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命的进化、人的运动与健康
一、单选题
1.(2023·温州)近期,部分国家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防疫。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B.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C.清理积水改善环境卫生 D.涂驱蚊药以防蚊子叮咬
2.(2023·杭州)花开季节,对花粉过敏者来说,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 )
A.抗原 B.传染源 C.病原体 D.抗体
3.(2023·杭州)罂粟开花结果后,其果汁可制成鸦片等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B.鸦片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
C.罂粟能开花结果,可判断它属于被子植物
D.罂粟开花结果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其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成
4.(2023·杭州)青霉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滥用青霉素导致其使用效果下降。下列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界中本来没有耐药细菌个体,滥用青霉素才导致耐药细菌出现
B.细菌对青霉素进行定向选择,导致青霉素的使用效果下降
C.在长期滥用青霉素的环境中,耐药细菌比不耐药细菌更具生存优势
D.在抵抗青霉素作用时,细菌体内的某些结构会发生“用进废退”现象
5.(2023·台州)今年4月,我市某同学运用“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挽救了同学的生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进行急救之前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B.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异物
C.进行如图的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越大效果越好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要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6.(2023·舟山)人体各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7.(2023·丽水)2022年诺贝尔生现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猩猩由智人演化而来
B.丹尼索瓦人出现在700万年前
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高等到低等
D.智人、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
二、填空题
8.(2023·温州)海水中的微生物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会影响到海边人群的健康。经研究发现,某海滩海水中细菌数量随潮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引起潮水大小的变化。当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时形成大潮。下列对大潮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可多选)
A.
B.
C.
(2)为了解海水中细菌的来源,调查发现海滩高处有一些腐烂的生物体,含大量细菌。
①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如图为某种细茵的繁殖示意图,则该细菌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②潮水越大,水位上升越高。他们猜想:大潮时,海水中增多的细菌来自于这些腐烂的生物体。要验证这一猜想,需要获取哪些证据? (写出一个)
9.(2023·温州)进化论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几百年。拉马克、达尔文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①1809年,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在特定的环境下,生物体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变得发达,不常使用的逐渐退化,这种后天得来的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②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在不断进化、物种是渐变的;现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1)达尔文汲取了拉马克的进化思想,经过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的进化观有何不同之处? (写出一点)
(2)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深入研究,逐渐建立了物种可变的进化观。当不同地层发现不同马的化石时,为研究不同马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解释其进化的原因,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可多选)
A.比较不同马的化石数量的多少
B.调查不同马的化石被发现的时间
C.分析不同马的化石的地质年代先后顺序
D.比较化石中不同马的相同器官的形态结构
E.分析化石中不同马的生活环境
(3)针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同学作出如下评价:
自然选择学说能对“长颈鹿的颈和腿都很长”等生物进化中的诸多现象作出解释,因此是正确的理论。
自然选择学就无法解释生物体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后代等系列问题,因此是错误的理论。
你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0.(2023·台州)为提高学校农场种子的萌发率,某同学设计了育种箱(如图)。
(1)育种箱配备的恒温垫,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 。
(2)育种箱留有几个透气孔,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需要 。
11.(2023·舟山)器官的移植会受到法律、伦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
(1)要获得可移植的器官首先涉及到对人体死亡的定义。我国法律规定的脑死亡标准之一是瞳孔反射消失。所谓瞳孔反射是指用手电简照射病人睡孔,观察是否缩小,如果脑干丧失功能,瞳孔不会缩小。“瞳孔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由于人体的 系统能分辨“ 自我”和“非我”,器官移植前首先要进行配型试验、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12.(2023·丽水)2023年全球首创的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四川建成使用(如图)。气膜仓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热性。仓内温度常年保持15℃以下,单仓能储粮7500吨。
(1)杂交水稻能遗传的高产的性状是由 决定;
(2)稻谷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淀粉),在消化系统内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被吸收;
(3)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种子的 作用减弱 ,从而缺少有机物消耗。
三、解答题
13.(2023·杭州)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1)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2)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盐。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从同化作用方式来判断,绿色硫细菌属于 型细菌(选填“自养”或“异养”)。
(4)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5)有人提出:绿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一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14.(2023·舟山)现代人类属于“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目前全球人口达到78亿。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长?
