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琵 琶 行
白居易
居易
乐天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 , 造化无为字 。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李忱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出身于一个世守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苦学文,青年时期因战乱曾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抱着“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白居易在43岁时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作者简介
白居易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情味浓厚。著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对诗歌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主张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新乐府》、《秦中吟》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糅合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记老诗翁。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次年秋天。晚年政治热情减退,“独善其身”成为思想主流,诗歌创作也失去前期那样的战斗力了。
写作背景
解 题
关于歌、行、引:
1、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 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三者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2、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以多次换韵。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
理清故事梗概
江头送客伤别离
歌女倾诉身世苦
江上聆听琵琶曲
重闻琵琶青衫湿
同病相怜伤迁谪
为什么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门庭若市
年轻貌美
昔日欢笑
独守空船
今日辛酸
年长色衰
歌女倾诉身世苦
对比
诗酒流连
谪居卧病
高朋满座
丝竹不绝
其乐融融
送客惨别
其情凄凄
有酒无乐
同病相怜伤迁谪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起对比反衬作用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扬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幽愁暗恨
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境况相同
感受相同
相互理解
相互同情
浔阳楼楹联
枫叶四弦秋,
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
句留江上别离情。
重闻琵琶青衫湿
司马之泪
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
伤感自身遭贬之泪
琵琶女
白居易
今
昔
才貌双绝
年长色衰
才高位显
被贬放逐
名动京师
飘沦憔悴
全文脉络(复线结构)
明线:琵琶女 京倡 商妇(情节)
暗线:白居易 京官 谪官(感受)
音乐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找出诗中三次描写琵琶女演奏的句子或段落。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句子: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音乐之美。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烘托琴技)
第一次(暗写):江头送客闻琵琶
句子:却坐促弦弦转急(悲凄)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
第三次(明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演奏琵琶曲的过程
第二次(明写):江上聆听琵琶曲
序 曲: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 写: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二乐段: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三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曲 终: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魅 力: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在听琵琶演奏时的想象和联想
音 乐 描 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
比喻
音乐描写(连线)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低沉艰涩
激越高亢
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
雄壮气势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琵琶女的情绪变化(以声传情)
倾诉悲情
急切愉悦
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戛然而止
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铁骑突出刀枪鸣。
------“抑郁曲”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以情演曲
琵琶女
琵琶女情感的变化
沉思
悲愤
跌宕曲折,波澜起伏
历历在目→声声入耳→
层层浸染→点点关情。
抑郁
欢乐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叠词和联绵词,使音节悦耳动听;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音乐描写特色
萍水相逢
心灵激荡
音乐共鸣
身世相通
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
一枝一叶总关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琵琶行》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