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课件(共6份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课件(共6份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1 22:48:0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丰富的海洋资源
1.有利条件: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   、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   ,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又称墨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   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   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   渔场最大。
4.海水养殖:中国海水   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温带
宽广
黄渤海
舟山
养殖业
北部湾
5.海洋矿产
(1)中国海洋   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   和   。
(2)中国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6.海洋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   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   盐场、淮北盐场、   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
石油
石油
天然气
海盐
长芦
布袋
1.存在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   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原因: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   。近年来,中国海域的   污染趋于严重,频频出现的   也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3.措施:加强   的保护力度,防止   ,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环境污染
海洋资源的保护
陆地
石油
赤潮
海洋环境
海洋污染
1.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的条件十分优越,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临太平洋,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B.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海水温度适宜
D.沿海海域跨不同的温度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海产的是( )
A.大黄鱼 B.小黄鱼
C.墨鱼 D.鲍鱼
丰富的海洋资源
A
D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C
4.关于我国盐场与所分布的海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布袋盐场——台湾海峡
B.长芦盐场——黄海
C.淮北盐场——东海
D.莺歌海盐场——琼州海峡
A
(2022海口模拟)2022年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是(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保护鱼类资源
C.增加渔民的收入 D.减少水污染
6.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B
海洋资源的保护
C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莺歌海盐场所在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2.莺歌海盐场是我国著名的大盐场,盐场所在地区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是( )
A.处于中纬度地区,降水多
B.地势高,气温低
C.气温高,阳光充足,降水偏少
D.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3.(2022禹城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赤潮会给我国海洋养殖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B.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C.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海洋资源丰富
D.我国的海洋环境良好,几乎没有污染
C
D
4.(2022遂宁期末)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引流海水,晒制海盐,黄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B.耕海牧渔,东海是我国的“天然鱼仓”
C.合理开采矿产,比如石油、可燃冰、锰结核等
D.保护红树林,防止海岸侵蚀,减少陆地排污和石油泄漏,防止赤潮,保护海洋生物
  读漫画《小鱼的哀求》,回答5~6题:
A
小鱼的哀求
5.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海洋生态破坏
B.海洋污染
C.海洋渔业发达
D.海洋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6.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A.禁止渔业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实施休渔制度
A
D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渔场名称:
A   ,B   ,
C   ,D   。
(2)图中E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双选)( )
A.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沙滩
B.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短
C.夏季高温多雨
D.市场需求大
(3)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   ,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舟山渔场
北部湾渔场
黄渤海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AB
海洋污染
  2022年11月2日,多部门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联合开展2022年西沙海龟放流活动,将50只救助的海龟、25只幼龟和5万尾鱼苗放归大海。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力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   。
(2)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
(3)写出B国家的名称   。
(4)据图可知三沙市附近的海域中富含   、   等资源。
(5)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侵扰。试从资源优势和交通地位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南海

菲律宾
海洋生物
石油
参考答案:南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6)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一系列功能,近年来海洋污染愈发严重,海洋资源也深受破坏,请你为保护海洋提供3点建议。
参考答案: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做到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防治海洋污染;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谢谢观赏!(共6张PPT)
阶段练习4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回答1~2题:
1.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2.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C
A
(济南中考)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回答3~4题:
甲 乙 丙 丁
3.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A
4.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5.(2022易县期末)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14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为此,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并在法律层面从“基本农田”上升到“永久基本农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
材料一 人均耕地和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和漫画《步步紧逼》。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步步紧逼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是 

(2)从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可知,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以   为主。西南部的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3)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漫画《步步紧逼》指的是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还有   (写一点即可)。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4)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是为了拥有美丽家园。假如你是一名“土地规划师”,请你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措施。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
              
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季风区
旱地
林地
草地
乱占耕地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参考答案:严格土地使用制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确保耕地总量。
                 
谢谢观赏!(共20张PPT)
章末复习提升
耕地
东部季风区
东北、西南和东南
水田
旱地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地区
季节
舟山
长芦
中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   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
(2)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所占比重偏小,林地和草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3)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所以耕地所占比重小。由于   条件的差异,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②是以   为主的耕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①是以   为主的耕地。
(4)③是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5)④是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   地区,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再生
可再生
耕地
平原
气候
旱地
水田
林地
内陆
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   ;产生的原因是   ,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业。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处于我国的   带内,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两条)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夏秋多、冬春少
夏秋季降水多
兴修水库
畜牧
平水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经过鄂、   、   、京、津五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填简称)
(2)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3)南水北调东线主要是利用   运河向北输水。中线工程目前从   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   北上。
(4)据图,请你谈谈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社会原因(至少两点)。


