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1 00: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肥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实践社团于北京时间4时在我国地理考察拍摄的景象。据此完成1-3题。
1.摄影机镜头朝向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该地理实践社团考察区域为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呼伦贝尔高原 D.祁连山脉
3.图示日期前后
A.珠江口咸潮问题突出 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索马里沿海鱼类资源丰富
北京雨燕每年定期迁徙。志愿者为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通过记录飞行沿线光照强度的变化,推测日出日落时间和当天日照时长,估算雨燕途经地的地理位置,探寻其迁徙路线。下图为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单程)示意图。回答4-5题。
4.使用“光敏定位仪”估算雨燕途经地的位置,其误差较小的地点是
A.北京 B.准噶尔盆地 C.刚果盆地 D.南非高原
5.北京雨燕
A.一直向西南方迁徙 B.途经两大洲两大洋
C.飞越多处荒漠地区 D.最终到达热带雨林
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老 B.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侵入岩
C.通肯河与呼兰河间有向斜构造 D.林甸处第四纪沉积物厚400米
7.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古生代岩浆侵入——古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古生代岩浆侵入
C.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挤压褶皱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8-10题。
8.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9.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10.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北极附近的多年冻土是世界最大的陆地有机碳库,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大量有机碳从冻土中释放,并在河流的溶解和搬运作用下随河汇入北冰洋,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近二十年间,勒拿河有机碳年均输出量明显增大,约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和。左图示意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分布,右图示意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勒拿河春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根本原因是
A.径流量增大 B.冻土融化 C.气温升高 D.降水增多
12.近年勒拿河有机碳输出量相较另外两条河增大最明显,主要因为其流域
A.流域面积更大 B.冻土活动层更厚 C.年均气温更高 D.年降水量更多
地方小吃是区域饮食文化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在全国性扩散的过程中,经历着差异显著的变迁与分离,形成了各自的分布热点区。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方小吃门店热点区域分布。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a、b、c、d代表的地方小吃分别是
A.杭州小笼包、兰州拉面、福建沙县小吃、桂林米粉
B.兰州拉面、桂林米粉、杭州小笼包、福建沙县小吃
C.桂林米粉、福建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杭州小笼包
D.福建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桂林米粉、兰州拉面
14.某些区域多个小吃门店热点区域重叠,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通达度高 B.流动人口较多 C.文化包容性强 D.食材原料丰富
依托“一带一路”政策搭建平台,中国某企业积极探索“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的发展之路。2018年,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生产的冰淇淋品牌从零开始,很快成为当地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之一。据此完成15-16题。
15.在东南亚,该企业首先选择在印度尼西亚建冰淇淋生产厂,主要是由于该国
A.人口数量多 B.人工成本低 C.交通设施好 D.科研实力强
16.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推出的冰淇淋单体分量普遍低于中国国内,主要考虑当地的
A.政策法规 B.原料供应 C.消费水平 D.生活习惯
哥斯达黎加的降水呈现双峰分布,雨季之间有仲夏旱季和凉爽旱季。受制于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哥斯达黎加过去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哥斯达黎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为解决仲夏旱季缺水问题,当地推广生物炭添加技术,通过在水稻田添加生物炭,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左图示意哥斯达黎加的位置,右图示意哥斯达黎加的气候。读图,完成17-19题。
17.哥斯达黎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主要为了
A.增加农业出口 B.增加膳食营养 C.发展舍饲养殖 D.保障粮食安全
18.哥斯达黎加生物炭添加技术主要用于仲夏旱季,主要因为仲夏旱季
A.旱情较短 B.热量充足 C.光照适宜 D.温差较大
19.生物炭添加技术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下径流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20-21题。
20.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A.产业基础好 B.距北京近 C.准入门槛低 D.生态环境优
21.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①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④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林芝市位于(29.21°N,95.24°E)附近,区内高度差异大,分布有多处山脉。下图为林芝市多雄拉山南坡、色齐拉山西坡、达马拉山西坡垂直带谱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22-24题。
22.多雄拉山南部能形成少有的季雨林,主要得益于
A.纬度低 B.暖湿气流侵入 C.海拔低 D.土壤有机质多
23.造成色齐拉山西坡与达马拉山西坡基带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海拔 D.局地环流
24.从图中多雄拉山南坡向东南依次到色齐拉山西坡、达马拉山西坡
A.高度差异导致垂直分异越来越明显 B.水热充足使植被类型越来越多
C.纬度差异导致同种植被分布海拔升高 D.蒸发过多使植被类型逐渐减少
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25-27题。
25.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27.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雪莲生长在我国高山高寒地带的雪线附近,系特有珍稀名贵中药材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雪莲主要用于制作标本、实验,产业规模较小。下图为青藏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图中河源地区
A.气温日较差较大 B.年均温较高 C.气温年较差较大 D.日均温较高
29.推测80年代以前雪莲产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莲品质差 ②市场需求量少 ③人工培育技术成熟 ④雪莲产量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为观测雪莲的生长状况,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共3题,总分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材料一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材料二 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
(1)试评价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利弊。(4分)
(2)分析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乌伦湖形成于第四纪晚期,由乌伦古湖和吉力湖两部分组成,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湖泊。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为该湖主要水源,湖区鱼类种类丰富,产量占新疆鱼产总量的1/3以上,但原生鱼种类仅7种且总量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面水位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乌伦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1)分析近年来乌伦湖原生鱼群总量下降的原因。(8分)
(2)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说明额尔齐斯河引水的意义。(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元古代晚期,渤海与北黄海属同一古老陆块。中生代构造运动中,该陆块受断裂活动影响,东西两侧分别形成北黄海和渤海盆地,连接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陆地成为胶辽陆桥。之后胶辽陆桥不断解体,形成庙岛群岛雏形。在其后漫长地质历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响,庙岛群岛多次成岛或山。
(1)指出庙岛群岛附近断裂带主要延伸方向并简述胶辽陆桥形成过程。(8分)
(2)第四纪冰期时海平面大幅下降,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C 6. A 7. C 8.D 9.C 10.A 11.C 12.B
13.B 14.B 15. A 16. C 17.D 18.A 19.B 20. A 21. D
22. B 23. D 24. C 25. B 26. D 27. D 28.A 29.D 30.A
31.(1)利:运量大;运价低。
弊: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4分)
(2)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6分)
32.(1)外来物种侵占原生鱼类的生存环境,阻碍原生鱼类繁衍;(外来鱼类争夺食物,食用原生鱼类鱼卵,阻碍原生鱼类繁衍)湖泊水量减少,生存空间缩小;人工捕捞,种群数量下降;湖水矿化度提高,水质下降,不适宜原生鱼类生存;水利设施修建,阻碍鱼类洄游繁殖。(8分)
(2)增加补给量,提高湖水水位;稀释污染物,降低盐度,改善水质;增加入湖营养物质来源,改善生物多样性。(6分)
33.(1)东北-西南走向。庙岛群岛与黄、渤海属同一古陆块,受断裂活动影响,古陆块东西两侧断裂下陷,中部相对抬升,形成陆桥。(8分)
(2)冰期气温低,使得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的降水中,降雪的比例增大,陆地冰川规模扩大,陆地水量增加;冰川融水减少,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