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二、明治维新的举措专题八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明治天皇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完成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二、明治维新(一)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发展资义,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振兴.(二)特点:“破旧”和“立新”脱亚入欧(三)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三)施政纲领:《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表示改革决心)富国强兵日本殖产兴业中央集权文明开化世界強國废除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目标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四)内容: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3.军事:富国强兵,建设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4.文教:文明开化 ,用西方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资义制度。过程:意义:①削弱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天皇的中央集权。
②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1)废藩置县,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①1869年剥夺各藩对土地的和人民的所有权,设立藩知事;
②1871年废藩置县.废 除 武 士 特 权带刀者斩1871年日本岩仓具视使节团赴欧美进行了为期1年10个月的考察2.经济:(1)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殖产兴业(核心)最显著特点: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义①创办官营企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运用国家政权和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③实行“劝业政策”,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④廉价转让官营企业,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义. 1874年五六月间,大久保利通提出了《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其中写道:“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请思考:为什么大久保利通坚持“诱导奖励”政策?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学习探究(1)建立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常备军(皇军)3.军事:(3)设立军事大学,培养军事人才(2)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1911年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富国强兵,即建设新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4)改革军事机构,扶植军事工业4.文化教育:(1)教育改革:(2)思想:宣传资义思想(明六社)(3)生活习俗:大力推进西化(欧化运动)文明开化 ,用西方资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整顿机构,颁布法令,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培养人才,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天皇
万岁万岁万万岁五、明治维新的评价:1)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级改革 ①经济:走上资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②政治:确立了资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
③外交: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 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为亚洲各国提供了经验,鼓舞了人民的信心。 2)积极性:3)局限性:①保留了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
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
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
“明治中兴”的解释。(l)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19世纪60—90年代,当我国以“中体西用”、“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不甘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进行了划时代的明治维新,90年代的甲午中日战争无情的检验了这两场几乎同时代的自强运动。回眸甲午风云,悲愤之余我们不禁沉思:明治维新究竟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变化?阅读课本第三节分析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发展状况如何?课本又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 三 迅速崛起的日本 六、迅速崛起的日本1、经济:
2、政治:
3、外交:资本主义的发展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垄断的特点: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
80N以纺织业为中心轻工业
‖
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
‖
19C末20C初,垄断组织逐渐统治了各个工业部门,并向帝义阶段过渡。
大量封建残余的存在
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不足,面积小帝国主义特征: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更多依靠政府,
更多依靠军事手段1)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背景) 3)1889年日本宪法的影响2)该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天皇、议会、内阁、人民)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1889年宪法) 4)比较日本和英国宪法的不同
(议会、君主、内阁)看书思考:君主立宪明治维新在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社会中下层的不满,导致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889年宪法制订的背景:
⑴明治政府认为德国和日本相似,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⑵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颁布方式:
天皇 “御赐” 第一章有关天皇的条款达17条,它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与天皇的条款形成对照的是第二章中有关国民权利的规定,明治宪法下的日本国民被称为“臣民”,宪法虽然规定日本国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等自由,然而这些权利都受到很大限制,即在“法律范围之内”、“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不妨碍战时或国家事变时天皇行使权利等,实际上取消了人民群众的任何自由权利,尽管如此,日本国民通过这部宪法毕竟获得一些基本权利,这同过去相比是一个大的进步。 天皇:
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国民:
“臣民”,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
宪法第三章规定日本的国会称为“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缴纳直接国税15日元(当时的日元,不要与今天的日元相混)以上,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在1890年第一次选举时,选民仅占全国人口的1.24%。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财政预算由内阁提出,如被议会否决,政府可直接按上一年预算行事,实际上议会只有赞成政府提出的法律和建议的权力。贵族院
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众议院
议员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
宪法第四章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需由现役大将或中将担任,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这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职,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内阁
对天皇负责
特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
实质上天皇专制内容: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总揽行政、立法、司法权
和军队统帅权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评价:
(1)性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进步性: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1)政治:
2)经济军事:
3)人民呼声:
4)国际环境:1、条件
2、过程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
中央集权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经济、
军事实力增强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过程:
1909年召开修改不平等条约会议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步征服世界
——大陆政策1、原因:
2、表现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2)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1)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2)中日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3)1905年,日俄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重难点分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国际环境。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历史潮流
力量对比
政策措施
国际环境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学习延伸相同性质
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方式:
内容:
结果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⑵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⑶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不同点日本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领导
内容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日本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1、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
A、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
C、创办国营企业
D、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A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D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B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C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D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兴地主 B.资本家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D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藩”指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B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D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突出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C7.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D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企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
9.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 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CA10.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是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最高统帅,拥有专职权力 A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资阶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大刀阔斧,全面推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1)自由资义时期
2)西方侵略中国的
(有利的国际环境)1)向帝义过渡阶段
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