南多北少
京杭
丹江口
自流
参考答案:耕地多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破坏、污染严重;等等。
(5)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提出节水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生活中一水多用等。
我国的渔场和盐场
我国近海渔场和盐场分布
(1)我国近海渔场很多,A、B、C、D四渔场中   (写出渔场代号及其名称)渔场位置适中,是多种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2)我国近海渔业面临枯竭境地的原因是   。
(3)图中 表示   ,淮河南北两侧 的规模大小和数量有什么不同,分析其主要原因。
B舟山
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
盐场
参考答案:淮河以北的盐场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淮河以南的盐场规模比较小,数量比较少。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沿海滩涂广阔,海水盐度较高,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条件。
1.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属性:①具备“自然属性”,即必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经过人们生产加工后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自然资源。例如,铁矿是自然资源,但钢铁不是自然资源。②具备“经济属性”,即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特点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 使用 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和更新
举例 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矿产资源
利用 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 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典题1]下列选项中的资源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石油    B.雷电
C.地震    D.电脑
[典题2](2022泰州)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 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A
B
中国的土地资源
[典题3]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 )
A.南北方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
B.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人均数量大
C.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较小
D.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充足
C
[典题4](滨州中考)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半湿润区  B.②地主要是耕地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2)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
D
中国的水资源
[典题5](2022赤峰)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下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我国南方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均在多水带
B.缺水带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C.少水带和平水带大致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D.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2)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平水带,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应对的措施还有( )
①改变灌溉方式,放弃自流灌溉 ②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④利用先进钻井技术,大量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A
[典题6](2022沈阳)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提倡人们珍惜水资源。下列有利于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B
A B C D
谢谢观赏!(共18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基本特征
1.基本国情: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构成特点:中国土地资源   ,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中国耕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比重 。中国林地和 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
“人多地少”
类型齐全
偏小
草地
区域差异明显
1.空间差异
(1)耕地:东部   的   、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2)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的边远山区,   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难以利用的土地: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   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季风区
平原
东北
西南
东南
青藏
2.质量差别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   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青藏高原区:   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
水田
共同点 不同点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 南方 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以   为主
北方 平原广阔,耕地多,降水偏少,气温略低,以   为主
旱地
水源
光照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或发展目的 解决措施
耕地 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 土地资源不多,乱占耕地 一方面必须切实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当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林地 为了践行   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  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  发展的原则,建立   
草地 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 牧毁草开荒,草地退化 确定合理的   ,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保护耕地
开垦荒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
可持续
林长制
载畜量
2.基本国策:   。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目的及其解决措施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022广州期末)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基本特征
土地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面积/亿亩 19.2 42.6 39.7 5.3
1.下列关于本次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析,不能反映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农业用地类型多样
C.耕地面积较少
D.难以利用的土地已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
D
2.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推断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C
区域差异明显
3.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
D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读某时段中国、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造成图示人均耕地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
A.中国的陆地面积多于美国
B.中国平原面积广阔
C.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数量远大于美国
D.美国“人多地少”
C
C
3.(2022泰安期末)读我国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方向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①是水田,②是旱地,③是草地,④是林地
C.土地利用过程中,③地存在的主要危机是土地荒漠化
D.针对③地的危机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C
(2022益阳)2021年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据材料和漫画,回答4~5题:
4.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5.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 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⑤多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C
6.以下为影响耕地分布的主要因素的探究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准备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中国地形分布图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过程
(1)地形与耕地分布: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①为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耕地主要分布在   、   和低缓的   等地形类型分布区。
(2)气候与耕地分布: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耕地主要分布在   、   
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有充足的   和充足的   ,有利于农作物活跃生长。
探究总结:耕地的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地形、热量、降水的影响。
迁移应用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   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光照充足,但海拔高,   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   (土地利用类型)、荒漠。
耕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
降水
热量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源
高山高原气候
热量
草地
(2022资阳节选)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
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2)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   。
(3)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减少

参考答案: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健全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技应用,鼓励城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到乡村种植,加快土地流转等。(任答两条)
谢谢观赏!(共17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是存在于   、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   与   。
2.种类:主要包括   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资源、海洋资
源等。
3.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   的。
自然界
物质
能量
气候
矿产
扩大
有限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种类 定义 利用方式 典例
可再生 资源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再生,或者能 够   、   的自然资源 有  、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非可再 生资源 经人类开发利用后   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再生的自然资源 应尽可能   ,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更新
重复利用
循环使用
计划
蕴藏量
不可能
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
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不合理利用和保护就会失去其“可持续利用”的价值,成为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
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C
A.大理岩 B.大熊猫 C.食盐 D.自然风景
2.“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3.下图反映的我国某年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
C
B
4.(2022襄阳)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A.阳光、土地 B.煤炭、铁矿
C.森林、石油 D.水能、草地
5.(2022娄底)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小桐观赏赛事期间,发现所有场馆、交通工具100%使用绿色电力,赛事举办全程践行“碳减排”理念,为此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大量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B
A
1.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
B.利用石油生产化学纤维
C.利用耕地生产粮食
D.利用钢铁制造机器
  (2022贺州)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图,回答2~3题:
D
2.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3.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
C
新能源在我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核能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但缺少常规能源的地区。下图为我国四种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B
A
6.(2022泰安)我国各类能源资源储量丰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读我国某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主体
B.煤、石油属非可再生能源,应珍惜和节约使用
C.我国原油生产已能满足消费的需求
D.我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C
7.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图1)及海上风电站建设景观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有西北的A   (地形区)、B   (地形
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2)甲、乙两地区风能资源更丰富的是   ,但该地区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
(3)A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沿海地区风电场的风叶朝向是   (方向)。
(4)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意义。
参考答案: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人口稀疏,能源
        