(1)人类社会经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可见材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铜是最先正式使用的金属材料,与石器相比,优点有 。(写出1点即可)
(2)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又一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3)当然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也带来了传染病的流行,人类通过发明疫苗、研发抗生素等开启了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但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某地总人口500万,右表是该地公布的接种新冠疫苗与患新冠轻、重症的数据,据此有人认为,疫苗接种人数越多,患新冠的比例越高!你是否支持这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
某地2022年3月数据 未接种 全程接种
占人口比例 8% 92%
轻症病例 19% 81%
重症病例 26% 74%
15.(2023·舟山)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如图是某地的宣传海报。
(1)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离不开众多生物的彼此协作。从2006年开始,地球上蜜蜂数量开始急剧减少,影响了植物的 过程 ,使很多植物种群不能正常繁衍而灭绝。
(2)植物多样性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但事实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大多数植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
(3)建立种子库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位于云南昆明的“种子库”被誉为植物的“诺亚方舟”,里面保存了10917种植物种子,要长期保存种子除了需要密封外,还需要具有 的环境条件。
16.(2023·舟山)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
(1)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尤其是保持手的卫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勤洗手属于 。
(2)为补充患者体内糖分和维持水盐平衡,需输人葡精糖氧化钠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
(3)某患者一次性输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袋,标签部分信息如图。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约为1克/厘米3)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杭州)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 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 ,再将带有1g 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C的作用是 。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则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后,经多次蒸馏,能初步分离装置A中的水与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这两种成分的 不同(选填“熔点”或“沸点”)。
(4)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写出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登革病毒以蚊子作为媒介传播病毒;
A.增强免疫力为保护易感人群;
B.隔离治疗为控制传染源
CD.均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解答】 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抗原,会刺激人体抗体的分泌过多。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解答】A. 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
B.毒品上瘾后很难戒除;
C.能开花结果的都属于被子植物;
D.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其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A.变异会出现耐药菌和不耐药菌,青霉素选择了耐药菌;
B. 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大量的耐药菌存活了下来;
D. 用进废退 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解答】ABD符合心肺复苏时的相关操作;
C.在胸外按压时,若压力过大,则可能损伤胸廓。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各部分器官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解答】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为肺;
B.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C. 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
D. 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输卵管;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容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及人类最早的祖先。
【解答】A. 黑猩猩的祖先和人类的祖先早在500-600万年前就已经分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独立演化,它们就算会慢慢演化成高智慧生物,也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人。
B. 丹尼索瓦人出现在100万年前;
C. 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低等到高等;
D.由图可知智人,尼安德特人均有共同的祖先;
故答案为:D
8.【答案】(1)A;C
(2)无性(分裂);大潮时海水漫过海滩高处腐烂的生物体
【知识点】细菌;真菌;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在地球和月球公转过程中,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中,太阳的位置一般是不变的。
(2)细菌以直接分裂的形式进行繁殖。
【解答】(1)太阳的位置一般是不变的,故AC正确;
(2)由图得,一个细菌一分为二,故其属于分裂生殖;
验证这一猜想,证据可为:大潮时海水漫过海滩高处腐烂的生物体 。
9.【答案】(1)拉马克认为生物由各自的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认为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2)C;D;E
(3)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诸多的生物进化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1)拉马克的观点为: 现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在特定的环境下,生物体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变得发达,不常使用的逐渐退化,这种后天得来的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
(2)研究不同马的进化关系时,一般研究其化石年代,器官差异,生活环境等;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答】(1)不同之处为: 拉马克认为生物由各自的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认为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
(2)一般研究其化石年代,器官差异,生活环境等,故为CDE;
(3)评价为: 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诸多的生物进化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 。
10.【答案】(1)温度
(2)空气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解答】(1) 育种箱配备的恒温垫,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2) 留有几个透气孔,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空气 。
11.【答案】(1)非条件
(2)免疫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为是否需要经过大脑皮层;
(2)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排斥其它异物或病原体;
【解答】(1) 瞳孔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故属于非条件反射;
(2)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分辨自我和非我;
故答案为:(1)非条件(2)免疫
12.【答案】(1)基因
(2)葡萄糖
(3)呼吸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性状和呼吸作用,以及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
【解答】(1) 高产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
(2)糖类(淀粉),在消化系统(小肠)内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3)种子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低温使呼吸酶活性降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故答案为:(1)基因;(2)葡萄糖;(3)呼吸
13.【答案】(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2)-1
(3)自养
(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错误;因为“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 和 转化为有机物
【知识点】细菌;真菌;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细菌结构的最大特点为无成形的细胞核;
(2)在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区别为能否自己合成有机物;
