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案
素养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重点: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难点: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新课导入
1.师:我们刚刚结束了《太阳》一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吗?
2.生:《太阳》一文主要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做假设。
3.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篇写动物的说明文,就是法国作家布封的《松鼠》。
4.板书课题: 松鼠 读课题。(注意正音记字形:松,平舌音;鼠,翘舌音,注意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阅读鉴赏
任务一: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1、松鼠的外形特点:漂亮、乖巧、驯良。
2、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白天休息,晚上活动。
3、松鼠很警觉,动作敏捷;秋天贮藏食物过冬。
4、松鼠很聪明,搭的窝干净、暖和。
5、其他习性: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过了冬会换毛;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发。
任务二:小组合作: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例句:用列数学说明松鼠的体长、尾长和体重。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简洁明晰。
课文:第1自然段。运用了拟人修辞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的外形漂亮,语言生动有趣。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例句:在松鼠搭窝的地点、所用的材料以及窝的大小等方面提供明确简洁的信息,列数字让我们知道松鼠的窝到底有多大。
课文:第4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例句:提供了松鼠换毛、产仔的信息。列数字说明松鼠年产仔的次数和产仔时间,客观、有说服力地告诉了我们有关松鼠的知识。
课文:第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产仔、换毛以及松鼠如何梳理毛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
任务三:《松鼠》一文在表达上与《太阳》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填写下面的表格。
课文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是说明文 文章内容 表达方法 语言特点
《太阳》 重点介绍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列数字 做假设 打比方 作比较 简单 质朴 平实
《松鼠》 重点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特点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细致描写 形象 生动 传神
梳理探究
任务一:读了课文,你对松鼠有什么认识?如果让你以动物园保育员的身份给小游客们介绍松鼠你会怎么做?说一说,写一写。
任务二:课外阅读。
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又名玄鸟、拙鸟、越燕。它轻捷伶俐,飞行快如流星,常结群横飞于田野空中,或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金腰燕体形跟家燕相似,略微大一些。它衔泥、草筑巢,巢像曲颈壶,有一个壶口状的开口,比家燕的碗状巢精巧得多,因而它又有“巧燕”之名。巧燕大都栖息在山地、村落之间,飞行没有家燕快,捕虫却相当勇猛。它主要捕捉金甲龟、象甲、沟叩头和叶甲,这些都是啮(niè)食庄稼的害虫。还有几种稍有不同的燕子,也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
燕子育雏时捉虫更勤劳。乳燕脱壳而出,嗷嗷待哺,忙得老燕雌来雄往,穿梭不停。那情形正如白居易所说:“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老燕一年育雏两次。有人计算,从4月到9月,一对燕子同它们的子女要吃掉大约100万只昆虫。它们为保护农作物生长作出了很大贡献。所以,燕子是农业上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迎春燕》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形的肉团。颚 (è)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这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 (liè)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丰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 (zōnɡ)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椿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布封《马》
1.读读两段文字,说说文中的迎春燕和马分别有什么特点。
迎春燕的特点:轻捷伶俐、飞行快如流星、捕虫能手、十分勤劳。
马的特点:身材高大、身体各部分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
2.两位作者各自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对迎春燕和马进行描写?
迎春燕: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等说明方法和细致描写。
马: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和拟人化的描写。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写作可以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做假设。同时积极尝试去写有关动物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