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十几减8、7说评价说教材
教学目标
说课内容所处位置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5《十几减8、7》。说课内容信息窗1信息窗2信息窗3信息窗4信息窗6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7、6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学习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
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利用十几减9的方法计算十几减
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算理
及思考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
自己得出算十几减8或7的各种方法,
经历十几减8或7的退位减法的
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难点:探索十几减8或7的计算方法,培养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掌握十几减8或7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重难点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和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
学生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数手指头的方法。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计前置自学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 ,
引入课题. 3'
展示交流
解决问题17'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2'
设计意图:利用本单元的情境串再结合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解决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前置自学自主探究认真寻找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咱们的运动会还在激烈的进行着,今天我们要去看看比赛的是什么项目?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第二组有多少人?探究交流计算方法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十几减9的
计算方法说出十几减8计算方法。
15可以分成10和5.
10-8=2
2+5=78+7=15
15-8=78可以分成5和3.
15-5=10
10-3=7解决第二个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充分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设计意图:这道题是巩固算减法想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了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以上练习的安排,紧紧围绕重点,体现了针对性
回顾整理拓展升华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思考,自主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总结和点评,对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说一说,今天的收获是什么?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充分展示了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掌握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其能力。十几减8、7 15-8=
(1)8+7=15 15-8=7
(2)10-8=2 2+5=7
(3)15-5=10 10-3=7
(4)15-10=5 5+2=7713-7=
学生说一说。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对小组评价对个人评价教师评价我自信,我最棒!文本资源 生活资源 课堂生成资源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备课时从网络上查找资料。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十几减几的生活经验,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在练习时,学生的错题资源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反思善学:? 求知善学,靠学习丰厚底蕴。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面对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
善思:求学善思,靠思辩提高能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单纯靠“苦读”和“善学”还不行,还要把学习刻苦与思想艰苦结合起来,要学会用脑读书、用心读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善为:?求思善为,靠实践提升工作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以致用这个道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