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1 19: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驻马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学
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只有7对相对性状 B.豌豆花属于两性花,可自交
C.子代豌豆只能通过自交产生 D.实验中父本和母本都必须套袋处理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樱桃的红果和裂果 B.棉花的长绒和细绒
C.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D.羊的白毛和兔的黑毛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褐色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蓝色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已知一个蓝眼女人与一个褐眼男人(这个男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褐眼孩子的概率是( )
A.1/2 B.1/4 C.1/6 D.1/8
4.减数分裂Ⅱ后期时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着丝粒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 D.染色体互换
5.某雄性动物(2n=20)基因型为AaXbY。该动物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在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XbX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II后期
B.若没有互换,该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包含2种类型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
D.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互换,形成的精子可能有4种基因型
6.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提出问题是基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和自交的实验结果
C.演绎推理出F1测交后代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数量比应为1:1
D.测交实验结果和演绎推理的理论值接近,因此假说内容得以验证
7.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花蕾期豌豆花去雄后需套袋,该植株作为父本提供花粉
B.杂交时可将父本花粉刷在同株异花的母本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F1自交后子代发生性状分离时,显性性状个体多于隐性性状个体
8.下图所示为某人体内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细胞形态、大小不同,细胞分裂方式也不同
B.各细胞形态、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C.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细胞基本结构相同
D.各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但同一基因的活动状态可能不同
9.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
C.④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DNA分子
D.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0.下图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丙细胞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D.此分裂方式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11.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下列不支持此观点的是( )
A.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互换
C.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
D.细胞质基因主要由母方提供
12.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单体加倍是在b→c时期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可以不同
C.植物细胞中,a→b时期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
D.动植物细胞分裂在a→b时期和c→d时期存在不同
13.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为完全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
A.11:1 B.5:1 C.5:2 D.35:1
14.在牡丹花的遗传实验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用纯合子红色牡丹花和纯合子白色牡丹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牡丹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牡丹花,比例为1:2:1。接下来有两种种植方式:①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牡丹花和红色的牡丹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②使F2中的牡丹花自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①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方式①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C.方式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D.方式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15.某哺乳动物的红色皮毛和褐色皮毛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H/h控制,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让褐色雌性和红色雄性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红色 褐色
雌性 HH、Hh hh
雄性 HH Hh、hh
A.基因H/h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B.F2雌性个体中红色:褐色=3:1
C.F1雌性和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红色 D.F2雄性个体中红色:褐色=3:1
16.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17.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都性状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A.1/16 B.1/8 C.3/16 D.3/8
18.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导致产生的配子类型改变。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但形成配子时有40%的细胞发生了一次上述片段交换,则该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
A.2种3:2 B.2种4:1 C.4种3:3:2:2 D.4种4:4:1:1
19.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黑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E、C和D
B.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D.精细胞A、E和B最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20.某基因型为AaXD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C.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个
D.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粒数目相同
22.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
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3/16
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
23.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绘制了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乙、丙细胞中核DNA数目不相等
B.制片需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等步骤
C.统计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目不能计算出细胞周期的时长
D.根尖解离时间越长越好,可使其解离充分
2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四个小桶中的小球代表的都是生殖细胞
B.每次抓取后,小球还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并摇匀
C.重复次数越多,统计数据越接近理论数据
D.乙同学的操作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5.如图甲、乙、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图丙中引起①→③变化的是着丝粒的分裂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三、综合题(共45分)
