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2《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2《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1-09 07:58:07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五 海鸥回来了——
信息窗2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说课流程
1
说教材
说教材分析
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所处位置
地位作用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中信息窗2 《喂海鸥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内容。
教材分析
所处位置
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读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重难点
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说课流程
2
说学情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本册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的认识》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会比较大小;在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中熟练的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所以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
说课流程
3
说模式
喂海鸥
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数学实践中丰富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
交流,则是让孩子能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表达出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动手,就是亲自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理解计算过程。
自主动手
交流
教学模式
说课流程
4
说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检查旧知引入课题 
3'
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3'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5'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是采用吸引学生的闯关游戏而设计!并且练习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14'
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1个十和5个一是( ),16里面有
( )个十和( )个一。
2.2个十是( ),20个一是( )。
3.17=10+( ), 13=( )+3,
4.18是( )位数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检验旧知环节可以使部分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掌握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一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从而对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境导入
从情境图中,你发现
了哪些有关数学的信
息啊?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孩子容易被美丽的图片所吸引,借助这一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情景图,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还提高他们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有哪些问题想解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应该从小抓起,要把充分的是时间交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只要是根据情景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加以表扬,从而更好的保护和激励孩子们的问题意识。
……
探索交流
信息:天空中先飞来了12只海鸥,后来又飞来了3只海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机的引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先出示情景图,根据情景图准换成文字信息,再提出相关的问题,一步步引导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整理数学信息和完整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索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15(只)
方法1:从12往后再数三个数,13、14、15
方法2:用小棒摆一摆,我算出是15.
方法3:我是用计数器拨一拨知道是15.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孩子表现欲很强的特点,可以把问题交给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方法4:把12分成10和2,先算2加3等于5,再算10加5等于15

动动脑还可以怎么样列式呢?
15(只)
加数
加数

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加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对于加法算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此引出加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学得快,也忘得快,根据这一特点,“趁热打铁”是检查和巩固孩子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闯关练习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时间短,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所以每节课都会做一遍我自编的课内活动操,如同桌拍肩,转转脖子,伸伸懒腰等,这样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放松,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算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紧密结合,图出减法的意义。
信息:原来有17桶
食物,小明喂了4桶,
13(只)
设计意图:有了上面的学习,学生会很自然的把加法计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中来,所以放手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很重要。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为什么要用减法呢?
被减数
减数

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总结方法:都是先从个位算起。先算出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10.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能使学生感悟到加减法的异同,使学生异中求同,同中辨异,有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的形式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根据情景先让孩子们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问题的能力。此题有一定难度,所以让同桌交流,初步锻炼了孩子们合作意识和交流的能力!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和
同桌交流一下吧!
教学设计
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对每节课知识学会梳理,培养孩子善于总结整理的好习惯;教师总结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
检查旧知引入课题 
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回顾整理内化提高
5
说板书
说课流程
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
计算方法:都是先从个位算起。
设计意图:板书清晰简单,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
说课流程
6
说评价
教师评价
当堂检测
环节小练
表现评价
内容评价
星级评价
同学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课堂评价
课前预习、复习
说评价
6
说课流程
7
说开发
合理开发
课程资源
结合课本内容
家长意见
学习名师
课外拓展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搭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汇集各
名师教法,丰富文本资源。
从生活情境中找到有关加减法的事例,简单记录数学日记。
说开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