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鉴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表1为我国M城市(30°N附近)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表1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时间 05:16 05:15 05:14
日落时间 18:37 18:38 18:39
1.据表1可推断,该段时间内
A.M城市东北日出,西南日落 B.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
C.北半球各地区的昼长均变长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变大
2.M城市最可能为
A.拉萨(91°06′E) B.重庆(106°20′E)
C.武汉(113°41′E) D.杭州(120°30′E)
河流入海口的地貌塑造,主要取决于河口区特有的动力和沉积因素。右图为我国某河口地貌构成平面图和沿河流方向的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一4题。
3.推断图中沉积物粒径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4.影响图中沉积物粒径大小的直接原因是
①距入海口远近 ②河流含沙量 ③河流径流量 ④河流流域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在锋的两侧具有明显差异。下图为北美洲部分气象观测站上在某日8:00测得的气温、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数据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
A.①为冷锋,阴雨主要出现在东侧 B.②为暖锋,阴雨主要出现在南侧
C.锋面移动速度①大于② D.②锋面向西南方向移动
6.影响图中天气系统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地形 ④盛行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裂谷的主要地质构造是
A.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B.板块挤压作用形成
C.板块上升作用形成 D.河流下切作用形成
下图为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一11题。
10.北坡形成云杉林带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11.南坡暖温带荒漠带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 D.低纬向高纬分异规律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2005~2020年能源相关碳排放情况,其中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知,攀枝花市碳排放量
A.生活消费变幅最小 B.第三产业逐年增加
C.第二产业降幅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无变化
13.碳排放强度下降,对攀枝花的影响有
A.缓解全球变暖 B.能源消费量下降
C.能源利用率提高 D.环境质量变好
粮食调出率是指粮食调出数量与粮食产量之比,下图为2004,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各省粮食调出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4一15题。
14.据图可知
A.北方各省粮食调出率均高于南方 B.北方各省粮食调出率增速快于南方
C.黑龙江省粮食调出率增速最快 D.北方各省粮食均以调出为主
15.2004年~2016年期间,江苏省粮食由调出转变为调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作物大幅减产 B.经济增速较快,非粮化现象较明显
C.人口大幅增加,粮食作物需求量大 D.保护生态环境,大规模退耕还林还湿
二、综合题:共四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巴彦淖尔市盐碱化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5.1%,近年来,巴彦淖尔采用“上膜下秸”等技术改良盐碱地,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地膜之下(土地)35厘米左右进行深耕铺设秸秆。地膜之下的植物根
系生长好,适宜不耐盐碱(如玉米)作物生长。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下右图为巴彦淖尔市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2020年5月巴彦淖尔市启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子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对沿黄湿地有特色的种子资源进行收集、保存、推广、转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1)分析巴彦淖尔市降水特征。(4分)
(2)简析“上膜下秸”技术种植作物对该地区土壤的作用。(4分)
(3)结合材料,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该地大力发展种子基因库的作用。(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世界“锡都”个旧市位于云南省南部,境内拥有锡、铜、铅、锌等20余种有色金属,个旧市矿业有2000多年的开发历史,矿产资源目渐枯竭,矿区废弃地生态脆弱,资源城市的矛盾凸显,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
材料二 个旧迈出了主动变革、自觉转型的步伐。个旧市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锡的转化率达到40%以上,为有色金属产业下游深加工打下了坚实基础。以锡文化和休用度假为主的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液晶电视、铜杆、铜箔、遥控器、铝合金手机壳项目稳步推进。
材料三 下左图为个阳市锡矿分布图,下右图示意个旧市2015~2019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1)指出个旧锡矿区废弃地生态脆弱的表现。(6分)
(2)简述个旧市第二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6分)
(3)说明目前个旧市发展第二产业的有利条件。(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黑河是我因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自20世纪60年代河西走廊大规模开发以来,黑河流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东居延海于192年干涸,居延海全部消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荒漠化加剧。2000年以来,经过大力治理,居延海水面逐渐恢复,东居延海连续18年未干涸。
材料二 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推断黑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分析全球变暖对黑河年径流量的影响。(4分)
(3)从流域综合治理角度,简述2000年以来黑河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天气图中,我们能够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出不同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系统中的气流状况,并由此判断气温和降水等的分布状况。下图示意2022年某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判断M天气系统名称,并推断其形成过程。(6分)
(2)描述N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规律并说出其产生的天气现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