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课内阅读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课内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遨游:
璀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地球比作 、 。
3.地球只有一个,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请你写一条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课内阅读
匆匆 (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4.根据“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一个句子。
5.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6.请你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7.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阅读课文《北京的春节》片段,完成练习。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莱,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成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8.选文主要写了除夕 ,正月初一 。
9.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 、穿 、贴 和 、放 、吃 ,祭祖,还要守岁。
10.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请找出来。
11.选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哪些活动,请简要摘录下来。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 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①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②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③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缥缈 急遽 惆怅 惊惶
13.读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对这三句中加点的“一声不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句中,“我”一声不吭是为了不打扰妈妈,让妈妈快点洗完衣服,然后立刻出去。
B.②句中,“我”声不吭依然是为了让妈妈快些洗完衣服,但此时已经有了一些希望破灭的预感。
C.③句中,"我”一声不吭是因为妈妈的衣服快要洗完了,“我"不用再催促她了。
D.三句话中的“一声不吭"表现了“我”内心由盼望到失望的逐步变化的过程。
14.读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第③句话 ,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此处,“我”明白了 。
15.第二自然段中,“我”哭的原因是 ;母亲“惊惶”的原因是 。
16.有人说文中的母亲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爱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絮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努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智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7.《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 写的古典名著《 》中的一段改写的。
18.“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的解释应选 。
19.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 ,又写出了曹操 的性格特点。
20.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停在江中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21.“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胆子很大。
B.很喜欢喝酒
C.胸有成竹,洞悉曹操的性格特点。
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22.从选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3.从选文的 , , 这三件事情中,可以体会到局势越来越严峻。
24.平时对“我们”非常慈爱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原因是什么?
25.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大钊怎样的革命精神?
课内阅读。
摔跤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地向仗普shǒu jí yǎn kuài ( ) ,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又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的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jīng shén dǒu gǒu ( )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著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掀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6.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7.选文节选自儿童小说《 》,作者是 。这段选文主要描写的是 的情节。
28.小嘎子认为自己的优势和小胖墩儿的劣势各是什么?
29.在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0.想象一下,小嘎子掉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课内阅读。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3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蒙着(mēng méng) 蜇(zhē zhé)
32.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33.找出文中“我”的语言。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
A.“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B.“我”不怕失败,执着追求。
34.小时候,我们也会对某些现象疑惑不解,请你写一写自己的疑惑吧。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漫游;游历;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2.比喻;母亲;摇篮
3.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答案】4.喝水的时候,日子从嘴唇边过去;打游戏时,便从键盘的敲击声中溜过了。
5.拟人;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具体,也使读者更加直观地联想到太阳运动的状态。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和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惋惜;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答案】8.吃团圆饭和守岁;拜年和闲逛游玩
9.年菜;新衣;对联;年画;鞭炮;年夜饭
10.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1.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赛马、赛骆驼的人等;
【答案】12.清楚;缓慢;高兴;镇定
13.C
14.衬托人物的心情;自己出去玩的盼望最终还是落空了
15.自己一天期待的希望破灭,伤心、绝望而哭;只顾自己的忙碌,忘了答应孩子的事,孩子现在很伤心。
16.不同意,作者的母亲是一个很勤苦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可是她许诺带孩子出去玩的事没有兑现,致使孩子很委屈。 但文中字里行间写出了母亲关爱孩子和对孩子内疚的心情。
【答案】17.罗贯中;三国演义
18.M;氵;②
19.胸有成竹;性格多疑
20.B
21.C
【答案】2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3.父亲早出晚归;父亲烧掉书籍文件;阎振三被捕
24.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25.李大钊明知处境危险,但他把革命事业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绝不肯离开工作岗位,表现出他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答案】26.手疾眼快;精神抖擞
27.小兵张嘎;徐光耀;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28.自己的优势︰手疾眼快。小胖墩儿的劣势∶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29.机敏,富有心机。
30.不服气,想要再比一场。
【答案】31.méng;zhē
32.答应;拒绝;丑恶;美丽
33.A
34.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 月亮为什么会晚上出来 太阳和月亮能同时出现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