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97小小运动会
——8加几的加法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说模式说教材说评价说设计说板书说开发
说学情 8加几的加法说课流程小小运动会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单元目标有三个: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用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本节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是有关8 加几的加法,这是在9加几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关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中用“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为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周围事物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计算的方法,然后解决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凑十”的方法。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数学思考: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情感、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我们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问题解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教学模式沟通优化,促进发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算法交流,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5分钟)算法交流,
分析比较
(8分钟)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4分钟) 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16分钟) 教学设计
回顾梳理,
总结提升
(2分钟)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
(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选择信息,解决问题(1)。
(1)指生说说要求“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需要用到的信息,并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2)说说不同的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根据领饮料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观察、思考,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让学生选择、梳理信息并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交流算法,明确计算过程。
展示交流摆小棒过程。学生可能出现:
第一种:拆7给8凑十。
第二种:拆8给7凑十。
第三种:数一数的方法。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让学生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多说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达到以说促思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多种方法的体现,尊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起了推动作用。8 + 7 =251015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8 + 6 =2410141.观察前两种算法,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一个分8,一个分7,分时有什么异同。
2.知道8+7的和,寻找算7+8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知道8+7=15,想7+8的和,并说说想法。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处。为学生思维的提升提供了台阶。由8+7=15想7+8等于多少,渗透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促使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与运用。 4、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8+ =11144101028+ =124、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84128513161615151414171711121314151688771515++【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先让学生在刚学的8加几的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几加8的加法的计算,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尽情表达、交流。引领学生向思维的深处迈进。练习的设计,层层深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学生思维的提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了促进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构建了本节课独立的知识框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谈谈收获。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总结:
(1)知识方面:8加几的进位加法。
(2)方法方面:摆一摆、凑十法。
(3)感受方面:学得怎样。5、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8+ =7151052 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数学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数学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A、以“问”促评:
教师通过提问、设问或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动他评,让学生有评价的意识。
B、示“意”代评(教和学活动中)
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
C、借“物”奖评(课堂活动中)
在当堂课上对学生给予“星”、“贴画”等物评。
D、言“语”实评(合作交流中)
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你的语言、语气、语意得到启发。
参考书籍资料
创造性使用教材课堂
生成资源多媒体课件文本资源
信息技术资源
生成性资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