困惑;后者意为糊涂。B.之: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解释为“的”,后者为宾语前置的标志。C.师:前者意为老师;后者意为择师学习。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解析 C.归:使动,让他回去;A、B、C三项均为意动用法。
答案 C
8.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4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 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
答案 D
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分)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内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内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孩子书本内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答案 B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8分)
张巡,蒲州河东人。兄晓,开元中监察御史。兄弟皆以文行知名。巡聪悟有才干,举进士,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调授清河令。有能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仆之于地,将斩之。会贼来攻城,潮遽出斗,而反接者自解其缚,闭城门拒潮召贲。贲与巡引众入雍丘,杀潮妻子,婴城守备。吴王祗承制授贲监察御史。数日,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守城。令狐潮引贼将李廷望攻围累月,贼伤夷大半。禄山乃于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饷路,自是内外隔绝。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城中益困。
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临淮,巡遣帐下之士南霁云夜缒出城,求援于进明。进明日与诸将张乐高会,无出师意。霁云泣告之曰本州强寇凌逼重围半年食尽兵穷计无从出但睢阳既拔即及临淮皮毛相依理须援助。”霁云自临淮还睢阳,绳城而入。城中将吏知救不至,恸哭累日。
十月,城陷。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  反接:捆绑。
B.贼伤夷大半 夷:铲平,消除。
C.皆为贼所执 执:拘捕。
D.子奇义其言 义:认为……合乎道义。
解析 夷:创伤。
答案 B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兄弟皆以文行知名 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临淮
B.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 霁云自临淮还睢阳,绳城而入
C.贲与巡引众入雍丘 每与贼战,大呼誓师
D.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 而反接者自解其缚
解析 A.介词,因,由于/用;B.连词,表承接/表修饰;C.连词,和/介词,跟;D.代词,他的或自己的。
答案 D               
12.下列各句,能直接表现张巡“忠义抗逆贼”的一组是(  )(4分)
①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
②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③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④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
⑤巡遣帐下之士南霁云夜缒出城,求援于进明
⑥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 ②讲的是张巡好扶贫济困;④这是尹子奇左右对张巡的评价;⑤讲的是张巡派南霁云求援。
答案 A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天宝年间,张巡调任清河县令,有能干的美名,他注重义并崇尚气节,有人把危急困窘告诉他,他一定会倾其财力来救济他。
B.安禄山之乱时吴王李祗任灵昌太守,奉诏率领河南各郡,训练兵马来抗御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做张巡的副手,跟随张巡参加忠义活动。
C.为了解救睢阳,张巡派帐下之士南霁云夜里缒城而出,向贺兰进明求援,但贺兰进明没有出兵之意。
D.至德二年十月,尹子奇攻克雍丘,张巡被俘,尹子奇先对他态度粗鲁,后被他忠义之言感动,但在众人的劝谏下,他最终还是杀害了张巡。
解析 李随是吴王李祗的副手。
答案 B
14.断句和翻译。(12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
霁 云 泣 告 之 曰 本 州 强 寇 凌 逼 重 围 半 年 食 尽 兵 穷 计 无 从 出 但 睢 阳 既 拔 即 及 临 淮 皮 毛 相 依 理 须 援 助。
解析 从标志词“曰”“但”等可划分两处,其他需要靠对句子的理解来划分。
答案 霁云泣告之曰/本州强寇凌逼/重围半年/食尽兵穷/计无从出/但睢阳既拔/即及临淮/皮毛相依/理须援助。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①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城中益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译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注意重点字“锋”、“困”的理解。②注意“犬彘”的翻译和判断句“……也”、反问句“安……哉”的句式特点。
答案 ①又相持了几个月,贼军锋芒转盛,城中更加困难。
②你依附逆贼,是猪狗呀,怎么能长久呢!
【参考译文】
张巡,蒲州河东县人。兄名晓,开元年间任监察御史。兄弟都因文章德行知名于世。张巡聪明有才干,考中进士科,先后三次参加书判拔萃的考试成绩优秀。天宝年间,调任清河县令。有能干的美名,他注重义并崇尚气节,有人把危急困窘告诉他,他一定会倾其财力来救济他。
安禄山之乱,张巡任真源县令,劝说谯郡太守,下命令加固城池,招募市人,形成抗贼的形势。当时吴王李祗任灵昌太守,奉诏率领河南各郡,训练兵马来抗御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做他的副手,张巡和单父尉贾贲各自招募豪杰,一起做这种忠义活动。
当时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拿他的城池去投降贼军,百姓和官吏百余人不服从他的命令,令孤潮把他们反捆起来,使他们扑倒在地上,将要杀掉他们时,适逢贼来攻城,令狐潮赶紧出城与之会合,而被反捆的人自己解开绳缚,关闭城门拒绝令狐潮而召请贾贲。贾贲和张巡率领众人进入雍丘,杀掉令狐潮的妻子,环城守卫。吴王李祗承制授任贾贲监察御史。数日后,贼来攻城,贾贲出城战斗而死,张巡于是会合贾贲的部众守城。令狐潮带领贼将李廷望围攻几个月,贼伤亡大半。安禄山于是在雍丘北面设置杞州,筑起城垒来断绝运送粮饷的道路,从此内外隔绝。又相持了几个月,贼军锋芒转盛,城中更加困难。
当时贺兰进明率重兵守卫临淮,张巡派帐下之士南霁云夜里缒城而出,向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每天和诸将在一起大摆宴乐聚会享乐,没有出兵的意思。南霁云哭着告诉他说:“本州遭受强寇侵逼,已被重重包围了半年,粮食用尽了武器也不够用,已想不出好办法了。只是如果雎阳被攻克,就要殃及临淮,皮毛互相依存,按理应当援助。”南霁云从临淮返回睢阳,用绳吊进城去。城中将吏知道救兵不能来,痛哭了好几天。
十月,城池陷落,张巡和姚摐、南霁云、许远,都被逆贼拘捕。张巡神气慷慨激昂,每次和贼军交战,都大呼誓师,眼眶瞪裂流血,牙齿都咬碎了。城将要陷落时,向西两次拜礼,说:“臣的智勇都用尽了,不能遏制强寇,保住孤城。臣即使做了鬼,也发誓要降灾给逆贼,来报答圣明的恩泽。”城池陷落后,尹子奇对张巡说:“听说您每次交战都瞪裂眼眶,牙齿也都给咬碎了,为什么至于这样呢?”张巡说:“我是想气吞逆贼,只是力量不够罢了!”尹子奇用大刀撬开张巡的嘴,看他的牙齿,见存留的牙齿不过三颗。张巡大骂说:“我是为君父守义而死,你依附逆贼,是猪狗呀,怎么能长久呢!”尹子奇认为他的话很忠义,想礼遇他,左右的人说:“此人恪守义节,一定不会被我们利用。他一向很得人心,不可以久留。”当天,和姚摐、南霁云一起被害,只有许远被押送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