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卷(2)
第一部分(35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在下面语段中,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当我们还是懵懂 (▲) (▲)孩童,我们或许不懂得家乡有多美好,可是当我们长大了,远离家乡成了游子,在我们的记忆里,家乡一定到处yáng yì(▲) (▲)着诱人的mèi lì(▲) (▲)。如果有一天踏上归程,哪怕是再pí bèi(▲) (▲)的心,也一定会澎湃(▲) (▲)起万顷波涛。
2.用原句天空。(10分)
①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 ▲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⑥窈窕淑女, ▲ 。(《关雎》)
⑦ ▲ ,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⑧ ▲ ,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⑨新时代的青年人最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可以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句诗来讴歌他们: ▲ , ▲ 。
3. 根据与画线处语言结构一致、内容相连要求,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正确一项是(▲)(3分)
黄河在这里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 ▲ ;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A.溅珠落盘 B.马嘶虎吼 C.龙腾搅谷 D.激流飞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羊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羊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5.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作改动,使之符合对联要求。(3分)
总是长天惊雨烈;惯从怒海试狂风。
改正后的下联是: ▲ 。
6.初二某班将举行“长城文化研究座谈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①请你为主持人张明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
②请你写出一句与长城的名言或一个民间故事。(2分)
▲
③有人说,在人们的活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长城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你赞同此观点吗?请你在座谈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2分)
▲
第二部分(55分)
二、诗歌欣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①诗中_ ▲ 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 ▲ 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
②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题。(17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把酒问青天 ▲ ②我欲乘风归去 ▲
③念无与乐者 ▲ ④但少闲人 ▲
9.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1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请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乙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乙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C.甲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乙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
D.甲、乙两篇分别是散文和词,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后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
12.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3分)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一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节选自《刘墉精品书坊·花季卷》)
13.从文章的第①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焦虑的原因是:(3分)
?? ▲
14.第②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学”“习”“思”的话,请你任意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句原文中的一句:(2分)
?? ▲
15.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 ▲
16.作者在文中要女儿怎样“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请简要概括。你在读书中得到过什么样的快乐?请举一例。(4分)
?? 概括: ▲
?? 举例: ▲
17.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和本文的作者刘墉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从文章看,两位父亲的爱又有所不同,请你分析一下。(4分)
朱自清的父亲: ▲
刘墉: ▲
五、名著阅读:阅读《简·爱》选段,完成18—22题。(17分)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她停住了。“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她喃喃地自言自语说:“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
……
“但愿你能听从劝告,忘掉这些,舅妈,宽容慈祥地对待我——”
“你的脾气很糟,”她说,“这种性格我到今天都难以理解,九年中,不管怎样对待你,你都耐着性子,默默无声,而到了第十年,却突然发作,火气冲天,我永远无法理解。”
“我的脾性并不是像你想的那么坏,我易动感情,却没有报复心。小时候,有很多次,只要你允许,我很愿意爱你。现在我诚恳希望同你和好。亲亲我吧,舅妈。”
我把脸颊凑向她嘴唇。她不愿碰它,还说我倚在床上压着她了,而且再次要水喝。我让她躺下时——因为我扶起她,让她靠着我的胳膊喝水——把手放在她冷冰冰,湿腻腻的手上,她衰竭无力的手指缩了回去了——迟滞的眼睛避开了我的目光。
“那么,爱我也好,恨我也好,随你便吧,”我最后说,“反正你已经彻底得到了我的宽恕。现在你去请求上帝的宽恕,安息吧。”
可怜而痛苦的女人!现在再要努力改变她惯有的想法,已经为时太晚了。活着的时候,她一直恨我——临终的时候,她一定依然恨我。
……
18.填空题
①离开桑菲尔德后,简·爱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在风雨夜,在饥寒交迫中,她被一点微弱的灯光指引,来到了 ▲ (填住所名称),被 ▲ (填人名)搭救。(2分)
②简·爱的恋人是 ▲ (填人名),他们的爱情历尽艰辛和曲折,但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1分)
19. 选段中里德太太说“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是哪两件事?(4分)
① ▲ ② ▲
20.请分析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她衰竭无力的手指缩了回去了——迟滞的眼睛避开了我的目光。
▲
21.试分析选段中舅妈这个人物形象对于塑造简·爱形象的作用。(3分)
▲
22. 选段中,面对即将死亡的曾给简?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童年伤害的舅妈,简?爱是怎样做的?她的做法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发意义?(4分)
▲
第三部分(60分)
六、作文。(60分)
23.文题:不一样的我
要求:写记叙文,尽量写出细节;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