(4)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存在化学能;
(5)部分微生物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
【解答】(1) 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
(2)亚铁为+2价,故硫元素为-1价;
(3) 绿色硫细菌能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故为自养生物;
(4)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在题中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 和 转化为有机物,故其错误。
14.【答案】(1)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金属材料的优点为: 1.强度高: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可以承受很大的力和重量。2. 导电性好:金属材料是良好的导体,可以传递电流和热量。3. 耐腐蚀性好: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御氧化、腐蚀和磨损等。4. 易加工:金属材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可以满足各种需求。5. 可回收利用: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
(2)从接种后,对新冠病人的隔离措施来回答;例如:隔离措施的减少,导致总的患病人数增加。
故答案为:(1) 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15.【答案】(1)传粉
(2)生产者
(3)低温、干燥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种子的萌发;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的结果,需先经历传粉和受精;
(2)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3)种子在水分少,温度低的环境中其呼吸作用会减弱;
【解答】(1)蜜蜂可以进行传粉,故其极剧减少,影响植物的传粉过程;
(2)大多数植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3)长期保存种子除了需要密封外,还需要具有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
16.【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
(2)1:2:1
(3)解:注射液的质量为:m =ρV=1g/cm3×500cm3=500g
氧化钠质量为;500g×0.9%=4.5g
答: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为4.5g。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传染病的预防,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变换。
(3)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故应先求出溶液质量,再求出溶质质量。
【解答】(1)预防传染病三途径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题意可知,保持手的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 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6:12:6=1:2:1;
17.【答案】(1)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3)沸点
(4)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知识点】细胞呼吸;真菌
【解析】【分析】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判断酒精的存在。
【解答】(1)装置C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 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
(3)蒸馏分离的原理为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
(4)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 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1 / 12023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命的进化、人的运动与健康
一、单选题
1.(2023·温州)近期,部分国家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防疫。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B.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C.清理积水改善环境卫生 D.涂驱蚊药以防蚊子叮咬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登革病毒以蚊子作为媒介传播病毒;
A.增强免疫力为保护易感人群;
B.隔离治疗为控制传染源
CD.均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2.(2023·杭州)花开季节,对花粉过敏者来说,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 )
A.抗原 B.传染源 C.病原体 D.抗体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解答】 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抗原,会刺激人体抗体的分泌过多。
故答案为:A
3.(2023·杭州)罂粟开花结果后,其果汁可制成鸦片等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B.鸦片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
C.罂粟能开花结果,可判断它属于被子植物
D.罂粟开花结果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其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成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解答】A. 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
B.毒品上瘾后很难戒除;
C.能开花结果的都属于被子植物;
D.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其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3·杭州)青霉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滥用青霉素导致其使用效果下降。下列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界中本来没有耐药细菌个体,滥用青霉素才导致耐药细菌出现
B.细菌对青霉素进行定向选择,导致青霉素的使用效果下降
C.在长期滥用青霉素的环境中,耐药细菌比不耐药细菌更具生存优势
D.在抵抗青霉素作用时,细菌体内的某些结构会发生“用进废退”现象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A.变异会出现耐药菌和不耐药菌,青霉素选择了耐药菌;
B. 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大量的耐药菌存活了下来;
D. 用进废退 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故答案为:C
5.(2023·台州)今年4月,我市某同学运用“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挽救了同学的生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进行急救之前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B.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异物
C.进行如图的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越大效果越好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要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解答】ABD符合心肺复苏时的相关操作;
C.在胸外按压时,若压力过大,则可能损伤胸廓。
故答案为:C
6.(2023·舟山)人体各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官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各部分器官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解答】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为肺;
B.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C. 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
D. 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输卵管;
故答案为:A
7.(2023·丽水)2022年诺贝尔生现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猩猩由智人演化而来
B.丹尼索瓦人出现在700万年前
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高等到低等
D.智人、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容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及人类最早的祖先。
【解答】A. 黑猩猩的祖先和人类的祖先早在500-600万年前就已经分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独立演化,它们就算会慢慢演化成高智慧生物,也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人。
B. 丹尼索瓦人出现在100万年前;
C. 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低等到高等;
D.由图可知智人,尼安德特人均有共同的祖先;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8.(2023·温州)海水中的微生物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会影响到海边人群的健康。经研究发现,某海滩海水中细菌数量随潮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引起潮水大小的变化。当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时形成大潮。下列对大潮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可多选)
A.
