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大
C.只要知道氧气的摩尔体积和氧气分子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D.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2.波源O垂直于纸面做简谐运动,所激发的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纸面向四周传播。图甲为该简谐波在t=0.10s时的俯视图,实线圆表示波峰,虚线圆表示波谷,相邻两个实线圆之间仅有1个虚线圆。该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取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该波的波速为15cm/s
B.图甲中质点P和Q的相位差为
C.图甲中质点N在该时刻速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图乙可能是质点N的振动图像
3.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提前1s由静止释放(g取)。则( )
A.b先落入C盘中,a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追上b
B.a先落入C盘中,a在BC之间(不含B)某位置追上b
C.a、b两小球同时落入C盘
D.在a球下落过程中,a恰好在B处追上b
4.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放在空气中,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空气中沿着图示方向射向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在光屏P上形成彩色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穿越玻璃砖的时间比紫光穿越玻璃砖的时间长
B.光带从左到右排列顺序为红→紫
C.如果α逐渐减小时,则紫光最先消失
D.无论α多大,各色光都能从玻璃砖中射出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表中给出了六种金属的逸出功,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属 逸出功/eV
铯 1.90
钙 3.20
锌 3.34
镁 3.70
钛 4.13
铍 3.88
A.用能量为11.0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C.大量氢原子由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D.用大量氢原子由n=5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放出的可见光照射表中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只有金属铯
6.1934年,约里奥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则( )
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 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
C.X的电荷数比的电荷数多1 D.X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等
7.用强黄光、弱黄光和蓝光分别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的K极,其饱和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而光与电子发生碰撞前后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如图丙所示。根据这些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图乙说明光子具有能量,且光强越强,单个光子能量越大
B.根据图乙分析可知,若用红光照射同一实验装置,一定有光电流产生
C.在图丙的现象中,有部分光子碰撞后的波长大于碰撞前的波长
D.图甲的现象不仅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而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
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图象,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到达状态B,再经等容过程到达状态C,后经等温过程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到B过程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B.B到C过程单位时间内到达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不变
C.C到A过程气体吸收热量
D.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9.无人驾驶汽车车头的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正前方12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大大缩短了汽车的制动反应时间,仅需0.2s,图为某次在测试场地进行制动测试时获得的一部分图像(v为汽车的速度,x为位置坐标)。关于该制动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动加速度大小为
B.最大安全速度是25m/s
C.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5s
D.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108m
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与竖直方向成30°角的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在移动过程中( )
A.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最小值为
B.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最小值为
C.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11.核电站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铀核的质量为,钡核的质量为,氪核的质量为,中子的质量为。此类核反应中放出γ光子,能使逸出功为的金属板放出最大初动能为的光电子,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 )
A.该核反应放出的核能为
B.γ光子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向基态跃迁时放出的,因此能量很高
C.这些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不小于
D.该核反应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反应前铀核的结合能
12.如图,2021年11月8日,王亚平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舱外航天服“走出”太空舱,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女性。舱外航天服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用来提供适合人体生存的气压。王亚平先在节点舱(宇航员出舱前的气闸舱)穿上舱外航天服,航天服密闭气体的体积约为,压强,温度。她穿好航天服后,需要把节点舱的气压不断降低,以便打开舱门。若节点舱气压降低到能打开舱门时,密闭航天服内气体体积膨胀到,温度变为,此时航天服内气体压强为。为便于舱外活动,宇航员把航天服内的一部分气体缓慢放出。出舱后气压降到,假设释放气体过程中温度不变,航天服内剩余气体体积变,航天服内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气体与原来气体的质量比为
D.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气体与原来气体的质量比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在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以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______。
A.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并接在干电池组上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细绳一端拴在小车前端,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挂着适当数量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2)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选择O、A、B、C、D、E、F这7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OA=1.24cm、AB=1.60cm,BC=1.95cm、CD=2.32cm、DE=2.68cm、EF=3.04cm。由此可以算出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大于50Hz,则打下E点时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测量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柱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润滑油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B.改变气体体积时应快速推拉活塞
C.为方便推拉柱塞,应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柱塞
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
图甲 图乙
(2)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以p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压缩气体时漏气,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
四、解答题
15.(11分)如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37°,现在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2kg的滑块.(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
图1 图2
(1)当对滑块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的推力时(如图1),滑块刚好可以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斜面与滑块的接触面不变,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如图2),为保证滑块在斜面上静止,求的大小范围
16.(12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圆柱形气缸内,质量m=20kg、横截面积的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
初始时气体的温度t=27℃,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高度,大气压强。现给电热丝通电缓慢加热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高度,此过程中电热丝放出的热量为500J,重力加速度g取,求;
(1)初始时气体的压强
(2)活塞上升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3)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17.(17分)甲车在一条限速72km/h的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发现前方路边有一辆乙车在停车休息,于是甲车开始减速,当甲车刚通过乙车位置时,甲车又开始加速,恢复到原来行驶速度后继续向前匀速行驶,以甲车减速开始计时,甲的图像如图1所示。在甲车刚通过乙车位置时,乙车司机发现甲车车身有异物影响行车安全,立即启动乙车前去追赶甲车,启动时间和司机反应时间不计,乙车加速阶段的x-t图像是一条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以乙车启动开始计时),如图2所示,乙车加速到公路限速值后以限速值匀速运动。求:
(1)甲车开始减速时距乙车的距离和乙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从乙车启动到追上甲车,两车的最大距离;
(3)从乙车启动到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1 图2
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D 9. AD 10. AC 11. CD 12. BC
13.BC(漏选给1分) 0.29 0.35或0.36或0.37 大于
14. D ②
15.(1)0.5 (2)40N (3)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在轴上:①
在轴上:②
滑动摩擦力③
代入数据解得:④
(2)当最大时,物块受力如图,
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可得最大值为:
在轴上:⑤
在轴上:⑥
滑动摩擦力
代入数据可解得:⑦
(3)当最小时,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有:
根据平衡条件有:
在轴上:⑧
在轴上:⑨
又有
代入数据解得⑩
所以的大小范围为:
以上各式,每式1分
16.(1); (2); (3)
(1)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原理得
①
②
(2)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处于等压变化
③
④
⑤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⑥
代入数据解得⑦
⑧
(3)上升过程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⑨
式中⑩
因此
所以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为.
以上算式,每式1分。其中,若⑥⑦⑧式均正确,则③④⑤式不写也可以直接得分。若 式正确,则 式不写也可以直接得分。
17.(1),; (2); (3)
(1)根据图1,甲车开始减速时距乙车的距离
①
根据图2,乙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②
解得③
(2)从乙车启动到追上甲车,两车速度均等于时距离最大,设乙车速度达到所用时间为
④
⑤
内甲车的位移为
⑥
内乙车的位移为
⑦
最大距离为
⑧
⑨
(3)乙车达到最大限速的时间
⑩
时间内乙车的位移为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
再经过时间追上甲车
解得
从乙车启动到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
以上各式中,每式1分。