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2 17: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021.04.16
BY: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亚当·斯密《国富论》
1880年,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资本主义体系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在世界范围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世界市场形成
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等重大的变化使广大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殖民体系
广大亚非拉国家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之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征服广大落后地区的需求和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完成对广大亚非拉落后地区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世界范围之内建立起来。

殖民之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发展史

殖民之统
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
殖民体系建立的特点

殖民之“治”

殖民之思
思考殖民统治的影响
反思殖民统治的教训
殖民统治采取的措施
殖民统治措施的异同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升级质变,该过程中资本主义每一阶段的目的与扩张方式也不断变化,对殖民地的需求与剥削也越发强烈。最终,20世纪初,对非洲的殖民瓜分完毕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殖民之源
资本主义发展史

殖民之统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便无法发展。
血雨腥风
◎学习任务:阅读课本,以时空为线索整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完成学案表格内容。
时间 殖民宗主国 殖民地国家或地区
15世纪 —— 19世纪 西班牙
葡萄牙
英、法、荷等国
墨西哥、中美洲与南美部分地区
巴西
加勒比海、
南美洲少部分地区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美洲的伊比利亚帝国
时间 主要殖民国家及范围
15——18世纪
18—19世纪中后期
19中后—20世纪初
葡:澳门等商站
西:菲律宾;
荷:印度尼西亚
英:印度
英法俄侵占奥斯曼帝国
俄国英国分占伊朗
英:缅、马来半岛
法:越、老、柬
多国:瓜分中国
美:菲律宾
日:朝鲜
被蚕食的亚洲
时间 殖民地区
15—17 世纪
18—19 世纪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局限于沿海,西非、中非、南非的
重要港口和城市
英国、法国控制了北非地区的埃及;英国向苏丹地区扩张,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扩张。
几乎占领整个非洲
殖民刀俎下的非洲
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呈现什么特点?
1.时间、空间上的阶段性与渐进性:
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从沿海——内陆地区;
2.随着列强实力的消长,各阶段主要的殖民国家发生变化:
西、葡——荷兰——英国——多个资本主义强国;
3.随着资本主义向着更高级的形态发展,列强瓜分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
思考3:非洲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被瓜分完毕?
3.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基本上已经被瓜分完毕,柏林会议的矛盾协调,加速非洲的瓜分进程。
1.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着更高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扩张的需求空前巨大;同时也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使人们意识到非洲大陆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2.兴起的非洲大陆探险活动填补了非洲大陆的地理空白,客观上为殖民活动开辟了道路。医学的进步、新式武器、新式交通工具等的出现为深入非洲大陆提供了条件。
在非洲,到18世纪初,法国人已在马达加斯加岛、戈雷岛和塞内加尔河河口安家,英国人则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落户。非洲沿海的这些殖民点起了经营黄金、象牙、蜂蜡和奴隶交易的贸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隶占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西印度群岛产糖殖民地的发展增加了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之后。不过,非洲很少受到18世纪英、法竞争的影响。争夺这块大陆的真正的斗争直到19和20世纪才来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殖民之“治”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水深火热
西、葡两国的总督制
国王
总督
负责
任命
必要时向国王报告



