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是我国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后,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图6.14),提醒社会各界更加重视防灾减灾。你知道国家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吗?遭遇自然灾害,你该怎么做?
图6.14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
防灾减灾手段
主要从国家、社会角度考虑
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孕育
发生
发展
致灾全过程
动态监测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孕育
发生
发展
致灾全过程
动态监测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孕育
发生
发展
致灾全过程
动态监测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孕育
发生
发展
致灾全过程
动态监测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人造卫星
气象站
水文站
地震台
地质环境监测站
孕育
发生
发展
致灾全过程
动态监测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防御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图6.16),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图6.17)。
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自救与互救
灾前
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主要从个人、家庭角度考虑
地震等地质灾害往往较难准确预测,但做好灾前准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自救与互救
灾前
自救与互救
灾时
洪涝
尽快撤离到较高的地方逃生
自救与互救
灾时
地震
自救与互救
灾时
泥石流
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自救与互救
灾时
滑坡
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
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应原地不动或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自救与互救
灾后
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3
1
2
4
1
2
3
防灾减灾手段
自救与互救
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
活动
1.你认为地震专业救援队应包括哪些专业救援人员?
需要负责协调、技术和保障工作的专家和管理人员、从事搜索、营救和保障工作的官兵以及进行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
2.计算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与国际地震救援次数占全部地震救援次数的比重。
约56%。
3.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
国际救援能为灾区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包括救援军队、医护人员以及技术专家,还能提供先进的救援设备,同时保障充足的救援物资。
自救与互救
灾时
地震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情境
做法
正在用火、用电
迅速关闭火源、电源
正在楼房内
迅速离开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避,千万不要跳楼
身处平房内
迅速逃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尽快躲避在比较坚固的家具或设备下面或者旁边
正在户外
要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桥梁、高压电线及化工设施、避开陡坡、陡崖等
正在工作场所
就近躲避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正在搭乘电
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已被掩埋
要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自谋脱险策略。如一时不能脱险,应保持镇静,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灰尘窒息;
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创造生存空间;
减少体力消耗,不要大声呼叫,可用石块等敲击物体,设法与外界联系;
搜寻水和食品,延续生命,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