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天圆地方
中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的说法。
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太阳和月亮
1.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能回到出发地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人们的推测。
1.地球的形状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1.地球的形状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亲眼所见
实践证明
逻辑推理
①天圆地方
②太阳和月亮
④地球卫星照片
直觉认知
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1.地球的形状
任务一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① “天圆地方”。
② 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出地球的形状。
③ 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填数码)。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一个_______(填形状)。
①③②
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1.地球的形状
晴朗的白天,在海边看从远方驶来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目送离岸的帆船,总是看到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例
海边观察帆船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边缘呈圆弧形,可以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月偏食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例
航行用了3年时间!
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经过长达3年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麦哲伦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测量地球的大小
确证地球的形状
太空中看到的地球
平均半径6 371千米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任务二
①找极值:地球的最大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最小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算差值:地球的最大半径比最小半径约长____千米。
③得结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半径
6 357千米
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赤道半径
6 378千米
赤道半径6 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极半径6 357千米
21
分析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儿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因此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④释现象:
a.为什么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分析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
6 357千米
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赤道半径
6 378千米
地球的大小
任务二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制作成规则球体。
分析地球的大小
任务二
极半径
6 357千米
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赤道半径
6 378千米
地球的大小
④释现象:
b.为什么人们将地球仪制作成规则球体?
①地球的表面积约是我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多少倍?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比我国第一长河长江(全长6 300千米)长多少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⑤假如我们用20米长的客车沿地球的赤道摆放一周,大约需要多少辆?
53.1倍。
728.57亿个。
71千米。
10万个。
200万辆。
地球大小的理解与应用
任务三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毛泽东《送瘟神》
赤道。
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在哪个地方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地球大小的理解与应用
任务三
1.地球仪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仿照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极半径
6 357千米
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赤道半径
6 378千米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2.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好帮手
地球仪的作用
地轴
北极
经线
南极
纬线
3.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球仪
地球自转轴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
把地轴、北极、南极、经线和纬线,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地球仪
任务四
制作材料:
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制作步骤:
(1)如图①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2)把铁丝弯成图②所示的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4)在图③中的倾斜铁丝两头,即a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③中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仪不会翻倒。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①小孔到圆圈上各点的距离为什么要相等?
②倾斜的铁丝为什么要与水平面成66.5°角?
③为什么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南、北极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目前这个夹角是66.5°。
为了让“地球”(乒乓球) 能自由转动。
思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任务五
地球
地球仪
模型
形状
大小
主要的点
主要的线
仿照形状
按比例缩小
认识过程
北极
描述方法
球体
南极
经线
纬线
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