考评
(一)西、葡在拉美的统治
对殖民地的经济限制
1.在工业方面,禁止殖民地矿场采用新式的改良的操作方法,禁止殖民地从事与宗主国利益相矛盾的工矿业生产。例如,采铁在西属殖民地是明令禁止的,私人采铁被当作刑事犯罪行为。
2.在农业方面,禁止殖民地栽种宗主国能生产的某些农作物。例如,殖民地政府曾下令禁止在墨西哥培植橄榄树,禁止在阿根廷开辟葡萄园等。
3.限制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也妨碍了生产的发展。奴隶制度广泛流行,不能给资本主义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美洲的棉花种植园
▲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矿
海外需要蔗糖,应运而生的甘蔗种植园是由种植园主获得赢利的欲望为推动力的企业,是为欧洲逐步使其国际化的蔗糖市场服务的。但是从种植园的内部结构来看,它的一些主要特点是封建性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它使用奴隶。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世界最著名的银矿——波托西银矿,鼎盛时期,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1545-1824年近300年间,殖民者共从这里攫取了2.5万吨白银,有800万印第安人死于繁重的劳役之中,被称作“地狱的入口”。
发展种植园和实行农奴制
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剥削,奴役殖民地人民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教材“学思之窗”材料
·材料1西班牙、葡萄牙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但是他们没有吧这些财富变成资本,而是用于上层贵族的享乐,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老百姓甚至也没有获得像样的衣、食、住、行……。
·材料2(西班牙)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事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甚至破坏作用: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昂贵,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样,对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都奔向美洲去做发财梦,相应地忽视了发展国内工业。
··材料3西班牙国内工业落后,再加上它的航运业落后,……结果在对美洲贸易中,荷兰、英国商人排挤了西班牙。……其原因主要在于:西班牙对于美洲……的榨取,使得西班牙的半封建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古老的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改组成为不必要的了。——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思考:殖民者在殖民地的掠夺对殖民地和西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对殖民地的影响:
财富的大量流失,残忍的掠夺和奴役。
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1.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引发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势力的瓦解,促进西、葡等老牌殖民国家的衰落。
2.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产阶级的发展。
地区 政治统治 经济统治 影响
拉美 地区 专制统治: 总督制; 农奴制度; 重点发展采矿业、种植园经济; 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北美 地区
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思考:同为列强的殖民地,为什么拉美和北美独立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宽松放养、
独特的自治
状态;
释放发展潜力
奠定发展基础
刺激优势产业
调整产业模式
第一英帝国时期
重商主义;
第二英帝国时期
自由贸易经济政策;
推动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远隔重洋,交通和通讯很不方便。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殖民地居民在法律上享有与英国同样的权利。实际上由于财产的普遍拥有,北美白人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的村镇自治典型的体现了北美的基层民主文化。……各个殖民地都设有议会,大多数殖民地议会下院以英国的议会下院自比,逐渐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地方自治权力,并且成为培养政治领导人的基地。.
……北美13个殖民地都设有自治的民兵组织。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文化教育繁荣,也影响到北美。……一些人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耳熟能详,把启蒙思想奉为“不言而喻的真理”。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根据“殖民地利益要服从母国利益”的信念,接连颁布《航海条例》,严禁外国船只在英帝国的港口进行贸易,严禁殖民地直接从欧洲大陆进口制成品,奖励殖民地生产英国所稀缺的物资,要求最重要的殖民地(糖、烟草、毛皮、靛蓝、造船原料等)只许运往英国。通过这些措施,英国打击了竞争对手荷兰,基本上控制了对殖民地的贸易。18世纪初,英国在大西洋贸易中取得了支配权。……在繁荣的大西洋贸易中,英国和北美殖民地都大获其益。
英国政府希望把殖民地的管理费用转嫁到殖民地居民身上,在殖民地建立了关税体系,设置关税征征稽官。但是殖民地各地走私贸易盛行,有些历史学家甚至称美国独立前是“走私的黄金时代”。
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的统治形式基本都是本国政治制度的投影
在美国独立后,英国开始调整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为了让美洲殖民地(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适应这一转变,英国在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早期曾在殖民地实行过贸易保护政策(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预料到了波罗的海沿岸将被拿破仑控制,而这一地区是英国最主要的木材来源,木材的进口又直接影响到造船业,此时英国为了提防法军登陆而大力扩建海军,木材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防止拿破仑控制波罗的海沿岸后实施大陆封锁政策扼死英国的木材进口,英国开始有意扶持加拿大的木材加工业:提高从其他地区进口木材的关税并对加拿大进口木材免除关税,这一作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刺激加拿大木材加工业的目的,并使哈利法克斯发展为了加拿大的重要港口,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的经济活力甚至一度超过美国的新英格兰,取代了后者在英国-美洲跨大西洋贸易中的地位),在第二英帝国时期,英国灵活调整殖民地经济政策,放开对殖民地的经济制约,并有意扶植殖民地的产业发展,使得加拿大等殖民地初步建立了自身完备的产业模式。
▲摘自苏振兴主编《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
拉美政治现代化的钟摆效应
(二)对亚洲的殖民手段
时间 手段
16世纪 —— 18世纪
18世纪 —— 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材料1 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材料2 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占领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和据点;进行敲诈勒索、暴力掠夺。
依靠机器大生产向殖民地输出商品。同时掠夺原料和拓展商品销售市场。
加速资本输出,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开办工厂、银行等,发展铁路、航运等现代交通运输业。
·材料3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三)对非洲的殖民手段
控制措施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经济掠夺
手段
单一作物或矿产制
(普遍形式)
强征实物赋税制
强制劳动制等
(比属刚果、德属麦喀隆、法属赤道非洲)
(主要用于公共建设)
(剥夺原有殖民地的统治权利,建立新的统治体系)
(各殖民地的地方政权仍旧由当地统治者保留,并保留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法律制度,省一级和中央政权由殖民者掌控)
奴隶贸易
(早期殖民)
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父母是土生的西班牙血统贵族。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由于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圣马丁,圣马丁出生于阿根廷拉普拉塔的亚佩尤土生白人殖民官吏家庭,父亲曾任亚佩尤的副都督。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他将南美洲南部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与西蒙·玻利瓦尔一起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
亚洲的觉醒:
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伊朗的资产阶级立宪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
……
思影响
思教训

