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授课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词作,了解词人创作背景及意图,知人论世。
能力目标: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用典、烘托、对比等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用典、烘托、对比等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方法:口授;探究;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武侠小说中常有掌门传授衣钵给自己弟子,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意识,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盟主。而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将来要把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苏轼果然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高峰,所以后来人说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就会把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苏轼身上。
回顾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学习目标(PPT展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文题释义:
1.念奴娇: 词牌名。
2.赤壁怀古:
赤壁:地点(三国赤壁古战场);事件(明确赤壁之战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分水岭);人物(略)。
怀古,追怀古昔(古迹,古人,古事)
明确:怀古目的是抒发作者之情。
四、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教师正音,作诵读指导。
字词正音:故垒[lěi] 纶巾[guān] 樯橹[lǔ] 华发[huā] 酹江月[lèi]
2.教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再请学生读。
3.用简单的语言概况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状写赤壁之景,下片抒写人生感慨。
五、文本解读:
1.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豪迈。
2.“周郎赤壁”,为何不是“周瑜赤壁”或者“孙吴赤壁”?
明确:郎,汉魏以后对少年美称,亦是对青年男子敬称。这里,是对少年英雄周瑜的敬仰。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雄奇壮丽的画面。
高考链接:炼字。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5.【讨论】下阕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三国英雄辈出,词人为何独写周瑜?
明确:(1)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2)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以美人烘托英雄;
补充: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3)对比;由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6.“古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传达何种情感?
明确:倒装句,既是作者自我宽解,亦有自嘲之意。
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旷达。将愁情化为杯酒,寄予江月清风。
8.全班有感情地诵读。
六、课堂小结:
纵观苏轼生平,21岁随父入京,胸怀天下却屡遭不公,才华横溢却难遇明主,可以说东坡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是,磨难成就了苏轼,正是这种磨难,造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人匹敌的地位。也正是他身处逆境,依然心向明月的清明和豁达,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独一无二的苏东坡。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课外对比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会苏轼丰富的情感。
八、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上片:
赤壁之景 “ 江山如画”
下片:
东坡之情 “人生如梦”
十三、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