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能正确反映悉尼6月份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2.巨石阵(51°10′N,1°49′W)是著名的史前文明遗迹,石阵中的主道路和夏至日出及冬至日落方位在同一直线上。下图拍摄的是夏至日照耀巨石阵的第一缕阳光,当天该地白昼时长约15小时。据此回答下题。巨石阵( )
A.位于中纬度、西半球 B.主道路沿东南——西北方向延伸
C.夏至观日出最佳时间是清晨6点 D.在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已是正午
2023年元旦,小刚一家搬进了兰州市一栋朝南的高层建筑新居,为了一年中每一天都能更好地利用正午时分的阳光晾晒衣服,小刚家在阳台上安装了上下伸缩式晾衣架(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刚一家搬进新居一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兰州市日出时刻逐日推迟
B.阳台上晾衣架的吊绳长度逐日变短
C.正午阳光照到室内地面的面积逐日增加
D.兰州市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日变长
4.下列节日或节气中,小刚家阳台上晾衣架的吊绳长度最短的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元旦 D.二分日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成功会师,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纽约(西五区)的留学生观看此次发射盛况的当地时间是( )
A.11月30日10:08 B.11月29日10:08
C.11月30日2:08 D.11月29日2:08
6.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成功会师时,地球上11月30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2 B.1/4 C.3/4 D.全部
7.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 )
A.酒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C.济宁白昼时长先变长后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下列反应平潭立秋后的地理景象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强度增大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D.气温越来越低
9.对我国的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天气现象最接近的是( )
A.小寒、小暑 B.立夏、立秋 C.谷雨、清明 D.立冬、处暑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②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1.该沙波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12.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A.和水流方向一致 B.和水流方向相反 C.维持原地 D.往复摆动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地貌学名词。以往常将其与丹霞地貌或雅丹地貌混淆,现在多认为是独立的地貌,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布地点是甘肃张掖彩丘。研究发现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红层”上发育而来。“红层”是地质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形成的岩层。下图为甘肃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图中丹霞地貌区岩石属同一类型的是(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片麻岩 D.石灰岩
14.彩色丘陵区没有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固结成岩 C.水平挤压 D.断裂抬升
15.彩色丘陵区( )
A.岩层中心老两侧新 B.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C.地下水易汇聚 D.油气资源富集
横向沙丘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广泛,是与主导风向基本垂直的沙丘类型。横向沙丘之间连通性较好、无明显障碍物的丘间地被称为丘间走廊。下图示意内蒙古东部某横向沙丘群的位置和剖面状况,该地终年盛行西北风,但丘间走廊里以西南风为主。完成下面小题。
16.推测丘间走廊西南风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
A.地形约束 B.地表受热差异 C.环流背景 D.地表物质组成
17.与迎风坡相比,丘间走廊的植被更需要( )
A.耐风蚀 B.耐贫瘠 C.耐干旱 D.耐沙埋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②、③均为沉积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甲处地质构造为( )
A.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向斜 B.挤压作用下形成的背斜
C.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向斜 D.张裂作用下形成的背斜
19.②岩层在图示区域不连续,说明该区域地壳( )
A.一直下沉 B.一直抬升 C.接受过堆积 D.出露过地表
20.图中①-⑤各岩石中( )
A.③岩层最新 B.①岩层最老 C.⑤比④形成早 D.③比④形成早
我国蔗糖生产重心经历了从台湾到广东,再从广东到广西的过程。目前广西蔗糖产量居全国首位蔗糖生产以人力投入为主,每250克甘蔗能制成约31.25克糖。最近,美国户外品牌UCO打造了一款可以燃烧400多秒的火柴,防潮效果好,主要原材料是压榨之后的甘蔗渣,采用三角形的设计,每盒售价6美元,一上架就被一抢而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影响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产业基础 C.交通运输 D.生产成本
22.甘蔗火柴被抢购的最主要原因及甘蔗火柴厂布局的基本原则分别是( )
A.设计精美、靠近科技园 B.绿色环保、靠近甘蔗田
C.燃烧时长、靠近蔗糖厂 D.品牌效应、靠近消费地
23.美国甘蔗火柴的生产,对我国蔗糖产业今后发展的启示是( )
A.加强技术投入,提高竞争优势 B.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价格优势
C.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 D.加大政府投入,大规模生产
碳中和(下图)是指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2021年两会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地壳物质循环中,能够吸收碳的形成过程是( )
A.侵入岩的形成过程 B.喷出岩的形成过程
C.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D.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25.国家提出“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减缓土壤酸化 B.减少资源开发
C.消除雾霾污染 D.减缓气候变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1)分析震后绵茂公路沿线河床发生的变化及形成原因。(共6分)
(2)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共6分)
(3)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共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包含中国、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2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包含对贸易和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市场准入、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法律法规、营商环境、海关效率等诸多因素。研究显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各经济体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流量与经济福利的提高,往往成为国内外双边和多边合作的起点。下图示意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贸易投资分指标得分(数字越大,代表投资环境越好)。
(1)指出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共2分)
(2)简述中国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贸易投资中的优势和劣势。(共8分)
(3)说明建设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有利影响。(共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左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小镇景观。
(1)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出该季节沙坝东西两侧面积减少的成因区别。(共6分)
(2)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共6分)
(3)沙坝面积缩小,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共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2.D3.D4.A5.B6.A7.D8.D9.C10.C11.C12.B13.D14.A15.C
16.A17.D18.B19.D20.B21.D22.C23.C24.C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共18分)
(1)变化:河床下切,坡度更陡,危岩峭壁增加;多堰塞湖,宽窄交替。(共2分)
原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抗蚀能力减弱,流水侵蚀增强;诱发滑坡、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局部水位上升,河面展宽,宽窄交替。(共4分)
(2)协同多部门,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共2分)
规划路径时尽量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时间和范围;运行时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封路。(共4分)
(3)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维技术难题;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共6分)
27.(共14分)
(1)营商环境(共2分)
(2)优势:中国与各国友好交流,利于国际合作;推进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便利;保障贸易通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资金流通。(共4分)
劣势:中亚、西亚国家经济水平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中亚、西亚国家地缘关系复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落后;中亚、西亚国家营商环境欠佳、投资风险高。(共4分)
(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利于各国加强合作,可有效避开关税壁垒;沿线国家经济基础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广泛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走廊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各国经济发展。(共4分)
28.(共18分)
(1)夏季。(共2分)西侧:夏季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共2分)
东侧:夏季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受河水侵蚀强。(共2分)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土层松软,易被侵蚀。(共6分)
(3)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永冻土的融化,道路变形,地基开始移位,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共6分)
或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