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1 06: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解 题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词牌名,词的形式
题目,词的内容
  苏轼作诗,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苏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背景介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音
小乔初嫁了(liǎo)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解答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
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 )即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人抒发什么感情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③分析作者的写法(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者是怎样描写周郎的?
风流人物
小乔初嫁
_______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闲雅
谈 笑 间
_______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功业卓著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江山在
周郎不在
东坡在
事业不在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怀古)
(伤己)
34岁
47岁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倒了一樽酒,倾洒在长江里。苏轼把什么装进这樽酒里了?苦闷。我们通常是借酒消愁,把苦闷装进酒里,喝进肚里,但是苦闷还在我们心中。苏轼却非常潇洒地把内心的苦闷倾倒进酒杯里,倾洒在长江里,让长江的水带走自己的苦闷。词人就排解了、化解了苦闷,精神就得到了解脱。
达观 洒脱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两句,江山、人物合写,
一派江山,千古风流,无穷感慨。风格雄浑、境界开阔。
一起头两句是词人登高眺远,面对长江的感受。江水不停的东流,波涛汹涌,气势奔放,自然使人不可能不想起那些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因而与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样永远保留在后人记忆里的英雄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奠定了这首诗豪放的基调,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背景
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澎湃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雄奇
壮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雪:浪花的纯白。
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的角度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多少”句呼应“三国周郎”句,又启下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多少”,是兼孙、刘、曹三方面而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再读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写景
故垒西边——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人
周郎:
雄姿英发
谈笑克敌
我:
早生华发
结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比
照应
用豪壮的情调来
抒写胸中块垒



波澜壮阔的长江
赤壁所在地的险要地势
风流人物 英雄豪杰
壮志难酬的愁闷
超脱与旷达
烘托
反衬
词中之景,气势磅礴。词中之人,雄姿英发。词中之情,旷达洒脱。所有这一些其实都体现了苏轼词的最典型的风格,豪放。所以说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这一首词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总结
1.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感怀的句子是: , , 。
2.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渡的句子: , 。
3.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 , , 。
4.从江涛转向赤壁战争遗迹,为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的句子是: , , 。
5. 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6.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
7.他深感不能像周瑜那样遇到明君圣主而建立功业因此自嘲的句子是: , , 。
8.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5.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张孝祥①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②然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此年遭弹劾回芜湖(古属楚地)赋闲,喜闻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水战,大败金兵,即赋此词。
②剩喜:甚喜,非常喜。 ③然犀处:指采石矶。
④谢玄,东晋淝水之战打败苻坚的大将之一,年少时爱戴紫色香囊。
1.“剪烛看吴钩”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阙简要分析。
2.用典是古诗常用的手法,请谈一谈本词的下阙是怎样借典抒情的。
3. 本词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