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1 06:50:10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2023.7
本试卷共10页, 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某学者根据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对北京市进行 了区域划分, 并结合发展特点进行命名。图1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划图。 读图, 完成第 1~3题。
1.图 1 所示的区划方案中
A.各区域的范围大小基本一致
B.区域间界线具有过渡性特点 C.区内各地发展水平完全一致 D.相同区域发展特点较为相似
2.该方案中各区特点为
A.传统特色文化区发展潜力最大
B.文化科技融合区技术优势突出
C.生态文化发展区禁止文创产业发展
D.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提升区竞争力强
3.进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划研究, 有 助于
①了解发展现状,体现社会公平 图1
②发挥各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③保护文化传统,助力文化创新
④保护生态环境,明确首都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1 页(共 10 页)
生态环境曾极度脆弱的阿鲁科尔沁旗, 如今蜕变为沙海中崛起的“草都”。2022 年阿 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图 2 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 统位置及土地利用状况简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 4~6 题。
图2
4.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A.地处高原、平原过渡地带,地表起伏较大
B.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降水变率较大 C.长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草场沙化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迁入量大,城镇发展迅速
5.阿鲁科尔沁旗在重建生态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措施是
A.草牧场家庭经营,提高牧民积极性
B.申请并被认定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采用舍饲圈养方式,扩大畜群规模 D.实施退耕,致力人工节水草场建设
6.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
①轮换使用牧场,有效防止草场退化
②完善道路设施,以带动旅游业发展
③重视林区建设,加强对水源地保护
④禁止狩猎行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2 页(共 10 页)
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是以开采和冶炼镍、铜为主的金属之城。近年来新能源利用成 为“镍都”金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同时打造“甘味金品”“西部花海”使菜草畜产业、花 产业发展迅速。图 3 为镍矿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7~9 题。
图3
7. 金昌市选择新能源利用作为产业发展和升级方向 ,主要因为
①新能源利用产业延伸链长 ②新能源利用市场前景广
③金昌处于风、光能丰富区 ④金昌位置邻近回收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新能源电池作为金昌产业升级突破口的主要条件是
A.资源 B.技术 C.政策 D.市场
9. 破除“资源诅咒”,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金昌市还应
A .探索发展特色农业
C.建立完整镍产业链
B. 即刻停止使用煤炭
D .着力发展金融行业
图 4 为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关系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10~12 题。
10.极化效应
图4
A. 只在城市发展的雏形期间出现
C.促进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平衡
B .直接影响城市扩展轴的方向
D.是城市产生辐射效应的前提
11. 由城市转变为都市圈的实质在于
A.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数量增加
B.城市拓展方式由轴向变为面状
D.城市的辐射效应大于极化效应
12.长期以来北京市极化效应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
A .政策引导,强化核心城市辐射效应 B.资源调配,提高区域整体极化效应
C.交通联系, 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D.产业重构,促进中小城镇人口增长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3 页(共 10 页)
“引大济湟”为我国十大调水工程之一,其中湟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大通河是湟水 的最大支流。图5为“引大济湟”工程示意图, 图6为湟水和大通河平均水量逐日变化统计 图。 读图, 完成第13~16题。
(

5
)
图6
13.实施“引大济湟”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通河的流程更长 B.两流域平均海拔差异大
C.湟水谷地需水量大 D.可实现全年不间断调水 14.通过“引大济湟”工程实施调水的过程中
A.石头峡水库蓄水时间晚于黑泉水库 C.每年 4-8 月为调水入湟的重要时期
15.该调水工程每年所调水量
A.根据降水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C.受湟水流域面积变化的影响
16.该调水工程的建成和运营,使得
①黄河中下游地区水量锐减
③大通河下游水质受到影响
B.黑泉水库蓄存水主要来自湟水上游 D.每年 9- 11 月为湟水回补大通河时期
B.需保障大通河生态基础流量 D.由当年高山冰雪融化量控制
②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④湟水谷地水资源问题解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4 页(共 10 页)
跨境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对外投资。东 盟与我国山水相邻、文化相近, 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图 7 为 2010—2020 年我国对东盟 跨境投资部分统计数据。 读图,完成第 17~20 题。
图7
17 .2010-2020 年间, 我国对东盟及各国的投资状况为
A .投资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B .2017 年投资的总量有显著增加
C.对各国的投资量基本一致 D.对各国投资的关注度保持不变
18.新加坡一直是我国资金流入最多的东盟国家。 我国企业投资新加坡的主要目的应为
A.降低企业工资成本
C.进入该国庞大市场