B.
C.
(2)为了解海水中细菌的来源,调查发现海滩高处有一些腐烂的生物体,含大量细菌。
①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如图为某种细茵的繁殖示意图,则该细菌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②潮水越大,水位上升越高。他们猜想:大潮时,海水中增多的细菌来自于这些腐烂的生物体。要验证这一猜想,需要获取哪些证据? (写出一个)
【答案】(1)A;C
(2)无性(分裂);大潮时海水漫过海滩高处腐烂的生物体
【知识点】细菌;真菌;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在地球和月球公转过程中,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中,太阳的位置一般是不变的。
(2)细菌以直接分裂的形式进行繁殖。
【解答】(1)太阳的位置一般是不变的,故AC正确;
(2)由图得,一个细菌一分为二,故其属于分裂生殖;
验证这一猜想,证据可为:大潮时海水漫过海滩高处腐烂的生物体 。
9.(2023·温州)进化论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几百年。拉马克、达尔文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①1809年,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在特定的环境下,生物体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变得发达,不常使用的逐渐退化,这种后天得来的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②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在不断进化、物种是渐变的;现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1)达尔文汲取了拉马克的进化思想,经过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的进化观有何不同之处? (写出一点)
(2)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深入研究,逐渐建立了物种可变的进化观。当不同地层发现不同马的化石时,为研究不同马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解释其进化的原因,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可多选)
A.比较不同马的化石数量的多少
B.调查不同马的化石被发现的时间
C.分析不同马的化石的地质年代先后顺序
D.比较化石中不同马的相同器官的形态结构
E.分析化石中不同马的生活环境
(3)针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同学作出如下评价:
自然选择学说能对“长颈鹿的颈和腿都很长”等生物进化中的诸多现象作出解释,因此是正确的理论。
自然选择学就无法解释生物体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后代等系列问题,因此是错误的理论。
你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答案】(1)拉马克认为生物由各自的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认为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2)C;D;E
(3)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诸多的生物进化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1)拉马克的观点为: 现存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在特定的环境下,生物体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变得发达,不常使用的逐渐退化,这种后天得来的性状可遗传给下一代 ;
(2)研究不同马的进化关系时,一般研究其化石年代,器官差异,生活环境等;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答】(1)不同之处为: 拉马克认为生物由各自的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认为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
(2)一般研究其化石年代,器官差异,生活环境等,故为CDE;
(3)评价为: 任何科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诸多的生物进化现象,具有一定价值,其缺陷会随科技发展被修正、完善 。
10.(2023·台州)为提高学校农场种子的萌发率,某同学设计了育种箱(如图)。
(1)育种箱配备的恒温垫,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 。
(2)育种箱留有几个透气孔,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需要 。
【答案】(1)温度
(2)空气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解答】(1) 育种箱配备的恒温垫,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2) 留有几个透气孔,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空气 。
11.(2023·舟山)器官的移植会受到法律、伦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
(1)要获得可移植的器官首先涉及到对人体死亡的定义。我国法律规定的脑死亡标准之一是瞳孔反射消失。所谓瞳孔反射是指用手电简照射病人睡孔,观察是否缩小,如果脑干丧失功能,瞳孔不会缩小。“瞳孔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由于人体的 系统能分辨“ 自我”和“非我”,器官移植前首先要进行配型试验、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答案】(1)非条件
(2)免疫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为是否需要经过大脑皮层;
(2)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排斥其它异物或病原体;
【解答】(1) 瞳孔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故属于非条件反射;
(2)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分辨自我和非我;
故答案为:(1)非条件(2)免疫
12.(2023·丽水)2023年全球首创的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四川建成使用(如图)。气膜仓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热性。仓内温度常年保持15℃以下,单仓能储粮7500吨。
(1)杂交水稻能遗传的高产的性状是由 决定;
(2)稻谷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糖类(淀粉),在消化系统内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被吸收;
(3)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种子的 作用减弱 ,从而缺少有机物消耗。
【答案】(1)基因
(2)葡萄糖
(3)呼吸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性状和呼吸作用,以及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
【解答】(1) 高产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
(2)糖类(淀粉),在消化系统(小肠)内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3)种子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低温使呼吸酶活性降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故答案为:(1)基因;(2)葡萄糖;(3)呼吸
三、解答题
13.(2023·杭州)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1)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2)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在酸性环境中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盐。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从同化作用方式来判断,绿色硫细菌属于 型细菌(选填“自养”或“异养”)。
(4)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5)有人提出:绿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一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答案】(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2)-1
(3)自养
(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错误;因为“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 和 转化为有机物
【知识点】细菌;真菌;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细菌结构的最大特点为无成形的细胞核;
(2)在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区别为能否自己合成有机物;
(4)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存在化学能;
(5)部分微生物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
【解答】(1) 细菌与植物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
(2)亚铁为+2价,故硫元素为-1价;
(3) 绿色硫细菌能利用光能将H2S和CO2转化为有机物,故为自养生物;
(4)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在题中绿色硫细菌能在厌氧的环境下,利用光能将 和 转化为有机物,故其错误。
14.(2023·舟山)现代人类属于“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目前全球人口达到78亿。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长?
