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五《春末闲谈》同步检测及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似的(shì) 蜾蠃(ɡuǒ luǒ) 瞥见(piē) 唯辟作福(pì)
B. 孵化(fū) 螟蛉(mínɡ línɡ) 供养(ɡōnɡ) 圣经贤传(chuán)
C. 草窠(kē) 模样(mú) 卓然(zhuó) 至道嘉猷(yóu)
D. 苍颉(jí) 绝祀(sì) 治人者食人(sì) 治于人者食于人(shí)
解析 A项,“唯辟作福”应为“bì”;B项,“圣经贤传”应为“zhuàn”;D项,“苍颉”应为“jié”,“食于人”应为“sì”。
答案 C
2.填入下面两句话横线处的词或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青虫因为________,所以不动,但也因为________,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
(2)窃以为除了________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________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之外,委实还没有更好,更完全,更无流弊的方法。
A.不活不死 不死不活 遗老 教育家
B.不死不活 不活不死 遗老 教育家
C.不死不活 不活不死 教育家 遗老
D.不活不死 不死不活 教育家 遗老
解析 “不死不活”一词后说“不活”,与“所以不动”衔接紧密;“不活不死”则后说“不死”,与“所以不烂”衔接紧密。“遗老”尊崇先圣贤师,尊奉封建的伦理纲常;而“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则是“教育家”教育学生所持的谬论。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B.即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
C.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样的“主子”——就可恨了。
D.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
解析 “二十四史”不是作品集,只是一个特定称谓,所以应用引号,而不能用书名号。
答案 B
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B.E君的发愁,或者也不为无因罢,然而俄国是不要紧的,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有所谓“特别国情”,还有所谓“特殊知识阶级”。
C.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思想。
D.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的好国民又不同。
解析 “黄金世界”“良法”“好国民”均为反语。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那么,又要“礼失而求诸野”了。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可惜,也没有。所有者,仍不外乎不准集会,不许开口之类,和我们中华并没有什么很不同。然亦可见至道嘉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固无华夷之限也。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人民与牛马同流,——此就中国而言,夷人别有分类法云,——治之之道,自然应该禁止集合:这方法是对的。其次要防说话。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猴子不会说话,猴界即向无风潮,——可是猴界中也没有官,但这又作别论,——确应该虚心取法,反朴归真,则口且不开,文章自灭:这方法也是对的。然而上文也不过就理论而言,至于实效,却依然是难说。最显著的例子,是连那么专制的俄国,而尼古拉二世“龙御上宾”之后,罗马诺夫氏竟已“覆宗绝祀”了。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5.作者用“夷人”称呼外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对统治者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心理的讽刺。
6.“然亦可见至道嘉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固无华夷之限也”的深刻含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揭示了中外统治者的反动本质是一致的,都企图永远奴役人民,并采取大致相同的奴役手段。
7.用自己的话概述统治者为什么要“不准集会”。“鬼且反对,而况于官?”表达了什么意思?(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统治者害怕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反动统治。“鬼且反对,而况于官?”是说封建统治阶级比恶鬼更可憎、卑劣和反动。
8.分析本段的语言特点。(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幽默风趣。运用反语、讥讽等手法,拿动物类比,形象地写出统治者痴心妄想之可笑。②深刻犀利。作者深入剖析了统治者“不准集会”与“不许开口”的险恶动机、反动本质及其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灯下漫笔(节选)
鲁 迅
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虽然那是古事,昭公七年离现在太辽远了,但“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打的打,革的革,可有处士来横议吗?对国民如何专横,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犹是差等的遗风么?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诅咒!
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则也许别有意思罢。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文明,不但使外国人陶醉,也早使中国一切人们无不陶醉而且至于含笑。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9.“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两句话的含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所说的中国的文明,实质上就是权贵鱼肉人民的历史;这里所说的“中国”,实质上就是创造吃人历史的土壤。
10.“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诅咒”的意思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些尚不明了封建社会本质的人可以原谅,但是假如仅仅满足自己在这“厨房”的快感而赞颂的,就应该被诅咒。
11.如何理解“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这句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中国人对外侮和权贵奴颜婢膝,才造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吃人的社会;如果对权势、外国人能不奴颜婢膝,中国便早就强大起来了。
12.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曾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呼声,请从上文中找出作者发出这一呼喊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