殖民之思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英文:RwandanGenocide)
又称卢旺达内战,发生于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1/5000以上,
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同时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了大屠杀。
卢旺达政府2013年12月13日发表一份调查报告说,有证据显示法国和法国官员涉入了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法国在卢旺达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在卢法两国间多年来存在争议。2008年8月,卢旺达政府曾公布一份报告,称法国一些前政府高官和军官参与了1994年大屠杀,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时的法国政府驳斥了这种说法。
▲摘自苏振兴主编《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
拉美政治现代化的钟摆效应
消极影响:对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遗留了大量历史问题,对后来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阻碍作用。
一、“思”—影响
(一)对亚非拉
·材料1“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2 19世纪,人们对诸如黄麻、含油菜籽、小麦、棉花等原料的需求量极大。这些商品通过新建的铁路网被运送到海港;铁路网到1870年时全长4000英里,到1939年时全长41000英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3、4,谈谈你对马克思这一论述的看法。
积极影响:客观上推动了先进技术、制度的传播;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现代工业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更新。
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了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
——列宁
·材料3 英国并不试图促进印度的制造业,而且在某些关键领域如纺织业还积极的加以阻挠。……印度已进入国际市场,并赚取了大笔资金,但其过时的国民经济却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1873年经济危机
4月6日苏伊士运河堵塞
1929年经济危机
源于5月9日维也纳的债券交易危机,维也纳的交易所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欧洲各国停止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导致美国纽约银行不再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拨款,于是在9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大量债券的泽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受这次危机打击或影响的国家,除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奥匈帝国外,还有俄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以及日本、阿根廷、印度等非西方国家。
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源于美国华尔街股票下跌,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甚至使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成为二战策源地。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世界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能源项目主任潜旭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堵塞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地区的油轮租船费率出现攀升。目前,能拖运100万桶的苏伊士大型油轮每天租赁价格约为1.7万美元,创下2020年6月以来最高纪录,从中东到亚洲航线的邮轮租用成本也在过去一段时间跳涨47%。2021年4月6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刊文称,虽然“长赐号”货轮搁浅只有一周时间,但事实证明其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估计,运河堵塞妨碍的贸易额大约为每天90亿美元,并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总量的年增长率下降0.2%至0.4%。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殖民国家那些事儿
1493年
教皇子午线
西、葡两国对拉美地区殖民地利益的协调
1756-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
以英法为主要交战国,涉及北美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印度
争夺北美的殖民地
17世纪
三次英荷战争
俄、英、法三国争夺巴尔干半岛利益的战争
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
英法争夺埃及
英法争夺北非的埃及利益
19世纪
柏林会议
列强制定了各自瓜分计划,在该会议达成有效占领的原则,迅速将非洲瓜分完毕。
1898年
美西战争
美国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等地的殖民地利益。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日本和俄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争端。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排名 工业生产量/殖民地位次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比利时 1 1500万
葡萄牙 8 968万
荷兰 8 3741万
意大利 4 139万
2.列强之间的实力消长使得其间的利益争夺不断加剧,孕育着更大的冲突与矛盾。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完全丧失主权的
欧美
欧洲弱国
强国
主权、半主权
亚非国家
亚非拉落后地区
3.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也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同一镜头下,的两个世界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的
血腥殖民统治。
材料1 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海油任何其他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要自救,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我们宣布,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组织起你们的力量,然后就开始干吧,这样,他们就无法拒绝你们的要求了。
——摘译自《提拉克,他的著作与演讲》英文版
材料2 1905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道: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正从其酣眠重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译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年—1909年波斯革命》
一、“思”—影响
(二)对世界格局
▲埃塞俄比亚反意大利斗争
4.殖民统治的压迫、剥削和奴役,使得被殖民地区人民反殖民斗争不断高涨。
▲海地人民反殖民斗争
二、“思”—教训
沉睡的亚洲
政治上:
经济上:
外交上:
文化上:
思考1:为什么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大清帝国会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呢?
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统治。
仍然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营方式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水平。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难以发展。
普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清两朝几度禁海,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日本幕府也连续颁布锁国令、禁止船只出海与外界贸易。奥斯曼帝国则忙于军事征服,,无意于发展对外贸易。
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中国的八股取士、文字狱;日本崇诸子理学等。整个社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活力。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数百年前,中国还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让外国人称自己为“东亚病夫”。那时的中国没有船坚利炮、没有发达的商业工业。
中国因为有他们,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正因为有这些不怕牺牲,一心向国的共产党人,中国才站起来,飞速地前进。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而我们也会永远记住他们。
还有续集吗?
习语中国道路
▲2018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
就在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行将于在北京举行之际,某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媒体和一些国际机构对日益发展的中非关系发出了不可名状的鼓噪声,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贷款和援助项目助长了“腐败”,甚至恶意渲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这种无端的攻击不仅遭到非洲国家政要的驳斥,连某些西方人士和研究机构也鄙视这种拙劣的做法。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就这样写道:这种拙劣的做法,无法改变传统的中非友好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友好关系基础之上的中国对非洲的真诚帮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
思考2:怎样才能走好中国道路?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殖民之源
殖民之统
殖民之“治”
殖民之思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发展史
思影响
思教训
拉丁美洲
亚洲
非洲
整体
时空特点
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政治体系
经济体系
殖民体系
资本原始积累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西、葡在拉美的殖民手段
对比
英国在北美的手段
拉丁美洲
亚洲
非洲
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地区
局部
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不同殖民宗主国和不同地区的统治各异
如何避免落后于世界潮流
如何走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
道德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我始终认为: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世界越来越紧密联系,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有些人就是会说一些我们不喜欢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一起生活,如果我们要和平共处,而非同归于尽,我们就必须学会宽容和容忍,这对于人类生命在这个星球上的延续至关重要。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1970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