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知识和技能:
1.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3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完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
2.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可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为什么?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海尔蒙特的实验
水是合成植物体的原料,而不是土壤。
海尔蒙特
5年后变化
干燥土壤质量 -0.056 kg
柳树质量 +80 kg
海尔蒙特认为:
空气
无机盐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
忽略了?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气孔
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植物叶片上有气孔,因而认为气孔是植物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后来科学家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栅栏
组织
海绵
组织
上表皮
气孔
叶脉
(内有导管)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1
2
3
燃烧的蜡烛和活的小白鼠将会怎么样?
燃烧的蜡烛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白鼠会继续活下去吗 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无光条件下会怎样?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J. Priestley)的实验
普利斯特利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由四个小实验构成,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
2.是什么更新了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
3.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对照。
绿色植物。
忽略了:
(1)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2)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气体是什么。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除水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忽略了:
(1)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2)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气体是什么。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方案:
材料用具
实验装置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产生什么气体?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科学探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吗?
很遗憾没有找到和索热尔科学家的肖像,为了缅怀两位科学家,期待同学们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尝试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该探究实验。
谢尼伯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小组合作制订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碳酸氢钠在20℃时,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制备叶圆片
真空排气
配制溶液
光照
观察并记录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萨克斯的实验
结论:绿叶在光下可以产生淀粉。
萨克斯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原料2
原料1
产物2
产物1
条件
场所
结合示意图,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 氧
光
叶绿体
(原料)
(产物)
(储存着能量)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1771年
1779年
1785年
17世纪上半叶
索热尔
(瑞士)定量实验
谢尼伯
(瑞士)
定性实验
1804年
海尔蒙特
(比利时)
普利斯特
(英国)
英格豪
(荷兰)
1864年
萨克斯
(德国)
恩吉尔
(美国)
1880年
1897年
佩弗(法国)正式命名“光合作用”
?
摘取8次诺贝尔奖
1915-1988
回顾光合作用发现史,期待同学们感悟科学精神,领悟科学态度,以史为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玉米的合理密植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间 种 套 种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水 稻
蚕 豆
轮种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植树造林 保护环境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
用实质
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
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合理密植、间种、套种、轮种。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水
二氧化碳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扩大居住面积
C.美化环境 D.多植草坪多种树
C
D
B
练一练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D
A
6.仙人掌由于叶变成刺,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7.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光能( )
8.绿色植物生物必需的有机物,可以由根从土壤中吸取 ( )
9.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10.新疆吐鲁番盆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光合作用 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所以种植的瓜果味道特别甜( )
11.植物在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 )
√
×
×
×
√
×
完成配套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