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4 21: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版必修四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角色(jué)   戛然(gá)    徇私枉法(xùn)
刚毅木讷(nè)
B.砚台(yàn) 承载(zài) 前合后偃(yǎn)
百折不挠(náo)
C.包扎(zhā) 谙习(ān) 稗官野史(bài)
刚愎自用(bì)
D.宝藏(cánɡ) 谄媚(chǎn) 韬光养晦(tāo)
一诺千金(nuò)
解析 A.“戛”读jiá。C.“扎”读zā。D.“藏”读zànɡ。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迄今 锋芒必露 营私舞弊 恣意妄为
B.抱负 觥筹交错 兵荒马乱 反然悔悟
C.缘分 以儆效尤 言简意赅 融会贯通
D.申述 一脉相承 指手划脚 俯首贴耳
答案 A.必—毕。B.反—幡。D.划—画。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名星代言的广告含有违法内容的消息曝光后,央视“东方时空”等栏目加以________,并作了深度剖析。
②现在大家认识到,管理只有“集中”,才能保证“统一”,才能保证质量。而有的地区教育行政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使得基础教育________混乱。
③近日,一篇博文《我的文章成为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不少网民对出题人甚至高考的________。
A.关注 失之 抨击 B.关心 失之 攻击
C.关心 有失 抨击 D.关注 有失 攻击
解析 关注:关心重视。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根据语境,此处应选“关注”。有失:相当于“失掉”“失去”,如“有失公允”即“失去公允”,“有失风度”即“失去风度”。失之:相当于“缺陷在于”“失误在于”,如“失之偏颇”即“缺陷在于偏颇”,“失之放肆”即“缺陷在于放肆”。因此,这里的“混乱”前应填“失之”。抨击:用言语或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攻击:进攻;恶意指摘。根据语境,这里应选“抨击”。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本月,中国足坛掀起扫赌打黑风暴,此次扫赌打黑行动全国联动,涉及范围之广、涉及足球圈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
B.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他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C.俄罗斯上年度出现“赤字预算”。为此,总统办公厅率先垂范节约开支,但没有带来其他政府部门的上行下效。
D.希望工程20年,营造了公民互助、扶危济困的良好氛围,很多人认为如何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教育发展,应当摆上新部长的案头。
解析 A.空前绝后:意思是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这里应该用“史无前例”。B.抛头露面: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不合语境。D.扶危济困:扶助处境危急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符合语境。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烟台到大连航线抗风等级为8级的客货船从明天将会全部停运,停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B.有网友反映陕西、山东和浙江的少数地区注射甲流疫苗收费,经核实,相关地方注射的是普通流感或肺炎疫苗,注射甲流疫苗没有收费。
C.省征兵办接到不少应征青年的电话,反映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借征兵搞诈骗活动,向应征青年承诺帮助找关系为名,趁机索取钱物。
D.中国卫星首次规避空间废弃物的轨道控制工作完成质量良好,为形成中国规避碰撞的反应对策机制提供了首个成功案例。
解析 A.“原因主要是……”与“由于……”句式杂糅,可删去“由于”;B.“陕西、山东和浙江的少数地区”有歧义;C.成分赘余,可去掉“为名”。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
么?
鲁侍萍 (看看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 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 你的女儿?