26.(10分)下图为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杂交实验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称为________,操作②称为________;①的操作过程应在_________(时期)进行,操作后要________处理。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合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亲本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
27.(8分)图甲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有_____个染色体。
(2)图甲所示细胞,其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一个细胞内有_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基因。_________(画在答题卡上)(2分)
28.(8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有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两纯合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黄身长翅果蝇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若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4)从题干信息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选择__________为父本,__________为母本进行杂交。
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第(2)小题的判断成立。
29.(9分)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为确定这组复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某小组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黑色 银色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银×乳白 0 23 11 12
(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豚鼠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基因间用“>”连接)(2分)。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
(2)杂交组合3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2分)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子代最多能出现_________种毛色。
(3)现有一只乳白色雄性豚鼠,某研究小组欲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0.(10分)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所示,其两对等位基因A、a、B、b分布见图②,此细胞
该种分裂完成时产生基因组成为AB的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2分)
(3)若用图③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最可能是___________。该雌性动物减数分裂I中期的赤道板上会存在___________个四分体。
(4)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过程中和产生的子细胞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表示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未增殖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四个时期中,理论上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
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驻马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参考答案
1.B2.C3.A4.B5.C6.A7.D8.A
9.D【详解】A、由于④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又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A正确;
B、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④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DNA分子,C正确;
D、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四分体,D错误。
10.C【详解】A、若在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XbXb,有两个X染色体,由此可知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II后期,A正确;
B、若没有变异,该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包含2种类型(AXb,aY或aXb,AY),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20个,C错误;
D、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形成的精子可能有4种基因型(AXb,aY,aXb,AY),D正确。
11.D【详解】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形成的配子具有多样性,A项支持;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形成的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也会造成配子的多样性,B项支持;
C、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让多样的配子组合形成更多样的受精卵,C项支持;
D、细胞质遗传遵循母系遗传,能保持母本的性状,D项不支持。
12.A【详解】A、b→c时期为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后期,A错误;
B、细胞周期受基因和环境的调控,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可以不同,B正确;
C、植物细胞中,a→b时期处于末期,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c→d时期处于前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不同,a→b时期处于末期,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正确。
13.D【详解】根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窄叶植株(aa)与宽叶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窄叶植株占的比例为1/6,假设亲本中Aa占的比例为X,故子一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例为1/2X=1/6,因此X=1/3,因此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AA:Aa=2: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窄叶植株(aa)占的比例为1/3×1/3×1/4=1/36,则子代中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1-1/36=35/36,因此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35:1,D正确。
14.A【详解】①取F2中的粉红色(2/3Aa)的牡丹花和红色(1/3AA)的牡丹花均匀混合种植,产生的配子为A=2/3,a=1/3,进行自由传粉,子代AA=4/9,Aa=4/9,aa=1/9,即红色:粉红色:白色=4:4: 1。
②使F2中的牡丹花(1/4AA、2/4Aa、1/4aa)自交,后代AA=1/4+2/4×1/4=3/8,Aa=2/4×2/4=2/8,aa=1/4+2/4×1/4=3/8,即红色:粉红色:白色=3:2:3。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15.B【详解】A、基因H/h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B、由于雌性个体中Hh表现为红色,所以F2雌性个体中红色:褐色=3:1,B正确;
C、F1的基因型为Hh,雌性和雄性个体分别表现为红色和褐色,C错误;
D、由于雄性个体中Hh表现为褐色,所以F2雄性个体中红色:褐色=1:3,D错误。
16.B【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
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17.C【详解】假设控制软骨发育不全和白化病的基因分别是A、a和B、b决定,两种性状独立遗传,先看软骨发育不全的性状,由题可知,亲本有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后代出现了无此病情况,所以亲本基因型均为Aa;再看白化病,亲本均正常,后代出现了患病情况,所以亲本基因型均为Bb,综上,亲本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后代出现都患病的情况,则基因型为A_bb,概率为3/4×1/4=3/16。
18.D【详解】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有40%的细胞发生了
一次上述片段交换,说明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1:1:1:1,60%的细胞正常形成配子为AB:ab=1:1,则该个体产生配子为AB:ab:Ab:aB=40%:40%:10%:10%=4:4:1:1,ABC错误,D正确。
19.D【详解】A、根据分析,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E以及C和D,A正确;
B、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A、E、F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B、C、D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A和E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和D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和F分别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C、由图可知A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E相同,C正确;