(1)人类社会经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可见材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铜是最先正式使用的金属材料,与石器相比,优点有 。(写出1点即可)
(2)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又一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3)当然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也带来了传染病的流行,人类通过发明疫苗、研发抗生素等开启了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但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某地总人口500万,右表是该地公布的接种新冠疫苗与患新冠轻、重症的数据,据此有人认为,疫苗接种人数越多,患新冠的比例越高!你是否支持这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
某地2022年3月数据 未接种 全程接种
占人口比例 8% 92%
轻症病例 19% 81%
重症病例 26% 74%
【答案】(1)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金属材料的优点为: 1.强度高: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可以承受很大的力和重量。2. 导电性好:金属材料是良好的导体,可以传递电流和热量。3. 耐腐蚀性好: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御氧化、腐蚀和磨损等。4. 易加工:金属材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可以满足各种需求。5. 可回收利用: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友好。
(2)从接种后,对新冠病人的隔离措施来回答;例如:隔离措施的减少,导致总的患病人数增加。
故答案为:(1) 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热性等) (2)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否、合理即可
15.(2023·舟山)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如图是某地的宣传海报。
(1)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离不开众多生物的彼此协作。从2006年开始,地球上蜜蜂数量开始急剧减少,影响了植物的 过程 ,使很多植物种群不能正常繁衍而灭绝。
(2)植物多样性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但事实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大多数植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
(3)建立种子库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位于云南昆明的“种子库”被誉为植物的“诺亚方舟”,里面保存了10917种植物种子,要长期保存种子除了需要密封外,还需要具有 的环境条件。
【答案】(1)传粉
(2)生产者
(3)低温、干燥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种子的萌发;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的结果,需先经历传粉和受精;
(2)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3)种子在水分少,温度低的环境中其呼吸作用会减弱;
【解答】(1)蜜蜂可以进行传粉,故其极剧减少,影响植物的传粉过程;
(2)大多数植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3)长期保存种子除了需要密封外,还需要具有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
16.(2023·舟山)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
(1)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尤其是保持手的卫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勤洗手属于 。
(2)为补充患者体内糖分和维持水盐平衡,需输人葡精糖氧化钠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
(3)某患者一次性输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袋,标签部分信息如图。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约为1克/厘米3)
【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
(2)1:2:1
(3)解:注射液的质量为:m =ρV=1g/cm3×500cm3=500g
氧化钠质量为;500g×0.9%=4.5g
答: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为4.5g。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传染病的预防,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变换。
(3)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故应先求出溶液质量,再求出溶质质量。
【解答】(1)预防传染病三途径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题意可知,保持手的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 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6:12:6=1:2:1;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杭州)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35℃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 均匀地通入氮气,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 ,再将带有1g 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装置C的作用是 。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则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后,经多次蒸馏,能初步分离装置A中的水与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这两种成分的 不同(选填“熔点”或“沸点”)。
(4)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写出一例)。
【答案】(1)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3)沸点
(4)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知识点】细胞呼吸;真菌
【解析】【分析】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判断酒精的存在。
【解答】(1)装置C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为 吸收剩余的 、防止空气中 干扰装置B中检测 ;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
(3)蒸馏分离的原理为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
(4)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 : 酿酒、做面包、馒头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