B.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D. 学习技术管理经验
19. 东盟各国特点和经济水平差异大。 我国跨境投资可以结合
A. 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丰富——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以完成产业转移
B .越南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投资热带作物种植园以促进产业协作
C. 老挝地处内陆山地多——投资水电、交通等设施建设进行产业扶持
D .泰国以旅游业、农业为支柱——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以完善产业结构
20.“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联系, 这有利于
①各国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②增进相互沟通、促进文化交流
③突破发展瓶颈、统一发展水平 ④形成区域联动、共同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5 页(共 10 页)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60分。
21.(16 分) “锡都”个旧市有两千多年开矿史。 2003 年以前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 治州政府驻地, 2008 年被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图 8 为个旧市位置及自然环境
特征简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说出长期以来锡矿的开采和冶炼对个旧市发展的影响(4 分)
(2)个旧市处于的石漠化地区。说明个旧市石漠化的自然原因。(4 分)
龙血树原产于非洲, 喜光喜高温, 耐旱耐贫瘠。它
是加工名贵药材血竭的原料, 历史上我国均需进口。
2021—2022 年,在个旧市林草局等多方努力下,经充
分地考察、研究,龙血树在当地试种成功。
(3)简析个旧市种植龙血树获得成功的原因。 (4 分)
图9
(4)说明个旧市经济转型可采取的具体措施。(4 分)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6 页(共 10 页)
22. (19 分)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 为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如图 10)。 据 图文资料, 探究新安江流域的发展。
图10
2016 年, 休宁县流口村建立首个可用垃圾兑换小商品的“生态美”超市。目前,休宁 县有 108 家“生态美”超市, 乡镇覆盖率达 100%;黄山市共有 345 家,年兑换垃圾 800 吨。
(1)说出“生态美”超市体系在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3 分)
1959 年, 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并蓄水形成 千岛湖。 1982 年,千岛湖所在的“富春江— 新安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名胜区。 1998 年, 千岛湖遭遇蓝藻事件,此后湖水水质呈 恶化趋势 。 (2)说明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主要作用, 并描述千岛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过程。 (8 分)
图11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7 页(共 10 页)
对此, 浙江省加强省内水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安徽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安徽省 认同应加强新安江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求浙江省提供生态补偿金。在中央的协调下,2011 年全国首个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启 (表 1)。
阶段 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轮 2012 年 —-2014 年 ①中央财政、安徽省 、浙江省三方出资设立“新安江流域 水环境补偿基金”。②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测算补 偿系数。 若水质符合要求,安徽省获得补偿;若水质不符合 要求或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浙江省获得补偿。
第二轮 2015 年 —2017 年 ①两省增加补偿金额 ②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
第三轮 2018 年 —2020 年 ①进一步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 ②商讨产业协作
表1
(3) 结合材料与所学 ,说明该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性。 (4 分)
如今的新安江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2018 年杭州与黄山签下“1+9”合作协议, 涉及旅游一体化、生态合作、产业合作等多领域。图 12 为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基地景观,图 13 为黄山市 1990-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变化图。
21 家互联网企业入选杭州市 2022 年百强企业,其中 13 家入选 “数字经济百强企业榜单”, 7 家入 选“制造业百强企业榜单”。
图12
(

)据初步统计, 至 2022 年, 黄山市的浙商项目 300 个,投资额已达 230 多亿元。
图13
(4) 在杭州市和黄山市中任选其一, 结合资料分析新安江流域协同发展对其产生的有利影 响(4 分)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8 页(共 10 页)
23. (25 分) 2023 年 4 月沈阳都市圈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矿 产资源丰富的老工业基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 2 数据补全沈阳都市圈中各主要城市产业结构图 (图 14) ,比较沈阳、抚顺、 阜新三市的产业结构的异同。 (7 分)
城市 沈阳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阜新市 辽阳市 铁岭市
生产总值 (亿元) 6470.3 1745.3 847.1 781.1 488.1 831.0 640.0
人口(万人) 756.4 339.8 206.7 144.5 183.7 175.4 289
产业结构 (%) 一产 4.4 6.0 6.7 6.6 21.8 9.7 24.1
二产 33.7 42.7 49.3 47.8 26.5 47.4 28.0
三产 61.9 51.3 44.0 45.6 51.7 42.9 47.9
表2
图14
沈阳都市圈面积为 2.3 万平方千
米, 占辽宁省面积的 15.5%。图 15 为
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及主要交
通线简图。
(2) 根据材料, 指出沈阳市成为都市
圈中心城市的理由 。 (3 分)