鲁侍萍 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 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
周朴园 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周朴园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 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 哦,好地方。
周朴园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
鲁侍萍 是,老爷。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
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
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
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
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
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
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6.舞台说明是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从节选部分中举例阐释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舞台说明有交代人物、时间、地点、布景以及说明人物行动、人物情状等作用,节选部分主要是关于周朴园的舞台说明。这些舞台说明,生动地展现了周朴园的心理变化,刻画了他的性格。比如,当他看到侍萍很自然地关好窗子的时候,他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动作似曾相识,并引起了他内心之中对侍萍的一丝想念。而在对话中提到无锡的时候,他的“沉思”,则表现了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当侍萍讲出当年的那一段悲惨遭遇时,他的表现是“苦痛”和“汗涔涔地”,不难想象,此时的周朴园,内心的确充满了对往事回忆的痛苦:有对侍萍的怀念,也有怕别人知晓内情的惊惧,也许还应该有些良心上的自责……他对侍萍姓什么的追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7.古人云:“一言而神见。”透过剧中人物简短的语言,我们完全可以探知人物的内心世界。请找出周朴园所说的“哦”来,分别说明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周朴园一共说了六个“哦”字,具体说来,其含义分别是:①是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②是勾起周朴园的回忆;③是一般应答词;④是表示惊奇;⑤是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不由自主发出的;⑥是受人指控般、做贼心虚的窘态。一个简短的“哦”的潜台词揭示出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做贼心虚的变化过程。
8.潜台词是戏剧语言特有的,所谓“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请写出下列对白中“忽然”的潜台词。(4分)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 两人都用了“忽然”一词,但心中所想却是截然不同的。周朴园是在推卸责任,而鲁侍萍则是在揭发周朴园的罪行:不是我无缘无故投河自尽,而是你周朴园丧尽天良地赶我出门,全然不顾我生孩子才三天,这是何其狠毒!这里鲁侍萍用周朴园的原词来嘲讽周朴园的虚伪,使戏剧语言精练而有意味,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突出。
(二)阅读窦娥在临刑前的两段唱词,回答9~11题。(12分)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9.唱段开头的【耍孩儿】【二煞】指的是(  )(4分)
A.属于正宫的曲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之一 D.宫调名
答案 A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罚:惩罚。
B.红尘:尘土,这里指土地。
C.暄:温暖,这里指热气蒸腾。
D.素车白马:指送葬的车马。
解析 罚:发。
答案 A
11.对这两段唱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耍孩儿】是窦娥向监斩官提出要血溅丈二白练上这段唱词,希望刑场围观的人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申明她的奇冤一定能像历史上苌弘一样昭雪。
B.【二煞】中,窦娥提出第二个誓愿六月飞雪的唱段,表明她希望自己的冤屈将像古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
C.这两段唱词不仅是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她的斗争锋芒已经指向了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D.这两段唱词既表达了窦娥的反抗精神,又不免有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
解析 “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概括不恰当。
答案 D
(三)阅读电视剧剧本《暗算》(节选)解答12~15题。(14分)
人物简介:
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被敌人破译到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翻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枪杀)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①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枝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
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造物主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像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②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上,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12.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4分)
钱之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代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钱之江表述的主要意思是表明和对方“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及对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代主任的主要意思是威逼利诱钱之江归顺党国,表达了他对党国的忠诚,也包含了他对钱之江的佩服。
13.你最欣赏钱之江身上哪些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请选取两点并依据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示例:机智沉着,应对的话语既顺畅通达,又针锋相对;学识渊博,如他对饮食的表述;乐观,永不言败等。
14.选文中的许多语句都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言外之意),请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潜台词。(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①你不就是共产党的人了吗!②为革命的正义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15.假如你是导演,在上述片断中,就“钱之江”这个角色的语气或神态应向演员提出怎样的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 柔中带刚、坚定自信、平静坦然,面带微笑等。理由:钱之江是在明白代主任基本确定他的身份又无法证实的情况下与之展开的充满智慧的斗争;或答他学识渊博,献身革命的决心,沉着有胆识等亦可。
三、语言运用(15分)
16.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5分)
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
示例二:感谢高一(2)班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著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但爱情的悲剧似乎还在延续。接下来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又要讲述一个和爱情有关,却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
1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格处写上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5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答案 示例: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18.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它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
对总理的这句话,你如何看待?请写一个简短的新闻点评。(5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示例: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历史也不会忘记。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潜心为民、淡泊名利的政治家朴素的情怀。
四、作文(50分)
19.请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一是“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写人,可以实写,写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写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也可以虚写,写历史上的某位名人,写读书的感悟、思想的升华。物,可以是某个物件,也可以是某篇作品,但是,不管写什么,都要以“物”为媒体拓展引入,来表现认识的加深,抒发人生的感悟。
二是“拨动”。这里的拨动,是感动,触动,还是震动?显然,拨动心弦,应该是内心真挚情感的一次充溢,是个人思想认识的一次升华。因此,宜以正面、积极的人和物为主。
三是我。题目中明确规定拨动的是我的心弦,这个我就是作者本人。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交代“拨动我的心弦”的原因,材料要相对详细,然后突出“拨动心弦”后的感受,也就是人生的感悟相对要具体,而不能蜻蜓点水,点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