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名校2022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2023.6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 3分,共45分)
1.西亚的腓尼基是字母文字的发源地。这里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有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成为“腓尼基
字母”。这说明( )
A.文化发展推动经济 B.经济需要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交流的进步性 D.区域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2.1086年8月,英王威廉一世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
“臣服礼”,并宣誓效忠。这( )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B.导致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C.反映了英国王权的加强 D.说明封君封臣制的瓦解
3.庄园成为日本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单位后,一些大庄园主从天皇处获得不向中央政府交税的特权,中小庄园主为了获得类似特权,把自己的土地通过“寄
进”的方式交给大庄园主。这一现象( )
A.强化了天皇的神圣地位 B.促进了日本的社会转型
C.加速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D.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4.公元1世纪时,在一位讲希腊语的埃及佚名商人撰写的《红海回航记》中,首次提到了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冲,雄强富
足,竟被当时的罗马作家誉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同波斯、罗马和中国并列。
由此可见,阿克苏姆王国的繁荣( )
A.展示了希腊化时代的成就 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反映出西非文明的兴起
5.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平均 每年约2760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 白银30700公斤;1545—1560年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
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有利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大交流
6.恩格斯说:“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
国;……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仅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对于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也只能在实践中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
18世纪启蒙思想家( )
A.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 B.没有超出时代的限制
C.代表了资产阶级进步性 D.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7.托克维尔称“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
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对“这场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B.拉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既是民族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D.促进了革命的原则传播到欧洲各地
8.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世纪80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
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 )
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 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
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 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制了蔗糖销售
9.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 作为文明国家要进行干涉,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实际反映了美国() A.将拉美视为势力范围 B.捍卫国际局势稳定
C.向外推广自身价值观 D.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10.《泰晤士报》评论华盛顿会议上的美国国务卿休斯:“(他)在35分钟内
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中所击沉的军舰还要多。”他发
表这一评论是因为华盛顿会议( )
A.要求战败国裁减军备 B.由美英法三国共同主导
C.推动建立国际联盟 D.限制美英等国海军军备
11.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引进美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拥有年产5万台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能力,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该厂在和平时期以制造拖拉机等国民经济所需要的机械装备为主,同时承担国防工业制造坦克的任务。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发展( )
A.实现了苏联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B.发生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得益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2.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不断向外扩张,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处境有所改善。同时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
国家日渐壮大。这可用于说明( )
A.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B.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世界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13.下图是英国1938—1999年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有关开支占
比变化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1938—1950年呈上升趋势,这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有关
B.1950—1973年呈上升趋势,是因为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英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D.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程度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14.1989年《时代周刊》封面,上面写着“是开始,还是结束?戈尔巴乔夫背叛列宁?”下列史实能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背叛列宁’”的是
( )
A.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B.放弃苏共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C.承认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D.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15.下图出自《环球时报》英文版。漫画显示,乌克兰陷入熊熊之火当中,而一身美国国旗样式装扮的“山姆大叔”一边“用汽油灭火”,一边还喊叫着,
“为什么中国不能做更多来帮助灭火?”该漫画( )
A.讽刺美国对俄乌局势干涉失败 B.说明国际形势受中美关系影响
C.表明美国致力于重建国际格局 D.揭露美国是世界动荡幕后黑手
二、非选择题(共 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
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
路。——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近东殖民》
材料三 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 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性)转折。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 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上)》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说明理由。(9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有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观点的理解。 (6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即使结婚以后,妇女也还是被告知,不要忘记自己是低贱的,“妻子服从丈夫就像服从上帝一样。丈夫是妻子的上司.就像基督是教会的上司一样。”在多数情况下,妇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很难接受教育,传统的厌女症思想全面贬低女性人格……甚至有的法律规定男人可以打他的妻子,从头到脚,都可以鞭打。
17、18世纪的荷兰家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是慈爱的而不是权
威性的控制。当时的一些结婚肖像显示了夫妻双方放松的、不拘礼节的态度,包括亲切的眼神、相互的拥抱等等
——摘编自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场革命对妇女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主要的工作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工厂和车间,女工作为工薪一族成为金钱经济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一些人开始质疑婚姻要求她们顺从丈夫和孩子的假设,结果出现了女杈主义运动,妇女要求平等权利,要求精神独立,夫妻平等、教育平等、婚姻自主、新的生育观、争取民主权利等女权意识萌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指出中世纪到近代妇女社会地位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14
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
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认识。(12 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
(该画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一位同学在学习“马歇尔计划”后,认为上述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都没有全
面、客观地反映“马歇尔计划”。请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帮助其说明理由。(14分)历史试题答案2023.6
1—5 BCCBC 6—10 BDCAD 11---15 CDCCD
16.(15分)
(1)分歧材料一认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迫使西欧人寻找新的航路。(2分)
材料二认为新航路开辟并非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2分)
认同材料一(1分)
14世纪之后,西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财富充满渴求。而奥斯曼帝国兴起,不断对外扩张,对传统商路构成威胁,造成了西欧的商业危机。西班牙和葡萄牙具备了开辟新航路的条件。(4分)
认同材料二(1分)
葡萄牙海外探险早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的商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4分)
(2)评述: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6分)
17、(14分)
【答案】变化:中世纪妇女地位低下,人格被贬低,受教育机会少,对丈夫绝对服从(2分);到近代妇女地位逐步提高,夫妻关系逐渐平等亲密,妇女的就业机会增多,逐渐走出家庭成为职业女性,经济地位提高,社会活动空间和受教育机会增加,平等独立意识增强,女权思想萌发等。(4分)
原因: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男权占主导,基督教文化严重压抑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妇女地位极为低下。(2分)近代以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促进了观念革新和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为妇女追求民主权利、社会地位提供了良好政治环境;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其经济独立。(6分)
18.(12分)
【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其残酷的方式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势力,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独立的思想传播到亚洲等地区,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4分)
在东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合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东南亚,印尼共产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国大党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4分)
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推动了民族经济恢复和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壮大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力量 ;影响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 (4分)
19、(14分)
【答案】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认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经济迅速恢复,肯定了马歇尔计划;漫画则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工具,否定了马歇尔计划。(6分)
两个作品分别出自美苏两国,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作品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2分)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其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工具,把西欧变成反苏反共的桥头堡;但马歇尔计划客观上帮助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西欧的联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