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解答题专项训练
1.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长度约为_________。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_,长度约为_________,A_________(大于、小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_________。
(2)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_,长约_________。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_________,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
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主要区域的半球位置是____半球、____半球(北/南/东/西)。
(2)乙地位于甲地的____方;丁地位于丙地的____方;从甲地一直向北(注意:方向只能向北),____(能/不能)回到原地。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该点位于____(东、西)半球,其一年中____(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都是____,但是两者的周期和带来的影响不同。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它使得世界各地存在时间差异。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图乙的____处。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③处向④处运动的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长、短)。
4.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遂宁人感觉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时,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填序号)点上。
(2)地球处于公转轨道D点时,太阳直射点应在____线(纬线)上。此时遂宁的季节是____。
(3)端午节这一天,地球正好处于下列公转轨道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下列表述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太阳的东升西落
5.某校学生到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学农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下图为学农基地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____方向。图中的“道路”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
(2)与1:1000000相比,图中比例尺为____(填“大”或“小”)比例尺,将图中比例尺转化为文字比例尺表示是____。
(3)研学结束后,同学们使用手机查询距离学农基地最近的地铁口时,在图幅不变的情况下,需要____(填字母)
A.缩小比例尺,缩小实际范围 B.缩小比例尺,使内容更详细
C.放大比例尺,缩小实际范围 D.放大比例尺,使内容更简略
(4)与传统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点是( )(填字母)
A.便于更新 B.信息量小 C.图幅较大 D.内容不变
6.某中学组织了一次野外研学实践活动,活动规划了三条线路。如图示意此次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线路①到达__________(地形部位),可开展攀岩运动。攀岩成功的的同学,到达的海拔高度至少为__________米。
(2)线路②主要沿__________(地形部位)登山,同学们行进方向与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
(3)线路③可参观古庙,古庙位于李村的__________方向。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4)体力较弱的同学可以选择线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B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米,B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2)C、D、E三处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适合开发漂流项目的是____。
(3)若B、C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处的实际距离约为____米。甲、乙两幅地形剖面图中,属于B-C线所做的是____图。
(4)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
(5)有人建议在F或C处建度假村,较合理的是____处,理由是该处____
参考答案
1.(1)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小于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 赤道 4万千米
(3) 6371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2.(1) 北 西
(2) 正东 东北 不能
3.(1) (23.5°N,90°E)(“23.5°N”和“90°E”可以互换) 东 有
(2)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3)②
(4)短
4.(1)B
(2) 南回归 冬季
(3)B
(4)C
5.(1) 东北 图例和注记
(2) 大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0.1千米)
(3)C
(4)A
6.(1) 陡崖 400
(2) 山谷 相反
(3) 西南 1.2
(4) ③ 线路③到达的古庙海拔较低,线路等高线稀疏,沿途坡度缓。
7.(1) 鞍部 100 200
(2) E D
(3) 1000 甲
(4)自东北流向西南
(5) F F处位于河流沿岸,沿海、地形平坦,附近有森林、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