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022 级
2023 年 7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6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2.答题前, 考生先在答题卡上填写科目名称, 并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 楚, 待监考员粘贴条形码后,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与自己的准 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 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主要原因是它阐明了
A.生物界的统一性 B.生物界的多样性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D.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 .下列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试剂和反应呈现颜色合理的是
A.碘液 蓝紫色 B.双缩脲试剂 紫色
C.斐林试剂 砖红色 D.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3.震动容易使胰岛素药效减弱,这是因为震动破坏了胰岛素的
A.空间结构 B.氨基酸数目 C.氨基酸种类 D.氨基酸排列顺序
4 .右图代表的结构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核苷酸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
A.颜色 B.大小 C.形态 D.基粒
6.花瓣中含有的色素最可能存在于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液泡 D.中心体
7.下图所示实验说明决定伞藻性状的是
A.帽 B.细胞核 C.柄 D.帽和柄
第 1 页 共 6 页
8 .观察经 0.3g/mL 的蔗糖溶液处理后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图中乙所示的结果是
A .细胞吸水
B .细胞液浓度降低
C .质壁分离
D .紫色区域颜色变浅
9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A .提供能量 B .仅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调节 pH D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0 .在细胞中通常被称为能量“货币”的物质是
A .糖原 B . ATP C .磷酸 D .脂肪
11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 .用蒸馏水作层析液效果最明显
B .滤纸条最上方的色素带是叶绿素
C .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D .滤液细线需要浸没在层析液中
12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装片时,染色后需进行漂洗 B .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
C .观察到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D .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13 .晴朗夏日正午时分,某高等植物叶片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合理的是
A .类囊体中合成糖类物质 B .叶绿体内膜上产生氧气
C .高温干旱引起气孔关闭 D .CO2 减少不影响光合速率
14 .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B .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 .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红细胞抗体合成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15 .能正确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16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水分减少 B .所有酶活性增强
C .色素积累 D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第 2 页 共 6 页
17.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
传。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图中 F2 的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A .1:1:1:1 B .2:1:2:1 C .9:3:3:1 D .3:1:3:1
18.右图所示细胞是
A .精原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精细胞
19.染色体上含有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C .果蝇红、白眼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其上的基因无关
D .复制的两个基因可随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
20 .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科学家以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 35S 、32P 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A . DNA、蛋白质 B .蛋白质、蛋白质
C . DNA 、DNA D .蛋白质、 DNA
21 .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 为该 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 DNA 分子 X 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 DNA 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半保留复制机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解旋酶将 DNA 分子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 DNA 准确复制无关
D .一个新的 DNA 分子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形成
23 .大熊猫体细胞中有 21 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雄性大熊猫正常精子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是 21+XY
B .大熊猫的全部基因都位于 21 对染色体上
C .大熊猫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D .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 DNA 片段
第 3 页 共 6 页
24 .下图中甲、乙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向,①~④是化合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表示转录 B .②为 rRNA C .乙表示翻译 D .④为肽链
25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Lcyc 基因的甲基化是柳穿鱼花形态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间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
C .染色体上组蛋白被甲基化等也是表观遗传的原因
D .表观遗传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26 .人体某基因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导致镰状细胞贫血,这属于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数目变异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结构变异
27 .下列人类的遗传病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B .青少年型糖尿病
C .21 三体综合征 D .猫叫综合征
28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 .仅指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C .可了解已绝灭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D .可推测已绝灭生物的行为特点
29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的气温下, 生存能力很差, 但是, 当气温上升到 25.5℃时, 突变 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 .突变是定向的 B .突变是普遍的
C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有害 D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30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 4 页 共 6 页
第Ⅱ卷 (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在答题卡上作答时,需依次写明小题号。
二、(每空2 分,共 10 分)
下图为真核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1.该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以[ ] (填标号) 为界限的细胞核。
32.①是细胞的边界,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功能。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认为, ①的基 本支架是________。
33.③是________ ,内部含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 毒和细菌,因此被称为细胞的“消化车间”。
34.若④释放的内容物为胰岛素, 其合成过程是, 首先在游离的________ 中合成一段多肽, 然后 经过内质网的加工、折叠和[ ] (填标号) 的进一步修饰加工, 最后由囊泡转运至①, 与① 融合,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三、(每空2 分,共 10 分)
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发面的酵母菌种类众多。面团起发高度越高, 发酵效果越好。回答下列问 题。
35.发面时, 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气体______ (填化学名称) 使面团变蓬松。在“探究酵母菌 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该气体的试剂有______ (填选项)。
A.澄清石灰水 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
36 .为了探究酵母菌菌株类型对发酵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发酵实 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 ,由右图实验结果可知, 发 酵效果最好的酵母菌菌株是_________,得出以上结论的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6 页
四、(每空2 分,共 10 分)
下图是两个家族的系谱图。其中一个家系中有 Ⅰ型胱氨酸尿症的患者, 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 另一个家系中有红绿色盲的患者, 该病是一种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受一对等 位基因 (B/b) 控制。图中所示的两家系成员均不带有对方家系的致病基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不考虑突变)。
37 . Ⅰ型胱氨酸尿症属于____________ (填“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 X 染色体 显性”或“伴 X 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若仅考虑与Ⅰ型胱氨酸尿症有关基因, 则Ⅱ-4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Ⅲ-1 是杂合子的概 率是____________。
39 .若Ⅲ-1 与Ⅲ-3 婚配,其子代中,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五、(每空2 分,共 10 分)
科学家对某岛上以坚果种子为食的某种地雀进行研究, 发现该种地雀的喙, 有的较大, 有的 较小;所食坚果存在大小两种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40.观察该种地雀咬裂相同的大坚果并取食其种子时发现, 喙较小的地雀比喙较大的地雀消耗的 时间更长。由此推断,坚果的大小对地雀存在明显的选择作用,当大坚果所占比例增大时, 将对较_________ (填“大”或“小”) 喙的地雀有利。
41.该岛在几年内一直未下雨, 持续干旱造成坚果减少且坚果大小两种类型的比例发生改变, 该 地雀种群个体数目急剧下降。死亡个体中, 较小喙个体所占比
例较高, 该种地雀后代喙的平均尺寸比干旱前明显增大。右图
是坚果大小类型比例的调查统计结果:
曲线 b 表示的是_________ (填“大”或“小”) 坚果所占比例
的变化。科学家推测, 在干旱期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地雀
种群中与喙形大小有关的基因频率发生了_________改变。
42.干旱持续 4 年后, 该岛降雨量超常, 食物供应量充足, 坚果大小类型比例再次发生变化, 该 种地雀的喙也比之前明显减小。这一事实再次验证了科学家对干旱期间该地雀喙形进化的解 释: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坚果大小类型比例发生变化, 导致喙形增大的地雀获得了较多 _________和繁殖的优势。
43 .该地雀喙形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_ 的结果。
第 6 页 共 6 页2023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A
B
D
D
C
B
C
D
小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D
B
C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B
D
A
B
D
A
二、(每空2分,共10分)
31.②
32.磷脂双分子层
33.溶酶体
34.核糖体⑤
三、(每空2分,共10分)
35.二氧化碳B
36.酵母菌菌株类型甲
面团起发高度越高,发酵效果越好
四、(每空2分,共10分)
37.常染色体隐性1和2均正常,生出患病的女儿
38.Aa1/2
39.0
五、(每空2分,共10分)
40.大
41.大定向
42.食物
43.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