图15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9 页(共 10 页)
都市圈可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 通过推动区域产业协同, 实现要素高效配置, 达到提 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3)简要评价沈阳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条件 。 (6 分)
(4)从地理位置的角度, 说明沈阳都市圈发展应加强的区际联系与合作。 (4 分)
图16
(5)简述建设沈阳都市圈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 (5 分)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地理 第 10 页(共 10 页)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3.7
一、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B D A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C B C B D C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16分)
(1)共4分
有利:地区经济发展;行政级别高;
不利:锡矿资源接近枯竭;因采矿、冶炼等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选四,需包括有利与不利两方面)
(2)共4分
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陡坡(1分);喀斯特地貌广布(1分);气候湿热,溶蚀作用强,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1分);植被稀疏,遇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1分)。
(3)共4分
地处亚热带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较充足,符合龙血树喜光喜高温生长条件;龙血树耐旱耐贫瘠,能适应当地石灰岩分布区,地表水不足、土壤贫瘠的条件;当地政府部门在政策、技术上的支持与投入,且多方共同努力,使试种获得成功。
(自然、人文各2分,表述有逻辑,合理即可)
(4)共4分
加大农业投入,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进行龙血树等药材种植,可进行药材深加工;提升冶炼和加工技术水平,延长锡产业链;开发铁、白银、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结构;结合当地少数民族聚居等人文环境特征,开发民俗等旅游资源;加强矿区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
(选择其二,表述有逻辑,合理即可)。
22.(19分)
(1)共3分:减少了流域内垃圾排放量(减少了垃圾对流域环境的污染)(1分);改善了流域环境质量(1分);提升了上下游地区的水质(1分)。 (促进流域内爱护环境等风尚的形成等)
(2)共8分
作用(3分):防洪(调节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发电、灌溉、养殖等。
过程(5分):上游地区农业生产(饲料、化肥)、工业生产(废水废气)、城乡生活(含磷洗涤剂)等产生含氮磷的污染物排放汇集入河流中(污染来源选择二、三)(2分);这些含氮磷的污染物随河水流入下游千岛湖(1分);千岛湖中水流速度减缓(1分);氮磷的不断蓄积,导致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蓝藻事件(1分)。
(3)共4分:
从政府的角度,如: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设立了专门机构(1分);
从双方责任角度,如:“若水质符合标准,安徽省获得补偿;若水质不符合要求或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浙江省获得补偿”——对全流域进行排污、治污的管控,分担义务(1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如:“增加补偿金额、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对补偿金和水质要求的调整,符合社会发展实际(1分);
从区域协同的角度,如:“商讨产业协作”——流域内各区域公平、共同发展(1分)。
(从每轮次时长、补偿系数测定等方面均可,说明逻辑合理即可)
(4)共4分:对杭州市:生态环境改善(1分);与黄山市旅游资源具互补性,联合发展使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扩大(1分);推动技术类、服务类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1分);就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完善(1分)。
【或对黄山市:生态环境改善(1分);搭乘杭州市旅游服务、产品开发等便利,拓展了市场(1分);浙商投资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1分);促进就业,且基础设施改善(1分)。】
23.(25分)
(1)共7分:
作图:(3分)
比较:(4分)
相同:所有城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1分);不同:沈阳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占比低(1分);抚顺市第二产业占比最高,为主导产业(1分);阜新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占比高(1分)。
(2)共3分 :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经济总量大);人口规模最大;产业结构等级高;区域交通枢纽;行政级别高等。(选其三)
(3)共6分
有利(4分):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享有更多政策支持(1分);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1分);城市间交通联系便捷,要素流动效率高(1分);各城市产业关联性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1分)等;
不利(2分):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制约发展(1分);受资源条件限制,各城市产业体系趋同,易因竞争导致内耗(1分)。(各城市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环境问题突出,部分资源出现枯竭等)
(4)共4分
国内(2分):加强与临近的北京、沿海的上海等都市圈联系与合作;
国际(2分):向西可加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国间的经贸合作;向东可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间的经贸合作。
(5)共5分:能够为东北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技术;整体规划发展,有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要素高效配置;作为示范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东北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选其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