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趣味田径大单元教学设计
01
指导思想
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转变,注重教学方式改变。趣味田径通过降低动作难度、简化竞赛规则、改变组织形式、提供适合的器械等方式来激发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加强与同伴的交流,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实课程标准“教会、勤练、常赛”要求。
02
设计思路
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方式开始由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心理活动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的身心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采用跑(创意起跑、快速蹬转、迎面换物等)、跳(向高跳、向远跳、夹物跳等)、投(二人抛接轻物、抛接轻物传递、移动抛接等)为主题的趣味田径大单元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03
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提出“通过体育教学教授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分析
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趣味田径项目为主,分为基本运动技能和游戏。其中包括: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平衡、徒手等);游戏(队列、奔跑、跳跃、投掷、球类等游戏)。
04
学情分析
趣味田径大单元教学就是在课标精神的引领下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起来”"乐起来”"动起来"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合作意识淡薄的特点,设计以合作游戏体验为主题的18课时大单元,运用合作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设立可观测的学练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转向。
05
教学目标
01运动能力目标
1.90%的学生能简单说出弧线与直线跑步时摆臂动作的区别,以及落地时屈膝缓冲的应用价值,知道各项游戏比赛活动的规则。
2.体验绕、跨、钻、爬等动作方法,能灵活、协调地越过3~4个障碍;用蹬摆协调配合的方法,完成连续跳、触摸高物跳两种技能;体验移动中与同伴完成抛接轻物的技能,成功率达到50%以上。
3.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4.能对参赛学生进行鼓励,文明观赛,从基本动作方面进行评价。
健康行为目标
1.在校内结合自己学会的技能自主学练,与同伴分享运动感受,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
2.在游戏竞赛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能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主动和同伴交流,与人友善,和睦相处。
3.合理选择练习场地,安全有效使用器材,建立安全意识。
德育品德目标
1.在各种真实情境或游戏竞赛中能够运用所学基本运动技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在游戏竞赛活动中,增强责任感,遵规守纪,服从裁判,尊重同伴。
3.在团队比赛中,积极承担,出现失误时相互理解,主动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各种有趣味田径项目中关于跑跳投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
难点:能够合理运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