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附2:随堂学习评价
第3课:古代印度 学习评价
评价标准 满分100分 A 90分以上;B 90——75分;C 75 分以下
一、书写历史场景(19空,每空2分,共38分)
(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________中心城市,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________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____________制度,史称“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
等级 名称 从事职业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________
第二等级 ________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 ________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________
3.特点:各等级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________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________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二、识辨历史现象(每小题4分,5小题共20分)
1.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2.2023年6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农奴制度
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4.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 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5.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三、思考历史问题(共26分)
1.古代文明为什么多产生在大河流域?(6分)
2、印度种姓制度建立的目的、实质及特点。(10分)
3.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 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 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10分)
四、总结历史规律(共16分)
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进行了探究学习,搜集资料如下,请你根据资料探究史实的渊源。
材料一:下图是小刚同学搜集的种姓制度的图片,从左到右分别展现了这一制度的四个等级。
材料二:题为“印度种姓制度让年轻情侣惨死”的时政报道:印度北方邦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
材料三:印度政府在21世纪初曾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图表的方式写出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及从事的不同职业。
名称 从事职业
掌管祭祀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个等级之间有着怎样的严格规定。
(3)结合材料,请你谈谈今天印度为什么要消除种姓制度。请你提出一条消除种姓制度影响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书写历史场景(19空,每空2分,共38分)
(一)、1.印度河 2.雅利安 3.孔雀王朝、工商业、华氏城
(二)、1.雅利安、社会等级、种姓制度 2.祭祀、刹帝利、首陀罗、贱民
3.贵贱分明、世代相袭、通婚
(三)、1.乔达摩·悉达多 2.婆罗门、众生平等 3.3世纪
二、识辨历史现象(共20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三、思考历史问题(共26分)
1.(1)大河流域一般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1)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实质: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3)特点: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佛教主张人民“忍耐顺从”,所以历代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阿育王统治时期,把佛教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四、总结历史规律(共16分)
(1)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其他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从娃娃做起,进行教育,消除种姓制度;国家制定利于消除种姓制度的政策措施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