D、这6个精细胞A、E、F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B、C、D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D错误。
20.D【详解】A、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和中期细胞,则甲时期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A错误;
B、若图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或精细胞,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B错误;
C、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1,无染色单体数,C错误;
D、因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产生了AXD、aXD、AY、aY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D正确。
21.ABD【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数目又减半,因此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DNA分子数目一半,C错误;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数染色体的数目就数着丝点的数目,D正确。
22.CD【详解】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ddR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1/3, A错误;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一般雄性配子要多得多,B错误;
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ddR_,占总数的3/16,C正确;
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D正确。
23.ABD【详解】A、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核DNA数目相等,A错误;
B、制片需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B错误;
C、统计视野中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每个时期时长在细胞周期总时长中占的比例,不能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长,C正确;
D、根尖解离时间不能太长,应保持3~5min左右,D错误。
24.A【详解】A、甲同学模拟了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Ⅰ、Ⅱ小桶中分别代表了雌雄生殖器官,Ⅲ、Ⅳ小桶中放的小球代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乙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A错误;
B、每次抓取和完成小球组合情况记录后,应将小球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相等,然后再将两桶内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保证小桶内的不同字母比值不变,B正确;
C、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统计数据越接近理论数据,C正确;
D、根据分析,乙同学的操作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确。
25.C【详解】A、图甲所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图乙中的DE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丙中的①也含有8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所以图甲所示细胞对应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①,A错误;
B、图丙中引起①→③变化的是胞质分裂,细胞一分为二,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核DNA减半,B错误;
C、图乙中BC段与图丙中的②都存在染色单体,而图丙中的①和③都不存在染色单体,所以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C正确;
D、图丙中②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①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是着丝粒的分裂,D错误。
26.白花植株 红花植株 去雄 人工授粉 花未成熟前(或者花蕾期) 套袋 红 3:1 AA、Aa、aa 1:2:1
【详解】(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白花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红花植株。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人工授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授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
(4)亲本皆为纯合子,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红花):aa(白花)=1:2:1,所以F2代红花:白花=3:1。
27.初级精母细胞 4 4 0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8.基因的自由组合 HV HHvv和hhVV 3/5 黑身长翅:黑身残翅=8:1 F1(雄果蝇)黑身残翅的果蝇
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
【详解】(1)由于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是9:3:3:1的特殊情况(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是HhVv,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与hhvv或HHvv与hhVV,但基因组成为HV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只能是HHvv与hhVV。由于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HV,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Hv、hV、hv,比例为1:1:1;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V、Hv、hV、hv,比例为1:1:1:1.所以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只有HHVv、HhVV、HhVv三种,且比例为(1/3×1/4):(1/3×1/4):(1/3×1/4×3)=1:1:3,所以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
(3)F2黑身长翅的基因型是hhVV、hhVv,比例为1:2,所以hV配子的比例为2/3,hv配子的比例为1/3。若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2/3×2/3+2/3×1/3×2):(1/3×1/3)=8:1。
(4)要想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则选取的杂交组合为:黑身残翅的果蝇做母本、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做父本,杂交后代中若出现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则验证了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
29.Cb>Cs>Cc>Cz 10 CsCz、CcCz 2
实验方案:让该乳白色雄性豚鼠与多只白化雌性豚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若子代豚鼠毛色为乳白色:白化=1:1,则该乳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CcCz;若子代豚鼠毛色全为乳白色,则该乳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CcCc
【详解】(1)由分析可知,控制豚鼠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Cb>Cs>Cc>Cz。该豚鼠群体中与毛
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0种,分别为CbCb、CbCs、CbCc、CbCz、CsCs、CsCc、CsCz、CcCc、CcCz、CzCz。
(2)杂交组合3中银色(CsC-)与乳白(CcC-)杂交,子代银色(CsC-):乳白(CcC-):白化(CzCz)=2:1:1,显然组合3中亲本的基因型为银色(CsCz)与乳白(CcCz)。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子代最多能出现2种毛色,如CbCz与CbCc,只能出现黑色和乳白化。
(3)现有一只乳白色(CcCc、CcCz)雄性豚鼠,某研究小组欲确定其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案,即让该雄性豚鼠与多只白化雌性(CzCz)豚鼠杂交,然后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若该乳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CcCz,则子代豚鼠基因型以及比例为CcCz:CzCz=1:1,所以子代豚鼠毛色为乳白色:白化=1:1;若该乳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CcCc,则子代豚鼠基因型为CcCz,则子代豚鼠毛色全为乳白色。
30.(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0
(3)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3
(4)染色体 (核)DNA 2n Ⅲ、Ⅳ 次级精母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