需求量小
冬季
东南
(2022房山二模改编)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 757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
3 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1 690万千瓦。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我国风能资源与风 图2 2011年我国发电量占比 图3 2020年我国发电量占比
电场及其安装企业分布
表 我国三类发电能源成本比较
(1)我国风电场主要集中在我国   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2)2011年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减幅最大的是   ,而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   。
(3)读表可知,新能源产业风电和   的发电成本均高于火电。但我国仍大力开发新能源是因为  。
项目 火电 风电 光伏发电
发电成本/ (元·千瓦时-1) 0.3~0.4 0.4~0.6 1.0~2.0
建设成本/ (万元·千瓦时-1) <0.3 0.7~0.8 2.5~3.0
西北内陆
火电
增大
光伏发电
新能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请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大力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等等。
谢谢观赏!(共21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
1.地区分布不均衡
(1)特点:“   、   ” 。
(2)我国水土资源   。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配合不协调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地少水多。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
(3)中国径流带分布
A   ,B   ,C   ,D   ,E   。
2.时间分布: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多、   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   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中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和   常交替出现。
缺水带
少水带
平水带
多水带
丰水带
夏秋
冬春

丰水年
枯水年
兴建水利工程
1.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   工程。其中,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   、西北地区。
2.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   ,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
水量。
跨流域的调水
长江
华北
水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而南水北调是其中最大的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节约用水
1.存在问题
(1)人均占有量少: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
(2)水资源的   不够理想。
(3)一部分水资源   和破坏严重。
(4)有些地区因   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   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4
时空分布
污染
地下水
合理
水污染
1.(2022安阳期末)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南方多北方少 ②东部多西部少 ③内陆多沿海少 ④沿海多内陆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时空分布不均
D
2.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A.不重视修建水库蓄水
B.流域面积小,河流稀少
C.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
D.水资源浪费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
C
3.读漫画,解决黄河“入不敷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退耕还林 D.退田还湖
4.在西南地区许多地方旱季人畜饮水困难,但汛期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库 D.跨流域调水
A
兴建水利工程
C
(2022常德期末)我国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
A.吃水不忘挖井人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C
节约用水
祖辈的井 父辈的井 子孙的井
6.图中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
B
(2022崇左期末)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
2.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节水与跨流域调水相结合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长远之策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D.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B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过定额量部分加价收费。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采用这种计费方法。读北京、广州某年阶梯水价表,回答3~4题:
3.我国北京、广州等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节约用水 B.增加大气降水
C.调节居民收入 D.净化河流水质
城市 第一阶梯水 价/(元·米-3) 第二阶梯水 价/(元·米-3) 第三阶梯水
价/(元·米-3)
北京 5 7 9
广州 1.98 2.97 3.96
A
4.广州的水价低于北京,主要原因是广州( )
A.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B.经济欠发达,需水量少
C.农业用水很少
D.可以大量进行海水淡化
5.有条小河滋养了很多动物。一天,大家发现河水变黑发臭了,于是纷纷找原因。原来是小猴往河里扔果皮,小猪往河里倒脏水……下列行为不会污染河水的是( )
A.节约用水,不用洗涤剂
B.乱扔果皮、纸屑
C.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A
A
6.读南水北调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山脉,注入   海。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请你再举一个跨流域调水的实例:   。
(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后,极大地缓解了我国   地区的缺水问题。
(4)南水北调的西线方案是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逐步实施,该方案计划将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   地区的水资源。
巴颜喀拉

引黄济青
华北

西北
(2022泸州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众多。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号称“八百里秦川”。它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人口约占陕西省的65%。
材料二 秦岭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引汉济渭”工程在穿越秦岭段时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隧洞埋藏深度最大为2 012米,全长98.3千米。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
材料三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分别说出关中和陕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
参考答案:关中地区位于暖温带,陕南地区位于亚热带。
(2)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参考答案: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耕地多,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3)简述“引汉济渭”工程选择从汉江调水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汉江位于秦岭以南,该河流水量丰富。
(4)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理由。
参考答案: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隧洞引水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