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风筝场见闻——《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通过呈现工人阿姨做风筝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学生可以借助直观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学习,明确算理,掌握算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索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理解算理,总结算法。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风筝加工厂,共同解决了师傅们能否完成任务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工厂。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谈话:请看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我们 3小时做了 63只燕子风筝。我们 2小时做了 32只老鹰风筝。(板贴信息)谈话: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 1: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板贴问题)预设 2: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板贴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理解意义。
谈话:要解决“一组平均每小时做多少只燕子风筝?”和“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63÷3= 32÷2= (教师板书)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分析:要求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就是把 63平均分成 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教师评价:你真棒!你很会分析问题。教师顺势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合作探究,思考方法。
谈话:算式列出来了,63÷3得数是多少呢?同学们可以通过动手摆一摆,也可以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算一算,有信心试试吗?开始吧。教师巡视。学生先自己分学具并计算,然后同桌交流方法。
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动手摆学具。
谈话: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到黑板上展示分的过程。引导学生说清楚:我用 63根小棒表示 63个风筝,把 6捆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分得 2捆;再把 3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分得 1根。把 63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1根。谈话:刚才这位同学采用了摆一摆的方法真棒!
尝试计算。
谈话: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方法。方法一:口算的方法。预设:把 63分成 60和 3,60÷3=20,3÷3=1,20+1=21。
谈话:同意他的算法吗?那你知道每一步口算是分小棒过程中的哪一步吗?学生回答后,表扬学生能够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真善于思考。(板贴:转化)
谈话:同学们你能把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吗?试试吧教师巡视后,学生写在展板上(贴学生竖式展板 1、2)
方法二:竖式的方法。预设 1:同时出现两种情况。
谈话:对照分小棒的过程请说说你的竖式是怎样做的?(请展示学生说)引导学生说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学生:先把 6个十,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个十,十位上写 2;再把 3个一,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1个一,在个位上写 1。预设 2:只出现第 2种竖式。引导学生说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每个数表示的含义。
沟通优化,梳理算法。
谈话:结合我们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你认为哪个竖式好?为什么?预设:竖式 1没有呈现两次分的过程,竖式 2很好的体现出两次分小棒的过程。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了?预设: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1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学生可能会想到:先把 6个十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个十,所以 2写在十位上;再把 3个一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1个一,所以 1写在个位上。谈话: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棒!同学们刚才用学具操作的过程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板贴:数形结合)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口算和竖式都得出了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 21只燕子风筝。(板贴答语)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谈话:要求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你能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32÷2=
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与同桌交流。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展示学生展板 3)预设:先把 3个十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 1个十,所以 1写在十位上,十位上分掉了 2个十,余下 1个十。谈话:现在我们来看看分小棒的过程是不是这样的?教师课件出示动态分小棒的图示,把 3捆小棒平均分成 2份,每份分得 1捆,还剩下 1捆。剩余的 1捆,写在竖式中哪?预设:余下 1个十,和个位上的 2个 1合并成 12个一,12个一除以 2,是6个一,6写在个位上。谈话:让我们再来看看小棒是怎样分的?教师课件出示动态分小棒的图示,把这 1捆和单独的 2根合成 12根,平均分成 2份,每份分得 6根。32根小棒平均分成 2份,每份分得 16根。同学们还有问题吗?预设:“十位上为什么写 1,个位上为什么写 6?”谈话:这位小老师讲得可真清楚,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3.借助经验,尝试验算。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验算方法,除法该怎样验算呢?自己先想一想,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子上做一做。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预设 1:重新做一遍。预设 2:用商和除数相乘来检验除法。(教师示范验算过程)
谈话:哪种更加有利于检验除法计算的对错呢?引导学生对比方法进一步明确:再做一遍的方法容易重复第一遍的错误,用乘法来检验除法更加科学。
通过验算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 16只老鹰风筝。(板贴答语)这就是我们本节的学习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板贴补充课题:的笔算及验算)
对比分析,总结算法。
谈话:同学们,对比解决红点 1和红点 2的竖式,想一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怎么算的?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预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得出的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剩余,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然后再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谈话:你分析的真到位!同学们真善于总结!教师结合红点 1和红点 2的竖式,总结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四字计算方法:除、乘、减、落。(出示板贴)如果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呢?也是从最高位算起,除、乘、减、落......
融入算筹,感受文化。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常用算筹来进行计算,那么今天所学的内容古人是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算筹计算 63÷2的过程。谈话:你能看懂吗?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预设:古人运用算筹计算与我们现在用除法计算是一样的,都是从最高位算起,除数先对齐被除数的最高位。也就是先算十位,6里有 2个 3,因此商的十位上是 2;除数 3对齐被除数的个位。再算个位,3里有 1个 3,因此商的个位上是 1;计算结果也是 21。
谈话:同学们说真棒!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会通过算筹计算真是牛!这充分说明中国数学文化的智慧与博大,同学们好好学习今后探究更广阔的数学领域。
(四)解决问题,拓展算法
谈话: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好吗?
基础练习。(1)你能先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十多吗?再列竖式计算。
84÷2 96÷3 75÷5
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判断的方法:算一算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最大能商几。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拓展练习。(2)火眼金睛辨对错。引导学生判断对错并改正,说一说,计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3.解决实际问题。用 96米布做窗帘,每幅窗帘用 8米布,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幅窗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列出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然后再本子上自己尝试列竖式解答,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多方面进行交流总结。
预设 1:我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我会验算除法计算对不对。预设 2:今天我通过摆小棒发现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实际操作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预设 3:今天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把我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沟通,我很开心;我学会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学习非常有用。教师用课件带领学生回顾梳理学习过程。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在本单元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基础上学习的,是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在我们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除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